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噻菌胺与不同杀菌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1-11-25 21:25杨东旭王晓光张尚卿路雨翔韩晓清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0期

杨东旭 王晓光 张尚卿 路雨翔 韩晓清

摘要 为了提高吡噻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增效配方,降低抗性风险,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对黄瓜白粉病防效突出,第1次药后7 d防效为84.39%,第2次药后14 d防效高达97.48%。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增效作用明显,可以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也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降低抗性风险,作为备选或轮换使用的方案。

关键词 吡噻菌胺;黄瓜白粉病;增效作用;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 436.42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0-0173-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0.044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Field Control Effect of Penthiopyrad Compounded with Different Fungicides on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YANG Dong-xu WANG Xiao-guang ZHANG Shang-qing1 et al (1.Tangs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ngshan,Hebei  063001;2.Sipcam Crop Science(Wuxi)Co.,Ltd.,Wuxi,  Jiangsu   214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to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penthiopyrad on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screen a synergistic formula, reduce the risk of resistanc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application. The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by routine spraying method. The results of field trials showed that penthiopyrad 20% SC + Polyoxin 10% WP had outstanding control effect on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The control effects of it was 84.39% at 7 days after treatmen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control effects of it achieved 97.48% at 14 days after treatment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enthiopyrad 20% SC + Polyoxin 10% WP was obvious, which could be promoted the use in cucumber production.Penthiopyrad 20% SC+difenoconazoe·azoxystrobin 30% SC also had good synergistic effect on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To reduce the risk of resistance, it could be used as alternative or rotational options.

Key words Penthiopyrad;Cucumber powdery mildew;Synergism;Field efficacy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26344);河北省蔬菜产业体系病虫害绿色防控岗(HBCT2018030207);唐山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150202E)。

作者简介 杨东旭(1993—),男,河北丰润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从事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3-01

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acci]作为黄瓜的一种常见病害频频发生,一般瓜蔓下部老叶先发病,而后逐渐迅速向上蔓延扩展,严重时病斑密布,终致整叶变黄。发病黄瓜的植株叶片会布满白粉,阻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早衰,极大地影响了黄瓜的品质与产量[1]。黄瓜白粉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以危害西瓜、甜瓜、西葫芦等葫芦科蔬菜[2]。黄瓜白粉病在我国以瓜单囊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危害较为普遍,该病菌的发病适温在20~25 ℃,在25%左右的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病害也可发生及流行。病原以闭囊壳形式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作物上越冬。气温达到20~25 ℃时,闭囊壳散发出子囊孢子,或由菌丝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气流传播。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在各黄瓜种植区常年发生,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因黄瓜白粉病而减产20%~50%[3-4]。白粉病这类看似常规的病害,近年来却显得日益难防。尤其是连作种植、田间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湿度高的棚发病重[5]。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复种指数不断提高,致使黄瓜白粉病愈发严重[6]。由于该菌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生产中不得不多次用药,使白粉病菌抗药性不断提高,所以防治效果不佳。同时用药量不断增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化学农药污染已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威胁[7-9]。

SDHI(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也称复合物II抑制剂类杀菌剂,由于琥珀酸脱氢酶是最小的复合物中的呼吸链,所以SDHI又称吸收抑制剂。吡噻菌胺 (penthiopyrad) 是新研发的一种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10-11]。吡噻菌胺是由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第三代SDHI类杀菌剂,是近年来全球增长最快的全新SDHI 类广谱杀菌剂。截至目前,吡噻菌胺已在全球 35 个国家的多种作物上获得登记。此外,吡噻菌胺的安全性非常高,不仅对天敌昆虫和访花昆虫安全,而且对生物农药也没有影响。该药剂主要用于控制或抑制油菜籽、芥末(油和调料类型)、玉米和大豆土壤和种子中的真菌病害。该药剂对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具有很高的活性,具有渗透性和内吸性,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较长[12-16]。

为了提高吡噻菌胺對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增效配方,降低抗性风险。笔者通过2次喷药来比较20%吡噻菌胺SC单剂及其与不同药剂复配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差异,以期筛选出最佳的药剂组合及使用倍数,为今后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为田骄七号。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acci]。

