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2021-11-25 21:53廖晋饶张孟雁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战略

廖晋饶 张孟雁

摘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從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时代意义、该战略与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关系、该战略对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启示3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大学生创新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0-026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0.07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nlighten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griculture-rela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AO Jin-rao, ZHANG Meng-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100)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imed at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basic entrepreneurial qualities and creative personality,and it is an education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innovative spirit,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actic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studi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ategy and the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the era enlightenment of the strategy to the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onsolid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简介 廖晋饶(1993—),女,重庆人,助教,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17;修回日期 2021-02-22

作为农业大国,党中央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加强农业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到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都可以看出党中央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但目前农业发展仍存在短板亟需补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引导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创业压力,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更多可能性,因此加强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和重要课题。笔者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时代意义、该战略与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关系、该战略对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启示3个方面展开研究。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时代意义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1.1.1 农业发展潜力需挖掘,脱贫攻坚成果待巩固。

自古以来,农业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有“美丽乡村建设”,后有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现有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同志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党时刻关注中国特色农业和“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巨大。

近年来,“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在建设宜居、宜业、宜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配套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文明环境意识等方面仍需完善。同时,“美丽乡村”的规划千篇一律,许多乡村的建设风格和建设模式如出一辙,“乡村+旅游”模式大同小异,并未真正实现与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结合,导致特色产业的优势并不突出、优而不强,资源未得到有效挖掘。同时,受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趋势影响,农村高素质人才不断流出,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农业发展受阻,其发展潜力亟需充分挖掘和发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仍需继续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精准施策,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1.2 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就业现状不乐观。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创业难已成为焦点问题,尽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号召万众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相对增长,但其创业的专业水平受兴趣爱好的限制,我国大学生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就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领域而言,首先,当代大学生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对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当代农村的认识仍停留在“脏、乱、差、低效率、低效益、耗时长”的印象。加上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毕业—就业”的二维模式,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及其对农业领域的创业意向停滞[1]。其次,自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已颇具成效,众多新农村的建设事业繁荣发展,但是由于农业本身的建设周期长,内容冗杂,涉及领域广,并且由于地理环境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覆盖面不足,大学生能接触到的学习资源愈发匮乏。

综上所述,由于思维定式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效应,当前我国大学生返鄉创新创业的情况并不理想。

1.1.3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创业的机遇颇多。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创建“互联网+农村”新模式为农业创业开辟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通过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发展“三农”,将农产品、物流网络、管理服务、线上线下市场和消费者等紧密结合起来,各点由孤立走向一个整体,发挥整体效益。

依托新时代和新技术,合理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大胆树立农村发展创新创业新理念,通过合作共赢模式开展创业创新,开展特色农业新模式,打造大学生“互联网+农村”双创新模式,全方位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和产业化[2]。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涉农创新创业大学生的优势,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1.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意义

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农业短板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乡村时代精神的升华,相对于其他需求要素而言,解决农村人才资源缺乏问题是当务之急。吸引大学生回农村创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中农业的短板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又一“金钥匙”。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难题,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催生出众多的就业机遇和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返乡创新创业,发展生态环保农业、创意科技农业和循环旅游经济农业来解决自我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同时,大学生返乡创业也反映了其“爱乡”情怀,扎根基层,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履行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最后,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农村发展、三农问题作为社会矛盾的短板,是城乡不平衡发展之间最突出的区域,其差距正是实现中国梦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勾画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合理规划部署,为人民谋福祉,为乡村发展谋复兴战略,真正成为凝聚民心的主心骨。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是社会历史创造的主体,那么农民则是乡村振兴的顶梁柱,凝聚农民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联系

2.1 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出新平台和新要求

乡村振兴创业势头强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涉农群众多且凝聚力强,“三农”不再是问题,而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潜力股[3]。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优先发展农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战略给广大的农村经济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帮扶机制越来越健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家庭农场、科技农场、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蓬勃发展,给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带来了优厚的实践环境,搭建起一个更加完整的平台。

乡村振兴战略蓬勃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该战略要求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各方面能力,譬如新型创业时机发掘能力,周全的规划部署和管理能力及科学技术学习能力,努力提升自我档次,以便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4]。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当代大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和理念。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大学生最简单直接的情怀表达,能够体现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奋斗,扎根最困难的地方,建设祖国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展现出新一代青年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添翼

首先,大学生回乡村创业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精英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既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领域,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平衡发展,又有利于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缩小城乡差距。

其次,大学生通过专业素质返乡涉农创新创业,开发农村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农产品,研发创业农业、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打造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5]。农村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掘特色农产品的商业潜力。比如“山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渔粮”的立体农产品农业,山区“果园旅游”农业,“反季节温室蔬菜”采摘农业,“26度果园”旅游农业,运用科学技术打造特色农产品。同时,大学生还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保证稳定客源和固定市场;通过企业融资合作,吸取资金,建设乡村道路、水源、电气、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进而促进就业发展;开展农业培训模式,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如农村淘宝、电子商务等),拓宽产业链,让农民自己开店,自己当老板,提高劳动积极性。此外,物流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与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大学生涉农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加了就业创业新机遇,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持;另一方面,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服务又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一定会迸发出蓬勃生机。

