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涵江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研究

2021-11-25 21:02江民超赵超逸谷希茜陈科霖翁方宇李丽贞安昌王明元刘建福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调查

江民超 赵超逸 谷希茜 陈科霖 翁方宇 李丽贞 安昌 王明元 刘建福

摘要 [目的]调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掌握该地区药用植物种类、数量及质量情况,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普查数据整理以及查阅文献,对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涵江区共有植物151科466属70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136科375属525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种,裸子植物13种,单子叶植物54种,双子叶植物423种;重点药用植物49种,特色药用植物28种;珍稀药用植物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结论]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但多为野生物种,栽培种植情况较少,利用度较低。应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对珍贵物种进行保护,使野生植物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涵江区;植物资源;调查;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 R 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0-0123-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0.03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Wild Medicinal Plants Resources and Diversity in Hanjiang District of Fujian Province

JIANG Min-chao,ZHAO Chao-yi,GU Xi-xi et al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ty,Xiamen,Fujian 36102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Hanjiang District of Putian City,grasp the species,quantity and quality of medicinal plants in this area,and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this area.[Method]Based on the technical method of the Fourth National General Surve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Hanjiang District were studi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specimen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census data collection and literature consulting.[Result]There were altogether 700 species of plants belonging to 466 genera and 151 families in Hanjiang District,including 525 species of wild medicinal plants belonging to 375 genera and 136 families,including 35 ferns,13 gymnosperms,54 monocotyledons and 423 dicotyledons,49 species of key medicinal plants,28 species of characteristic medicinal plants,and 22 species of rare medicinal plants,including 12 species of national key protected plants.[Conclusion]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Hanjiang District were rich in species and high in diversity,but most of them were wild species,with less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il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the precious species should be protected so that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can be used sustainable.

Key words Hanjiang District;Plant resources;Investigation;Sustainable utilization

基金項目 2018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8〕43号)。

作者简介 江民超(1996—),男,安徽芜湖人,硕士,从事药用植物代谢工程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生理与细胞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2-21

中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药用植物,发展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11 146种药用植物[1]。新中国成立以来,共进行了3次中药资源普查,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及药材产业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距上次普查已有30余年,随着环境改变及人文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及应用均发生了改变。因此,为掌握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中药资源分布情况,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进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第四次全国重点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在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启动。

涵江区位于莆田市东北部、福建沿海中部,濒临兴化湾,依山面海,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东与福清市相接,南与荔城区、秀屿区隔海相望,西与荔城区、城厢区、仙游县毗连,北与永泰县接壤。位于118°51′59.60″~119°13′33.05″E,25°44′10.44″~25°25′18.15″N,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2 ℃,年平均降水量1 3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943 h。涵江区地形以平原和低丘台地为主,由于成土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多个土壤类型。其县域面积752 km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23 km 森林覆盖率达67.2%,境内植被类型丰富。适宜的气候环境适宜植物生长,使其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笔者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的支持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普查数据整理及查阅相关文献,对涵江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当地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范围为莆田市涵江区辖区,包括江口镇、白塘镇、梧塘镇、萩芦镇、白沙镇、新县镇、庄边镇和大洋乡,共7个镇1个乡,覆盖范围达80%以上。

笔者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2-3]以及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实施方案[4],采用样地和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涵江区野生藥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地,并由中药资源普查管理系统(http:∥www.zyzypc.com.cn)根据植被类型信息自动拟合生成44个样地[5],其中灌丛4个,针叶林26个,阔叶林14个(图1),每个样地面积为1 000 m×1 000 m。

根据野外实际情况,在每个样地内每隔200 m左右设置1个样方套,每个样地设置5个样方套。每个样方套由6个小样方套组成(图2),分别为1个10 m×10 m的大样方套(调查乔木植物)1个5 m×5 m的中样方套(调查灌木植物)4个2 m×2 m的小样方套(调查草本植物)。为保证调查物种的全面性,在样地和样地中间穿插进行样线调查,每条样线3~5 km。根据样地的经纬度信息,利用奥维互动地图、两步路户外助手和GPS仪等APP和设备寻找样地并设计路线,

寻找合适地点设置调查样方框,利用单反

相机对样方框内药用植物进行拍照记录,采集腊叶标本及药用部位带回进行后续加工制作,同时记录样地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以及植被类型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 该普查共完成样地40个,样方套195个,采集标本2 000余份,照片15 000余张。经初步鉴定[6-9],涵江区共有植物151科466属700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136科375属525种(表1)。

