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劳务外包用工风险防控研究

2021-11-25 18:22
法制博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劳务用工基础

张 亚

(中国石油河南销售分公司企管法规部,河南 郑州 450001)

通过对国有企业发展历程进行思考得知,传统管理思维不能保障各项资源的科学利用效率,没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特色制定科学的用工方案,不能在关键因素把握基础上提升竞争发展的实力。人力资源消耗是国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内容,需要立足岗位技术标准和创新发展需求进行劳务外包,通过科学管理和风险防范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也能在减少用工风险基础上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和安全意识,以此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长远发展。

一、国企劳务外包出现的用工风险

(一)内部风险

内部运作环境和方法会影响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效果,工作理念和发展方向会影响内部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会对劳务外包工作开展效率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对劳务外包用工风险进行分析过程中应该坚持内部优化控制的原则,从内部管理和运作模式对劳务外包出现的用工风险进行思考,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用工风险的探索。

一是由于劳务外包输送的劳动人员和国有企业没有有直接的合同聘用关系,所以外包人员未能对国有企业有着较强的归属感,更加不能对企业建设进行深度感悟与发挥能动性[1]。员工参与岗位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对企业文化理解偏差的问题,容易出现对各项环节衔接能力较弱或者是不具备较强向心力的问题,限制各项岗位工作的落实。

二是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保密原则等因素影响出现机密文件被泄露的问题,基于文化共识程度较弱现象导致的现沟通能力较弱的问题,不能有效维护企业发展效益。研究指出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涉密文件或者是岗位信息,劳务外包人员在参与岗位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泄露以上机密的问题,进而给国有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益造成影响。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中间环节沟通能力较弱的现象,信息沟通不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经济纠纷,从经济纠纷转化为劳动争议纠纷。这样会在削弱国有企业形象基础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损失,甚至会限制一些岗位工作的落实效率,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危害。

(二)外部风险

基于稳定提高创新发展综合实力的目标,国有企业应该对劳务外包用工风险进行多个层面探索,重视围绕市场准入和创新发展需求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在外部环境分析基础上制定科学市场竞争和风险防范策略,围绕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或者是资源控制方案。国有企业应该对劳务外包公司进行科学选择,应该在外部发展环境下思考选择优质劳务外包公司的具体方案,通过资源整合和详细参考推动劳务外包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劳务外包公司整体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市场资质和信誉会影响通过劳务外包输入员工素质的把控能力,未能结合岗位工作需求科学匹配员工[2]。这样就导致员工综合素质达不到推动岗位创新发展的需求,未能在各项环节中开展效率作业或者是发挥智慧,在不同环节中出现错误或者是技术漏洞等问题,进而出现负面连锁反应的管理问题。

二、科学防范国企劳务外包用工风险的策略

(一)合理提升劳务外包的风险防范意识

国有企业需要立足岗位技术标准和创新发展需求进行劳务外包,通过科学管理和风险防范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基于在劳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用工风险,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应该合理提升劳务外包的风险防范意识,从不同环节进行用工风险的科学控制和实践探索,立足风险防范推动劳务外包工作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重视对劳务外包公司进行科学选择,通过紧密合作与市场资质全面调查保障劳务外包公司选择的合理性。围绕自身情况和参与市场运作需要获得经济收益进行外包公司的选择,立足企业文化进行相同理念公司的选择[3]。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外包公司的市场信誉和社会评价进行严格考察,对选择该公司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辩证分析,综合多种因素制定最为科学的外包公司的选择方案。

(二)综合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保障计划

国有企业在对劳务外包公司进行选择过程中应该关注不同因素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在劳务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基于风险考虑制定科学或者是具备针对性的保障计划。这样才能立足实际制定有效识别劳务外包风险的保障方案,尤其是对可能出现的外包风险进行思考,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进行用工风险的全面分析和充分识别。一是应该立足自身运行情况制定科学的风险应急保障计划,在明确具体保障指标基础上进行风险防范措施,重视让风险防范可以和生产运行情况相符合。这样能保障劳务外包用工风险得到科学控制,在发生用工风险之后能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解决,以此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二是要在各项因素整合基础上逐渐完善风险防控内容,围绕岗位工作需求与可能存在的用工风险制定科学的解决策略,立足计划内容进一步统一员工们的思想认知。这样能科学减少劳务用工出现的风险,通过理念革新和风险防控提升劳务用工质量。

(三)对劳务外包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

如果国有企业没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特色制定科学的用工方案,则不能在关键因素把握的基础上提升竞争发展的实力,不能在各项环节控制基础上推动劳务用工的创新发展。所以在后续劳务用工风险防范过程中应该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重点是在对劳务外包人员工作状态关注的基础上思考合作关系的推进程度,一旦发现劳务用工问题则要第一时间和外包公司进行沟通,通过科学调整管理政策有效解决出现的风险隐患。同时也需要在风险意识引导下对劳务外包开展情况进行动态化的分析,围绕市场发展情况对劳务外包的运作情况与存在的风险隐患实施辩证思考,通过预先判断劳务外包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用工风险和经济损失进行多个层面的解决方案探索。这样能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提升外包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在降低劳务用工风险基础上保障劳务用工的顺利开展。

(四)立足沟通协作有效降低用工风险

上文研究指出由于劳务外包输送的劳动人员与国有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所以外包人员未能对企业建设进行深度感悟与能动性发挥,经常出现不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或者是参与岗位工作能动性较差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员工参与岗位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对企业文化理解偏差的问题,容易出现各项环节衔接能力较弱或者是不具备较强向心力的工作问题。所以国有企业应该在把握市场发展特色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劳务外包用工风险防范措施:优先选用规模大、信誉高的经营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源服务类公司;在对服务外包项目进行核算时,按照项目单价或者项目整体进行核算,不按照外包人员数量、工资等方式核算;监督外包单位与外包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双方之间为外包关系,且劳务外包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主体、工资发放主体、社保缴纳主体均与发包方无关,则发包方与劳务外包人员一般不会被认定为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监督外包单位为外包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要求外包单位提供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材料;在发包合同中明确约定承包商的保密义务,包括保密人员范围、涉密信息的范围、保密期限、违约金、损失赔偿等,加大承包方违约成本;立足沟通协作有效降低用工风险,在保障各项环节沟通效率基础上降低国有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风险,以此在制定科学决策基础上提升内部建设的凝聚力,也能保障各项工作的执行效果;通过教育宣传或者是协作交流等工作的开展提升外包人员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使其融入各项内部建设和思想交流工作中。如此,有利于围绕市场准入和创新发展需求制定风险防范策略,有利于国有企业在科学理念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劳务用工风险防控措施,有利于在人力资源科学运用基础上强化综合发展能力。

三、结论

基于在劳务外包过程中出现的用工风险,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应该合理提升劳务外包的风险防范意识,从不同环节进行用工风险的科学控制和实践探索,立足风险防范推动劳务外包工作的创新发展。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在劳务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基于风险考虑制定科学或者是具备针对性的保障计划。同时也要对劳务外包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立足沟通协作有效降低用工风险。

猜你喜欢
劳务用工基础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不等式”基础巩固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整式”基础巩固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