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
——学习习主席关于人民军队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2021-11-25 18:08陈中奎
政工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我军强军

陈中奎 潘 龙

“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这是习主席对我军作风特质的高度凝练和精准概括。特色基于崇高价值追求,优势源自厚重历史积淀。这一重要理论概括指出了作风优良是人民军队90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是人民军队的传家法宝;强调了作风优良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蕴含着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属性和政治诉求;指明了新时代强军新征程中人民军队加强作风建设的方向和使命。学习领会好这一重要理论概括,就要紧紧围绕必须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军等内容,深化理解、笃实践行。

一、必须始终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2012年11月16日,习主席刚刚担任军委主席就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必须始终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此后,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加强部队作风建设。2012年12月,在会见第二炮兵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时强调:“要加强部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不良现象。”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改进作风工作引向深入,贯彻到军队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保持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习主席的这些重要指示,既阐明了作风建设对强军兴军的极端重要性,也指出了新时代军队建设必须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实现军队作风根本好转。

(一)作风优良是人民军队的传家法宝。习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指出:“90年来,在长期实践中,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培育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是人民军队必须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90多年前,南昌起义一声枪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从此,与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超乎寻常的革命毅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谱写了光耀千秋、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这与历史上的旧式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纵观近代以来,从清政府的八旗、绿营到曾国藩的湘军,从李鸿章的淮军再到丁汝昌的北洋水师,从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到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旧式军队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装备落后,而在于体制腐败、军纪废弛和风气败坏。好的作风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提升战斗力。相反,一旦军纪松弛、精神颓废、风气败坏,即使曾经创造过辉煌战绩,也难逃衰亡的命运。回看我军历史,在长期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为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二)作风优良是塑造英雄部队的根本前提。“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这一论断指出了一个深刻道理:军队作风是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唯有具有优良作风的军队,才能称得上是英雄的部队。战争年代,我军在强大的敌人、恶劣的环境、凶险的考验面前之所以战无不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宝贵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样的好作风,贯穿了人民军队90多年的发展史,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时期,传承至今。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同样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然而,一段时期,由于处于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社会上一切不良风气如病菌不断侵蚀部队的机体,使部分官兵精神懈怠、耽于安乐,滋生了“娇”“骄”二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同程度有所表现,有的还很严重。对此,习主席突出强调了作风优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新时代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军队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来对待,要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三)作风优良是强军兴军的有力保证。2013年3月,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这是习主席反复强调的一条,要求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军队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两者的实现都有赖于作风优良。只有在作风优良发挥好保证作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推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落地生效,才能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长期性,抓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两字,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备战打仗的新任务,对我军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政治局研究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中央军委出台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随后在全党、全军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掀起了正风反腐的热潮。军队各级坚持“严”字当头,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扭住关键出击,着力破解作风建设的症结难题,特别是纠治官兵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部队风气随之焕然一新。我们要把改进作风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贯彻到军队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以作风的根本好转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保证。

二、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红色基因是人民军队的根,也是人民军队的魂。习主席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红军传人”。2014年4月习主席视察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在参观师史馆时语重心长地对部队领导说,“你们开展的‘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这个做法很好”。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斗争风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构成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谱写的事业中。

(一)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2015年9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17年8月,习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人民军队9O多年的光辉历程,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光荣历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人民军队的初衷和基因本色,也是人民军队的根本使命和价值追求,更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充分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是军队靠山。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战争的伟力,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始终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始终当人民的子弟兵,做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我们的军队就能获得无往不胜的伟力,就能构筑起巩固国防的铜墙铁壁。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军人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习主席对培育和发扬“两不怕”战斗精神高度重视。2017年12月,习主席视察王杰生前所在部队时指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2020年1月,习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要求人民军队要“突出锤炼作风,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摔打部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敢于战胜一切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战斗精神作为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优势,是我们这支新型人民军队的一个本质规定,是同我军相伴而生、相随而行的。在血与火的奋斗中,我军官兵以生命和鲜血、忠诚和无畏昭告世人:战斗精神,就是那种不怕死,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大力弘扬战斗精神,是我军履行职能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军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应负的历史责任。习主席在领导和推进强军实践的进程中,对如何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有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打牢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强调要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摔打部队,发挥训练管理实践对战斗精神的砥砺作用;强调要从提升军人职业的荣誉感入手,强化政策制度在战斗精神培育中的激励功能;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强军文化,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价值支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牢记习主席的嘱托,以祖国的名义、人民的名义,把战斗精神这个特有优势继承好、强固好、发扬好。