科分布主要以菊科(Composit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豆科(Fabaceae)、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Poaceae)、桑科(Po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百合科(Lili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茄科(So-lanaceae)11科为主,各科物种数均超过10种以上,占药用植物总物种数的36%。榕属(Ficus L.)、悬钩子属(Rubus L.)、紫金牛属(Ardisia Sw.)、耳草属(Hedyotis L.)、蓼属(Persicaria(L.) Mill.)、薯蓣属(Dioscorea L.)6个属的植物种类较多,每个属物种数均大于5,其中榕属、悬钩子属和紫金牛属的植物较多,均为7种。

涵江区常见药用植物的物种数在科属中分布不同,每科1~4个种分布的有104个科,包括154属195种;每科5个种以上分布的有32科,包括221属330种。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为主,其中菊科植物有34种,占药用植物的6.48%;大戟科、豆科、茜草科、蔷薇科次之,各21种。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物种分布数量相对较少。

2.2 重点和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

整理涵江区原有植物名录,并结合“福建省中药材重点调查品种名录”和“福建省特色重点调查品种名录”,确定并得到涵江区重点调查品种名录(表2)和涵江区特色重点调查品种名录(表3)。

共调查到福建省重点药材38科47属49种,占福建省重点药材调查品种的28.16%,其中百合科(Liliaceae)、唇形科(Lamiaceae)、芸香科(Rutaceae)均有3种重点药用植物,禾本科(Poaceae)、蓼科(Polygon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蔷薇科(Rosaceae)及樟科(Lauraceae)各有2种,其余科属植物均为1种。从药用部位来看,大部分为根茎类药物,高达17种之多;果实类药物和全草类药物次之,分别为10种和8种。从药效来看,大部分重点药材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涵江区特色重点药材22科25属28种,占福建省特色重点调查品种的46.67%,其中种类较多的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姜科(Zingiber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菊科(Asteraceae)和买麻藤科(Gnetaceae),每科均有2种药用植物,其余科属均为1种。与重点药用植物相反,涵江区特色药用植物中,全草类药用植物较多,达13种,其次是根茎类药物,为10种。从功效来看,特色植物与重点植物一样,大多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效。

2.3 珍稀与保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通过比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http:∥www.Iplant.cn/rep/protlist),确定涵江区共有珍稀野生药用植物17科18属22种,包括秧青、红豆树和白桂木3个濒危种,叶下珠、南方红豆杉、阔叶猕猴桃、小叶猕猴桃、鹅掌楸和变叶树参、银杏7个稀有种,以及福建柏、金毛狗等13个渐危种。福建柏、金毛狗、花榈木、红豆树、南方红豆杉、见血青、毛花猕猴桃、阔叶猕猴桃、小叶猕猴桃、鹅掌楸、银杏和樟12种植物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10]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1]。其中,国家 Ⅰ 级保护植物2种,分别为南方红豆杉和银杏;国家 Ⅱ 级保护植物10种(表4)。

3 讨论

该普查共完成样地40个,样方套195个,样方1 170个,采集标本2 000余份,经鉴定,涵江区共有药用植物136科375属525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种,占总物种的6.66%;裸子植物13种,占2.48%;被子植物477种,其中单子叶植物54种,双子叶植物423种,分别占总物种的10.29%和80.57%。涵江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重点品种49种,特别是对叶百部、金毛狗脊、枫香树、草珊瑚、金樱子、两面针、朱砂根等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中,菊科及豆科植物较多,为涵江区明显的优势种群。

涵江区属典型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和山区地形的双重影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终年温暖,雨量充沛,适宜的环境使得涵江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由于地势复杂,山高坡陡,对其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目前仅庄边镇吉云村、新县镇白云村、庄边镇凤际村等少数村镇有药材种植基地,且种植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较低。涵江区珍贵古树名木保护程度较高,有资料显示,涵江区有古树名木684株,分属23科31属37种,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12]。该调查的涵江区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多样,主要包括全草、根茎、叶类入药;药用功效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散瘀等。

总体来说,涵江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较低,境内相应产业化企业相对较少,不成规模。同时境内仅有老鹰尖自然保护区和瑞云山风景区2个自然保护区,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开发不够。今后相关部门应加强涵江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同时对境内蕴藏量相对较高的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引种驯化,逐渐形成规模企业,提高涵江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萍,马宏玮,王掌军.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8,29(3):66-70.

[2] 黄璐琦,王永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 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628.

[4] 杨成梓,吴锦忠,范世明,等.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实施方案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2):19-21.

[5] 马卫峰,孙冠楠,张小波,等.中药资源普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0):823-826.

[6]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福建省医药研究所.福建药物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0]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1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J].植物杂志,1999(5):4-11.

[12] 阮曉霞.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古树名木现状调查分析与保护对策[J].北京农业,2014(15):263-264.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调查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太原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