3 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启示

3.1 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新的实践平台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和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可以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平台开展“巩固脱贫成果”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假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奔赴偏远地的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可通过社会实践对当地农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当地特色农业,建立长期创新农业实践基地,实现双方合作共赢[6]。

最后,我国农业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有利于增强其文化理论自信。大学生通过文化下乡,发掘乡村文化潜力;通过支教进乡村,扶持教育,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以此发扬乡村文化中优秀的一面并结合时代特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3.2 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中国高等教育的机制

近年来,高等教育提倡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着重突出实践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中各门课的实践教育教学[7]。将乡村振兴战略教育纳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鼓励大学生下乡进行涉农创新创业,奋力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献自我,扎根基层建设,从而加深自我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增强个人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高等教育机制,则要求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衔接。高校要开设农业方向教育的课程,打造农业研究实习基地,并积极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关注三农四化问题,增强农业科研人员的信心、使命感和责任心,多方位大力扶持农业科研项目立项和资助。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在乡村实地观摩考察,现场教育教学,让学生不只做知识的倾听者,更要做到能力的運用者,实际操作的实践者。专业设置不仅要做到“专而精”,更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对口扶贫做到“广而专”。提高“涉农”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地位,不仅仅是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调查,农村支教,“三下乡”等短期教育活动,而是要更多地通过教育挖掘农村的资源优势;农业不仅仅是效率低下、环境恶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而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也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大学生需要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譬如新型创业时机发掘能力、周全的规划部署和管理能力以及科学技术学习能力。就新型创业时机发掘能力而言,大学生可通过发掘农村发展潜力和延长创意产业链,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特色旅游农业、电子商务农业和科技创意农业等,整合利用农业资源,打造品牌农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8]。就战略规划及经营管理能力而言,大学生可针对农业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战术,高效地统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效地整合农业资源和商业资源,顺应市场趋势做出调整。就科学技术学习能力而言,大学生可通过科学技术使农村的产业模式更新换代,并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全方面、多层次地发展自我,做好主心骨作用,为创业成功提供后卫支持。

3.3 因材施教,实事求是,邀请三农知识分子进高校

3.3.1 邀请大学生村官返校讲学。

大学生村官是乡村与高校之间重要的纽扣,是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了解农业实践的集大成者。邀请大学生村官返校讲学,有利于树立在校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理念,消除一些对乡村建设的误解和疑虑。同时,大学生村官可以分享自己建设乡村的经验故事、荣誉感与使命感,以服务情怀感悟当代大学生,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涉农创业创新理念,有利于乡村振兴吸引人才[9]。

3.3.2 邀请农村专家进校园。

高校应建立农村专家进校园的新模式。熟知“三农”问题的莫过于扎根于基层的农业工作人员和农业专家们,他们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10]。高校聘请农村专家进校做客讲座,外聘教师,进行学术讨论研究,能够弥补在校大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完善涉农教育的具体实践经验,达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效果。

3.3.3 壮大师资队伍力量。

高校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组织之间加强联系合作,壮大师资队伍,建立大学生-乡村联动培养机制。通过农业农村搭建实践平台,开设课外实践基地,并建立信息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农业实践实验室,为教师队伍的科研进行项目支持,发展农业科研。同时,聘请农业骨干职员和专家知识分子,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利用专家的科研资源和项目资金,发展学徒制,言传身教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指导。

4 结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补齐当前农村建设“短板”,充分挖掘农村发展潜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也为当前正处于就业难创业难这一巨大压力和困境之下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对大学生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大学生双创能力,大学生也应顺应涉农创新创业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二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后者为前者注入新的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必然会迸发出蓬勃生机,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胡小武.市场理性与文化乡愁: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青年镜像与群体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19(9):5-10,17.

[2] 许应楠,刘忆.乡村振兴下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基于TAM和TPB理论[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56-60.

[3] 桂华.新时代我国“三农”政策中的十对辩证关系——乡村发展的战略与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1-20.

[4] 谢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生返乡创业胜任力现状研究[J].中国商论,2019(16):225-227.

[5] 寇江.乡村振兴战略中金融支持与现代农业发展关系实证[J].辽宁农业科学,2018(6):35-39.

[6] 毋靖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15):79-84.

[7] 刘春桃,柳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6):16-21.

[8] 李洁,张成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11):313-320.

[9] 尹晶晶.农民内生动力提升视角下乡村振兴实施机制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6):12-16,45.

[10] 毛素芝.乡村振興战略实施背景下大学生对乡村创业软环境的评价[J].继续教育研究,2018(7):46-51.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战略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
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探究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政府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色缺失及重塑
关于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