供试药剂:20%吡噻菌胺SC(商品名:克必拿)、60%唑醚·锰锌WDG(5%吡唑醚菌酯·55%代森锰锌,商品名:碧杰)、 30%苯甲·嘧菌酯SC(12%苯醚甲环唑·18%嘧菌酯,商品名:福递)、720 g/L百菌清SC(商品名:立达宁),以上药剂由世科姆作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生产,10%多抗霉素WP,由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生产。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后打弓庄进行。该地区连年种植黄瓜,白粉病历年发生普遍。试验在日光温室大棚内进行,黄瓜于2020年3月21日定植,前茬为番茄,栽种前施生物有机肥7 200 kg/hm2和微生物肥料1 200 kg/hm2。试验棚内地势平坦,砂壤土,行间无杂草,水肥条件良好,种植密度46 500株/hm 株距28.6 cm,行距75.0 cm,植株长势一致。于白粉病初发期开始用药(4月21日,结瓜初期),间隔7 d,连续用药2次。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20%吡噻菌胺SC,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20%吡噻菌胺SC+60%唑醚·锰锌WDG,20%吡噻菌胺SC +30%苯甲·嘧菌酯SC,20%吡噻菌胺SC+720 g/L百菌清SC,以清水作为对照处理(CK)。剂量见表 药液量为900 L/hm2。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施药,配制药液时,先用少量清水溶解,然后按确定的用水量充分混匀。施药时先喷清水对照小区,然后喷试验药剂,更换不同药剂时,先清洗喷雾器3次,并将喷杆中的水全部喷出。喷药要求各小区黄瓜叶片正反面均匀喷布。施药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超过±10%的要记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18 m 重复4次。试验期间为了降低非靶标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整个温室分别于4月30日喷施5%氟噻唑吡乙酮防治霜霉病,5月10日喷施40%噻唑锌防治细菌性角斑病,这2种药剂对防治靶标无抑制作用。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试验前先调查发病基数,第1次药后7 d,第2次药后3、7、14 d调查白粉病的发生情况及药剂的安全性。每小区“Z”字型5点取样,每点定点标记连续2株,调查植株全部叶片,每片叶按病斑占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录,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调查方法参照田间试验准则(GB/T 17980.30—2000)。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DMRT法进行统计分析。

黄瓜白粉病的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计算公式: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吡噻菌胺配方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第1次药后7 d,复配处理的防治效果均高于20%吡噻菌胺SC单剂,其中20%吡噻菌胺SC+720 g/L百菌清SC防效最高,达87.23%,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防效也较高,为84.39%。在施药过程中,各个处理的黄瓜新叶生长良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20%吡噻菌胺SC+720 g/L百菌清SC防效显著高于20%吡噻菌胺SC;20%吡噻菌胺SC+60%唑醚·锰锌WDG、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和20%吡噻菌胺SC防效差异不显著。

第2次药后3 d,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防效最高,达98.44%。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防效显著高于20%吡噻菌胺SC;20%吡噻菌胺SC+60%唑醚·锰锌WDG、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20%吡噻菌胺SC+720 g/L百菌清SC和20%吡噻菌胺SC防效差异不显著。

第2次药后7 d,各复配处理防效均在85%以上,显著高于20%吡噻菌胺SC单剂处理。其中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防效最高,达96.98%。

第2次药后14  d,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和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的防治效果仍高于90%。其中,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防治效果最高,达97.4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和20%吡噻菌胺SC防效差异不显著。

2.2 安全性 从开始喷药到试验结束,各施药处理均未出现药害现象。说明施用的药剂对黄瓜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20%吡噻菌胺SC+10%多抗霉素WP对黄瓜白粉病增效作用最好,第1次药后7 d、第2次药后3、7 d均表现出较吡噻菌胺单剂明显的增效作用,第2次药后14 d防效仍高达97.48%,防效突出,可作为首选方案;20%吡噻菌胺SC+30%苯甲·嘧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也有较好的增效作用,第2次药后7 d表现出较吡噻菌胺单剂明显的增效作用,第2次药后14 d防效仍高达94.66%,可作为备选或轮换使用的方案。20%吡噻菌胺SC+720 g/L百菌清SC虽然第2次药后7 d 防效达93.31%,增效作用较好,但第2次药后14 d防效降至77.40%。因此,20%吡噻菌胺SC+720 g/L百菌清SC用于黃瓜白粉病防控使用时需要注意,用药间隔不要超过10 d。

参考文献

[1]

任红敏.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2] 沈虹,尤超,张营营,等.黄瓜白粉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8):133-137.

[3] 毛爱军,张峰,张海英,等.两个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302-304,321.

[4] 张丽荣,陈杭,杜玉宁,等.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J].农药,2019,58(11):831-833.

[5] 余宏章. 综防黄瓜白粉病[N]. 河北科技报,2020-05-30(006).

[6] 符美英,芮凯,曾向萍,等.6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长江蔬菜,2015(20):82-84.

[7] 余正军,范晓培,田喜庆,等.生防菌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77-78.

[8] 陈磊,何欢宇,黄淼,等.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农学学报,2014,4(7):24-25,50.

[9] 陈志杰,张淑莲,张锋,等.温室黄瓜病虫害化学防治现状及其无公害防治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2):141-143.

[10] 武鹏,王琴,张宏军.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40(7):47-49.

[11] 张庆宽.新颖杀菌剂——吡噻菌胺[J].世界农药,2009,31(3):53.

[12] YANASE Y,KATSUTA H,TOMIYA K,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fungicide,penthiopyrad[J].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2013,38(3):167-168.

[13] 朱致翔.七种呼吸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生物活性比较[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

[14] 张一宾.芳酰胺类杀菌剂的沿变:从萎锈灵、灭锈胺、氟酰胺到吡噻菌胺、啶酰菌胺[J].世界农药,2007,29(1):1-7.

[15] 卢世超,冯家阳,李常凯,等.吡唑类农药合成研究新进展[J].农药,2020,59(6):397-406.

[16] 杨汪松,陈伟,李华,等.吡噻菌胺关键中间体的制备研究进展[J].农药,2020,59(4):253-2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