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编排和释义得失
——以童蒙识字教材研究为视角

2021-11-25 07:20
关键词:部首陈独秀字形

李 明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近年来,陈独秀的《小学识字教本》[1](以下简称《教本》)逐渐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果。除了早期介绍性的序和短文,如《陈独秀先生〈小学识字教本〉序》《陈独秀与他的〈小学识字教本〉》《陈独秀著小学识字教本》[2-4]外,也有单篇严谨的学术论文,如《剖字形明根由探语源析词族——读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文字学的收获——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读后》《字里红潮——陈独秀与〈小学识字教本〉》《〈小学识字教本〉与〈说文解字〉释义比较——以“象人动作”字根为例》《〈小学识字教本〉在陈独秀生前未能出版的原因》《论陈独秀“国语”教育主张的嬗变》[5-10]等。同时,也有部分高校将《教本》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材料,如《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研究》《〈小学识字教本〉汉字图像还原研究》[11-12],等等。以上成果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揭示《教本》出版的过程和学术意义;二是从词汇修辞角度对《教本》进行研究,揭示其修辞学和词汇学价值;三是从文字学角度对其进行探讨。但迄今为止,学界较少从童蒙识字教材的角度,对《教本》进行深入探讨。笔者对《教本》的学术成就进行阐述分析,并对该书作为童蒙识字教材的不足进行评述,为该书的阅读和各种研究提供客观的语言文字学参考,敬请方家同好批评指正。

一、《教本》打破《说文》540 个部首体系,提出字根、半字根理论

汉代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首创了540个部首,这“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他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这样就等于把五百四十个部首分成若干大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意符的作用,从而更确切地了解字义”[13]。许慎“创立的部首编排法成为后世汉语辞书编纂所遵循的一个主要方法”,“后世文史工具书所使用的部首,都可以说是从540 部演变而来”[14]2。赵学清认为,学习和研究好《说文》部首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如开创了中国辞书编纂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学习《说文》的一个入门要径、体现了许慎关于语言符号的系统论思想、是汉语字源与汉语词义研究的基础、有利于指导现代汉语用字规范等[14]10-17。《说文》成为研究汉字的一把钥匙,除了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同时也是古代童蒙的教材,因此其语言学价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而陈独秀的《教本》在编写之初的目的就是“训蒙”,其编写的方法就是打破《说文》540 个部首编排体例,希望成为继《说文》之后、汉语拼音化之前的童蒙识字教材,运用他认为科学的字根及半字根孳乳出所有的汉字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可以说,陈独秀的《教本》编写的初衷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其提出的字根说,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沿用了数千年的汉字,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

二、《教本》字根编排上的特色与不足

(一)《教本》字根编排上的特色

陈独秀将汉字分为象数(7 字)、象天(15 字)、象地(32字)、象草木(57字)、象鸟兽虫鱼(82字)、象人身体(63 字)、象人动作(67 字)、象宫室城郭(40 字)、象服饰(25 字)、象器用(157 字)十部分,共545 个字根和半字根,作为“一切字之基本形义”[1]目录1-8。仔细考察这545个字根和半字根,我们发现有如下特色。

1.打破《说文》540 个部首按字形归类汉字的方法,通过字根、半字根的方式,产生字根孳乳字,再演变出所有汉字。“熟习此五百数十字,其馀三千字乃至数万字皆可迎刃而解,以一切字皆字根所结合而孳乳者也。”[1]自叙15这在汉字学理论上有所创新,似乎通过以简驭繁的方式,使学生以最简便的方法学习和掌握繁杂的汉字。因此,在理论上,《教本》的训蒙似乎要比《说文》及以往的字书都要科学方便。

2.仔细考察这545个字根、半字根,我们发现:它们中间有的其实是汉字的最基本偏旁,如日、月、夕、雨、土、上……等,称之为字根;有的是最基本的汉字,如旦、夜、帝、秀、桑……等,称之为半字根。虽然叫法不同,但与许慎《说文》540个部首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教本》字根、半字根编排上的不足

综观《教本》本书,字根、半字根编排上仍有不足之处。有些汉字字根或半字根,《教本》将其归类在不同于《说文》分类方法的偏旁部首里,让读者感到费解。现举4例。

1.《教本》“象服饰”字根:“朱,朱为珠之初形,金文多作;象珠形,丨象贯,即贯珠之组。”[1]16《5教本》将“朱”放在第九类字根“象服饰”类中,与《说文》的“六书”分类完全不同。《说文·木部》:“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郭沫若《金文发考》:“‘朱’乃‘株’之初文,与‘本’‘末’同义……金文于‘木’中作圆点,以示其处,乃指事字一佳例。其作一横者乃圆点之演变。”[15]123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朱’本木名,引申假借为纯赤之字。……赤心不可像,故以‘一’识之。”[16]248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朱”乃红心木,而非“珠之初形”,《教本》将它放在“象服饰”类,似乎有牵强之嫌。