(三)不断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艰苦奋斗是党和军队事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习主席指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军费管好用好,使国防投入发挥最大效益。”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而是贪图享受,不可能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可以说,正是点滴之间的艰苦朴素生活作风养成,最终成就了人民军队的传奇战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朽伟业。今天无论是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海岛、天寒地冻的高原边陲驻防执勤,还是在高温闷热的甲板机舱、风雨交加的山野丛林训练演习,人民子弟兵都把艰难困苦当成砥砺意志的“磨刀石”、成长进步的“奠基石”,在艰苦奋斗中展现军人价值、创造辉煌业绩。新时代强调艰苦奋斗,就要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体谅国家和人民的难处,与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防止“舌尖上的浪费”和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

三、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军

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原因。习主席强调:“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当前,在加强作风建设的路上,更好地贯彻纪律建设要求,保证纪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意义重大。

(一)务必以更高更严的标准执行党的纪律。纪律严明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习主席强调:“人民军队素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自创建之日起就把革命的坚定性、政治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结合起来,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千军万马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作风问题很多都是纪律问题的外在表现。我军作为新型人民军队,一贯注重保持铁的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纪律严明的鲜明写照。正是由于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革命纪律,将士们哪怕冻饿交加,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哪怕烈火焚身,也岿然不动,直至付出生命;哪怕身陷绝境,也坚守战位,慷慨赴死。战争年代我们打胜仗靠纪律,和平时期加强部队建设同样离不开纪律作保证。人民军队始终把纪律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强化官兵号令意识,培养部队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良好作风,始终加强军事法治建设,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落实,培养官兵自觉而又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强作风建设过程中,更是下大气力整肃军纪,认真解决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问题,加大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严格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对不守纪律、阳奉阴违、明知故犯的严肃追责,对违纪违法的严肃查处,保证人民军队始终是高度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俗话说,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松,严则所向披靡、松则溃不成军。强军新征程上,人民军队必须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

(二)严肃军纪,执纪如铁。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也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基本规律。在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中,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我们党和军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十分重视严明纪律规定。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只有15条,但涉及纪律的就有6条。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将“纪律”单独成章。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鲜明地提出“严格的执行纪律,废止对纪律的敷衍现象”,有效解决了红军“党员质量差、组织松懈”等问题。到了建设和改革时期,也同样十分注重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纪律建设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项纪律规定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如党中央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对织密纪律之网的重视和投入。在推进军队建设发展的征程中,习主席也十分强调从制度层面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性,近年陆续制定、修订了多个纪律条规,督导重点领域和行业系统健全完善管权治权规章制度,不断扎紧扎密制度笼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过程中,还从组织机构上提供纪律建设保障,组建新的军委纪委、政法委,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这些举措为加强纪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亟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军队领导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法治化,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使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成为铁律。

(三)遵守纪律是无条件的。守纪律、讲规矩、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是我们这支军队的一个鲜明特征。习主席指出,“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必须保持严明的作风和铁的纪律,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习主席还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这些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标志着我们党对纪律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也是从严治军的根本遵循。军队中的党员、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应当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努力抓在实处、走在前列。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单是停留在增强纪律意识层面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对已经违反纪律的行为不能够执行纪律,那纪律就会流于形式;只有对违反了纪律的行为严格地执行纪律,才能保证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执行纪律就是要明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在强化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约束、强化执纪监督、强化查办腐败案件等方面重拳出击,取得了重大成效。坚持从军委做起,以上带下,发挥了表率作用;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取得明显进展;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坚持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强化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畅通官兵举报和监督渠道。只有加大法规执行力度,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进入工作、深入人心,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才能彰显。在部队真正建成不敢违纪、不能违纪、不愿违纪的良好环境,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就能大幅提升。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我军强军
我的科技强军梦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强军战歌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人民军队赞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展军威扬国威——人民军队仪仗队、军乐团和礼炮队诞生始末
赞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