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调理缓心悸

2021-11-25 03:26梁兆松
家庭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极泉膻中关穴

梁兆松

奶奶今年90多岁了,平时养生保健很有一套。我前段时间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胸闷、气短、心悸,奶奶就教了我一个方法——按摩膻中穴缓解心悸。

按摩方法:先用四指指腹自上而下以柔和的力道直推胸骨10~20次,再用手掌以順时针方向轻摩心前区3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分钟,最后用手掌(可请家人帮忙拍打)轻拍心前区所对应的后背部2~3分钟。

我每天坚持,如今心悸不再困扰,胸中郁闷之气全然消散,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多了。

(河南郑州  李曼莉)

专家点评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的一种病症,包括惊悸和怔忡,是中医学的病名。现代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心功能不全、期前收缩以及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能引起心悸。心悸的发作有阵发与持续之别,阵发者可每日数次或数日1次,发作时症状重,过后如常人。持续发作者则终日心悸,难以自持。中医认为,心悸多由心血不足、心虚胆怯、阴虚火旺或瘀血阻络而引起。根据不同类型选用适当的穴位调理,有独特的疗效。

心血不足型  症见精神疲倦、失眠多梦、乏力、气短、头晕眼花、脸色发白、嘴唇颜色淡、胃口较差。在忧思过度或者工作劳心以后,心悸就会加重。可选用神门穴、极泉穴进行调理。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可每天早晚各按揉双侧穴位2~3分钟。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在腋窝内的两条筋脉之间。把胳膊抬起来,当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摸到极泉穴时稍微加力,有酸胀感觉时向旁边拨动,一般会有麻感顺着手臂向下传导直到手指;交替弹拨双侧穴位。每日早晚各1次。神门、极泉是心经的要穴,两穴配合可起到补心养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心虚胆怯型  症见耳闻大声,目见异物,便觉心悸。平时觉得胸闷气短,白天即使不活动也容易出汗,坐卧不安,怕声响,晚上睡不好,多梦,稍有声音就会惊醒。可选内关穴、丘墟穴进行调理。内关穴位于第二条腕横纹的正中点,以此点向手臂方向量约三指的宽度,在两根筋的正中央便是此穴。可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双侧内关穴,每次按揉3~5分钟。丘墟穴位于脚外踝的前下方,脚背的外侧凹陷处。每天早晚每侧各敲打一次,每次敲打100下。内关穴是“心脏的保护伞”,按摩此穴可以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增强其功能,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作用。丘墟穴可改善胆气虚的情况,补足胆气。两穴配合对心虚胆怯型心悸颇有效验。

阴虚火旺型  症见心悸、心烦、咽干或痛、手足心热、夜寐不安、时有盗汗。可选用巨阙穴、液门穴进行调理。巨阙穴位于心窝中央,距离胸骨下端约2个指幅下方。可每天早晚各按揉巨阙穴1次,每次2~3分钟。液门穴在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缝间。每天早晚各按揉双侧液门穴3~5分钟。巨阙穴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液门穴具有滋阴降火之功。两穴配合,对阴虚火旺之心悸疗效颇佳。

瘀血阻络型  症见心悸频作,胸前区疼痛、憋闷,而且位置比较固定,夜间加重,脸色暗紫,口唇和指甲颜色青紫,舌头颜色发暗发紫,或舌面上有瘀斑、瘀点,舌底的静脉曲张变粗变暗紫。可选用膻中穴、神封穴调理。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上,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但对于有过多次生育史的中年女性或老年女性,由于乳房已经下垂,应先找到胸骨下端的胸剑联合处,此处直上两指宽处就是膻中穴。可将右手搁在膻中穴,先按顺时针方向轻揉100下,再按逆时针方向轻揉100下。或用拳头叩击此穴2~3分钟。神封穴在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张旁开2寸处。按摩时将两只手的四指并拢,轻轻按摩两侧胸部边沿的神封穴,一按一放,持续2~3分钟。按揉膻中、神封两穴可加强气血运行,具有理气化瘀、通经活络、镇静止痛之功,对心悸、憋闷、胸痛有立竿见影之效。

猜你喜欢
极泉膻中关穴
极泉穴的古今应用规律研究
无名火不断,一招帮你舒肝理气 !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顿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顿足”
每天做做养心操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