3.《教本》“象人动作”字根:“美,《说文》谓‘美’从羊,从大;徐铉谓‘羊大则美’,故从‘大’;均非也。……‘美’义均非从羊。……象人戴毛羽美饰之形……故知‘美’非从羊。”[1]115从《教本》可以看出,该书将“美”归入到“象人动作”类字根,是从‘美’的古文外形来判断的,似乎与“羊”无涉。而《说文·羊部》:“美,甘也,从羊,从大。”段玉裁注:“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16]146今天“美”的外貌好看、素质优良、优美等义均由“美”的本义“味道可口”引申而来的。《教本》将“美”归类到“象人动作”类字根,似乎有臆断之嫌。

4.《教本》“象人动作”字根:“聿……象人手执笔作书画形。”[1]12《4教本》将“聿”归入到象人动作类字根,从字形看,有一定道理,但造字时的意义不能代表该字的基本义。《说文·聿部》:“聿,所以书也。”意思是用来书写的工具。其实“聿”乃“筆”的初形,基本义为名词笔,而不是表示动词。故《教本》将其归类到“象人动作”类字根,比较勉强。

三、《教本》字形分析、释义上的不足

《教本》在某些字形分析和释义上似乎采用了与传统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些提法比较牵强,甚至缺乏基本的文字学知识。

(一)《教本》字形分析上的以今律古

其次,《教本》将“弔”的今字形“吊”解释为“象自经者以巾束颈而口张”,这是《教本》用“吊”的今字形解释古字形“弔”的意义,显然有望字生义、以今律古之嫌,这种对汉字意义随意揣测的态度,是汉字研究中不可取的,也是违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的。

2.《教本》“象人身体”字根:“要……从女者,谓肾主性交也,腰为肾所在,今语人兽之肾均曰腰子。”[1]87“要”今下部从“女”,但这是字形演变的结果,其实《教本》谬矣。《说文·臼部》:“要,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从臼,交省声。”段玉裁删“交省声”三字,并注云:“上像人首,下象人足,中像人腰,而自臼持之。故从臼。”[15]2998据段玉裁注释,“要”为一人双手叉腰站立之形,故“要”下部的“女”并非表示女性,而是人站立的形状。故《教本》据今天的“要”下从女,即认为古文“要”下就即从女,而不知今“要”下的“女”乃字形演变的结果,因此有以今律古之嫌。

(二)《教本》在某些字释义上的主观臆断

《教本》“象人动作”字根:“引……故引从丨,弗引之从弓皆象绳索,非弓矢字。《说文》‘引’训‘开弓’,非也,引弓、引车及凡引导字,皆引柩之引申义。”[1]107我们认为,《教本》将“引”的“弓”解释为绳索,有主观臆断之嫌,《教本》所说的“引弓、引车及凡引导字,皆引柩之引申义”,不确,我们认为,“引”的以上这些意义均为“拉弓”义引申的结果。

四、结 语

作为文字学著作,《教本》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作为童蒙识字教材,该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且这种陈旧的童蒙识字方式,也脱离了当时的语文教育实际。

(一)陈独秀撰写《教本》的初衷

陈独秀在《教本》自叙中说:“今之学校诵书释义矣,而识字仍如习符咒,且盲记漫无统纪之符咒至二三千字,其戕贼学童之脑力几何如耶!即中学初级生,犹以记字之繁难,累及学习国文,多耗日力,其他科目,咸受其损,此中小学习国文识国字之法急待改良,不可一日缓矣。”[1]自叙15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教本》的编写是为了改良中小学识字教学用的。他又说:“每字必释其形与义,使受学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此不独使学者感兴趣助记忆,且于科学思想之训练植其基焉。”[1]自叙16这句话揭示了陈独秀更深层次的想法是,通过他所主张的字根、半字根方法识字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想,这是其最终目的,与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

(二)《教本》作为童蒙识字教材存在的主要不足

据笔者以上多方面的分析,该书作为教材用书,今天来看,还有相当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本》虽然与《说文》540个部首编排不同,但究其根本,二者仍是异曲同工,均为通过解析字形训释字义,只是偏旁归类视角有所不同罢了。

2.民国时期已经使用注音字母给汉字注音,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便捷,而《教本》这种仍以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艰深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是落后于时代需要。

3.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教本》的深度和难度远远超过了训蒙教材的要求,因此,不适合作为训蒙教材。

4.作为教材,需要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但《教本》中的部分汉字字形分析和释义明显带有以今律古、主观臆测的成份,从这点上来说,也是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

总之,《教本》作为文字学著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作为一部童蒙识字教材,不但在编排、字形分析和释义上存在不确,而且也不合时宜,脱离了当时的语文教育实际。

猜你喜欢
部首陈独秀字形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弄清偏旁与部首
系在绳上的“冬”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添一笔变个字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