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机关指导基层管理的“三个清楚”

2021-11-25 18:08杨莲珍
政工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关基层管理

杨莲珍

指导基层管理是党委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推动基层建设的有效方法。在部队管理实践中,提高党委机关指导基层管理质量效益应该做到“三个清楚”。

一、清楚指导基层管理的主要依据

科学的指导离不开科学的依据。有的党委机关在指导基层管理中容易出现长官意志和权大于法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应该依据什么来指导。

一要以习主席关于军队基层建设和军队管理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军队基层建设和军队管理高度重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关于军队管理的重要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下大气力整肃军纪、认真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扭住厉行法治抓基层等军队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党委机关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习主席关于军队管理的重要论述,坚持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部队管理的正确方向,增强指导基层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要以《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为基本准则。《纲要》对基层管理作出许多新规定。立起了“管是战”导向,把管理规范向训练场、野外和战场延伸,如“坚持平战结合”“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掌握常见事故防范的基本知识及有关规定”“做好野外驻训、演习和执行重大任务期间的动态管理”等。指出了“管为兵”的途径,增强管理的人文关怀,如“坚持严格要求同热情关心相结合,坚持纪律约束同说服教育相结合,把管理工作做得既有硬度又有温度”“严格日常养成,加强对小散远单位、零散人员以及课余时间、节假日的管理”等。坚守了“管必严”的要求,将严格管理同确保部队集中统一紧密相连,针对基层官兵容易出现的问题苗头,要求“杜绝违规喝酒,纠治不正当交往、不合理消费和不健康娱乐”等。

三要以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为基础依据。依法指导基层管理是基本要求。党委机关必须严格对照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和职责清单抓基层管理,大力纠治传统的人治思维、政出多门、以言代法等现象,努力实现治军方式的“三个根本性转变”。在指导基层管理中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下大气力治松、治散、治虚、治软,确保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持基层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但从严治军不是层层加码,而是依法从严,做到严之有据、严在法内、严得科学。领导和机关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防止只盯着基层、盯着士兵的错误倾向,推动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党委机关指导基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二、清楚指导基层管理的重点事项

基层管理千头万绪,党委机关指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但如果什么都抓就会陷入事务主义,而且会挫伤基层自主抓管的能动性。因此,指导工作必须抓住重点事项。

一要树管理目标,指抓管思路。基层管理工作非常琐碎,在一件接一件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有时容易忽视管理目标,有时容易陷入烦琐哲学的泥潭。随着改革纵深推进,基层管理到了转型跃升的关键期,也是新老问题叠加的凸显期。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工作经历少,不少人抓管理工作的思路不够清晰,有的想干不会干、想干干不好,面对基层管理繁多复杂的事务时往往理不清头绪、抓不住重点。这就需要党委机关在指导基层管理时,突出发挥好把方向、定目标、理思路的职能作用,围绕基层单位担负的使命任务,依据部队整体管理工作计划和重点等,分门别类把基层的长期管理工作目标定出来、年度管理大项任务列出来、任务中管理工作重点划出来,方向上给指针、任务上作指引、考评上定指标。

二要找管理问题,教抓管办法。今天的基层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组织形态、备战状态和力量布势都有了新的变化,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基层管理,也不能用老办法来抓基层管理。这就需要党委机关在指导基层管理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查找矛盾,更要给出办法、提供对策。现实中,少数机关存在着通报问题大张旗鼓、解决问题蜻蜓点水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党委机关指导基层管理应根据问题分类采取针对性措施,属于制度层面缺位的,结合实际出台相应的规范;属于尺度难以把握的,及时请示上级并作出答复;属于软硬件欠缺的,出谋出力加快建设;属于工作落实不力的,跟踪指导盯住末端。

三要能管理困难,做抓管服务。当前由于新老矛盾交织、急难问题叠加,基层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党委机关在指导基层管理时,不仅要重视征询基层的困难,更要主动提供服务,尽力帮助基层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党委机关指导工作不能老是“指点江山”而要“真抓实帮”,不能总是“翻箱倒柜”而要“服务保障”。党委机关不应将大量精力用于“闭门造车”推稿子、出经验,搞那些华而不实、劳而无功的东西,而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给条件、建硬件、育软件等解决基层管理的实际困难上,找准服务靶子、畅通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益。

三、清楚指导基层管理的提升途径

党委机关指导基层管理不仅要有良好的动机和愿望,而且还要讲究质量和效益,了解掌握怎样提升指导效能的具体途径。

一要强化自主抓管。新体制下,“小机关带大部队”成为常态,这就要在强化基层自主抓管的基础上来提升党委机关指导效能。尤其是对分散程度高、任务相对独立的基层单位,只有自身管得很过硬,无论党委关注不关注、机关强调不强调,管理都能够按条令法规有序运转,部队才能稳得住。分析近年来基层发生的事故案件,但凡基层单位的组织作用好一些,干部骨干责任心强一些,管理质效高一些,很多事故案件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党委机关要当“导演”不当“演员”、当“参谋”不当“保姆”,把指导重点放在帮助基层提高自主抓管能力上,先进的提高水平、中间的补弱固强、后进的补课赶队,着力帮助基层干部骨干解决模范作用缺、组织能力弱、管理水平差等问题,从管住组织、管严干部、管好任务上用劲,真正增强基层管理的内在活力。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部队基层单位类型多、差异大,编制和任务也各不相同,指导基层管理“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必须把分类指导作为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遵循各个基层单位管理的自身规律,区分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针对不同类型单位、不同基础条件、不同任务状态,差异化地明确基层管理内容和指导帮建重点。但同时要注意,不能一说分类指导就默许个别单位差一步、弱一些。一个单位的管理整体水平取决于其短板的长度。分类指导是在思路、方法上有区别,但在标准上要统一衡量,促进平衡发展。

三要坚持系统促管。党委机关指导基层是一个大系统,基层管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系统论告诉我们,不能就管理一个部分独自来抓,而是要融合到系统来建设。机关部门“各唱各的调”,基层就会“跟着感觉走”,上面乱忙,下面忙乱。现在基层反映最为突出的就是负担过重的问题。党委机关指导基层管理决不能单打一,更不能从业务角度一厢情愿推动工作,而必须整体统筹、系统抓管、形成合力,否则基层只会在多重压力下疲于应付,甚至不堪重负。因此,指导基层管理既要掌握分管的业务工作,更要熟悉部队的全局情况,把管理的具体问题放到基层的建设全局来分析。党委要搞好统筹协调,从全局着眼、从实效出发,统住工作任务、力量分配和时间节点,形成抓管合力,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防止基层出现忙乱现象,确保管理与其他工作相互衔接、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机关基层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走基层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