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

2021-11-25 18:22
法制博览 2021年27期
关键词:管控评估法律

高 洁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现代化法治社会的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规范化水平,打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依法治企工作推进当中,应该明确法律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性,防止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以满足企业业务活动实施需求。受到传统思维理念的限制,企业在法律风险管控中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风险指数逐渐升高,给生产经营和服务、管理等工作造成影响,不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效能的提升。为此,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法律风险管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满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应该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自身性质、工作特点等,构建科学合理的管控体系,对当前法律漏洞实施有效弥补。

一、企业法律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风险管控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在企业发展中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有保持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才能推进生产经营工作的高效开展。如果出现风险失控的问题,则会使企业相关负责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只有做好法律风险管控工作,才能避免造成巨大损失,使经营活动的推进更加顺畅,满足企业改制和并购重组等工作要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1]。其次,法律风险管控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做好法律风险管控的基础上,才能对各个部门及工作环节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为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方针编制提供依据,防止在决策中造成重大失误,以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

二、企业法律风险管控的问题

首先,对法律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不高。在企业发展中只关注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法律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导致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预估不足,容易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命运。管理人员未能做好各个部门的有效协同,工作人员在法律风险管控中的参与意识不足,无法形成完善的管控体系。其次,缺乏有效的评估及预防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现状的了解程度不足,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评估法律风险,在评估和预防机制构建中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无法发挥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最后,法律风险管控措施单一。对于人工操作的依赖性较强,但是企业法律风险涉及企业设立及变更、劳动管理、人力资源和合同管理等,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了管控成效。对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率较低,无法做到精准化识别与控制。

三、企业法律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增强防范意识

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风险管控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工作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键,明确自身工作职责,防止由于自身疏忽大意而引发较大的风险。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个部门和岗位人员都能参与到法律风险管控当中,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真正做到风险管控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注重企业组织体系建设,强化领导层在法律风险管控中的核心作用,明确各个机构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和内容,在出现法律风险后能够及时得到针对性控制[2]。在业绩考核当中应该明确法律风险管控效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工作人员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聘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开展讲座,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学习,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执行行之有效的管控对策。

(二)健全评估制度

做好法律风险的全面评估,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基础与前提,应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精确性,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在此过程中,应该对评估标准予以细化,实现法律风险的分类管控和分级管控[3]。除了应该对外部司法及执法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等信息进行收集外,还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模式、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流程等等,获得更加全面而可靠的评估依据,确保评估报告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法律风险状况,避免造成较大的误差。从企业的招投标、合同管理和劳动用工等方面入手实施梳理,对于各个环节的风险类型和等级、影响程度等进行科学化评估。由于企业的法律风险类型较多,因此在评估工作中应该突出管控重点,针对高风险项目编制针对性的化解方案。此外,应该在各个业务活动中明确法律风险点及其特征,帮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管控,真正促进法律风险管控的常态化。

(三)完善预防机制

应该逐渐消除法律风险管控中的被动问题,提高工作主动性,构建完善的预防及控制机制,防止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在法律风险管控中应该做好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之前的密切衔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管控工作的协调性。加强对风险源头的管控,了解引发法律风险的项目类型和特点,积极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做好风险预防[4]。针对过往工作情况进行不断总结与反思,了解法律风险的突出点和控制难点,结合业务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比如在合同管理当中,应该确保示范文本的统一性,如果出现重大修改的情况,则应该由相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出现不规范的问题。此外,还应该结合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方式,达到全过程管控的目的,能够在风险出现后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企业损失。

(四)构建内控体系

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提升法律风险管控成效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改善内部工作风气,使风险的评估和识别更加高效。应该以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予以全面优化和调整,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运用《劳动人事法律风险防范指引》等文件开展工作,确保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5]。针对各类法律风险实施标准化管理,尤其是在法律风险框架体系构建中应该做到简明化和详尽化,明确各个控制节点及应对措施。此外,还应该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依托,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确保各层人员能够树立统一的风险管控目标。

(五)引入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减轻法律风险管控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为精细化及标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是随着企业业务活动的增多,法律风险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必须做好多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才能更加精准地识别和管控风险[6]。为此,应该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网络管控平台,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实施中的各类资料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进行实时化更新,使法律风险管控更具时效性。针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挖掘数据的深层价值,有利于识别隐藏的法律风险,并且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管控建议。

四、结语

做好法律风险管控工作,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有利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未来市场拓展中的风险。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制度体系不完善和管控方式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也会导致企业法律风险管控成效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发展。为此,应该通过增强防范意识、健全评估制度、完善预防机制、构建内控体系和引入先进技术等方式,使法律风险管控体系真正达到企业发展需求,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企业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管控评估法律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评估依据
失控还是管控?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