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与出路

2021-11-25 21:59陈曦张梅芳和贵祥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出路乡村振兴困境

陈曦 张梅芳 和贵祥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国家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农职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和水平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合力,以提升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关键词 农职院校;乡村振兴;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 S-01;G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0-02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0.07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Obstacles and Solutions of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HEN Xi, ZHANG Mei-fang, HE Gui-xiang

(Dal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Dali,Yunnan 671003)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national decision and deployment for the issu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the new era, which bring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efor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However, its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ability to ser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re also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which needs the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chool to cooperate sincere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s in serv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Rural revitalization;Obstacles;Solutions

基金项目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DLNLXY1705)。

作者简介 陈曦(1975—),男,河南商丘人,博士,从事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14;修回日期 2021-03-14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党的十九大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根本性地位的判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信息时代,技术红利对农业发挥的提质增效功能是人口红利所不可比拟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但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3%[1]。人才振兴,重在教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应固本培元,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立足于“农”开展育人工作,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履“一手抓情怀培育,一手抓技能培养”的全人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学农、知农、爱农、为农”的大农情怀,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1 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

我国农职院校设置的目的是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但从现实来看,其服务“三农”的社会功能却成为普遍存在的短板。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农职院校对外依存度较高,生源数量、质量及教育资源配置等外在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滞后、基础设施不足、教学水平有限等自身发展困境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矛盾。

1.1 学校定位模糊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是農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2],找不准对接点,就难以发挥自身优势。乡村振兴要求农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奉献乡村建设的志向和情怀。其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当前乡村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过分追求“短平快”的热门专业,农业办学传统有所动摇,没有坚守自身的涉农特色专业;其次,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过少,高职院校的师资引进,绝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是直接“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缺少在农业生产一线磨炼的履历,教学多采用“黑板种田”“实验室养鱼”的模式,不接地气,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 [3];最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的通识课程开设不足。

1.2 城乡二元结构诱发“重城轻农”思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凋零的乡村和光鲜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解决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过去20年快速城市化战略做出的方向性调整[4]。

但受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农职院校学生大多对农村缺乏感情,对农业缺乏热情,对扎根农村缺乏激情,涉农专业学生中“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学农不择农”的不在少数。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涉农专业大学生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占29.1%,而其中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为27.9%[5],基层农技人员也屡屡出现“跳农门”现象。“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已俨然成为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致使我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增加。

1.3 “鄙农”偏见导致服务乡村振兴缺乏自信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2019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了60%,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资本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萧条衰败的乡村成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聚集地,没有体现乡村的多功能性。乡村不仅保障了人们的食品安全,而且还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耕讀传家是传统家庭的基本经济特征和文化追求,受到古代不少文人学士的推崇。“当稼穑而食,桑麻而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传统家训表明农业生产过程本身具有培养人格、砥砺品行、颐养情趣的重要功能。然而,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少“鄙农”现象[6],乡村往往被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乡巴佬”“泥腿子”成了农民的代名词。社会“鄙农”偏见还造成农职院校招生长期处于劣势,门槛低、优质生源少、生源整体文化素质低,大多数学生囿于不理想的高考成绩才选择了农职院校,而他们自身对涉农专业缺乏兴趣,入学后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偏见也阻碍了将来毕业生回乡创新创业。这样发展下去,很难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在社会“鄙农”思维影响下,农职院校往往迷失自己的传统职教特色,缺乏“农”本色,“离农、去农”现象突出[7],不能形成比较优势;公选课因不能对就业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学校层面对公选课普遍重视不够,未能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偏重专业技能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设置“术”有余而“道”不足,导致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精神教育、乡村文化教育、创新精神培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文化育人”过程中农业特色不突出,缺乏对国家“三农”政策的宣讲和解读,学生学农、爱农、为农的情怀淡化,农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出现断层,“农民心态”和“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不坚定。在社会“鄙农”思想的影响下,农职院校对优秀教师同样缺乏吸引力,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培养具有浓厚乡土情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4 职业农民培训乏力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实践中,国家把大量资源投向了全日制学历教育领域,而对非全日制的能力教育投入较少。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生力军,农业现代化首先需要农民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首先需要有文化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要使农民从一种身份变成一种体面且有尊严的职业,增强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自豪感和发展农业的使命感。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指出,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对贫困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他们一旦将贫困“固化”,就会形成对贫困的顺应[8]。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脱贫攻坚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必须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建设自己美好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导致中国农民话语权的“集体失语”,这已成为乡村建设的严重障碍。但广大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也不适合全日制学历教育,再加上国家对高职能力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乏力。

1.5 发展理念滞后,内部治理不规范

确立服务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是农职院校首要的根本性问题。农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和育人模式的概况。农职院校大多缺乏创新思维,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如果一味向本科院校看齐,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知足常乐的“农民心态”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工作随意性强、人才培养工作不科学,这些内部治理的不规范行为也会对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产生不利影响。

2 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出路

近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诸多论述表明,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但应有所为,而且能所作为、大有可为。

2.1 加大对农职院校的资源投入

农职院校秉承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国家应该加大对农职院校的支持力度,从财政、招生、就业等方面积极支持农职院校从事乡村振兴育人工作。政府应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比较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以调动他们服务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提升他们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2 改变社会“鄙农”陋习

国家应当在全社会树立“农民也是公民”的理念,积极宣传发展涉农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端正民众对农职教育的固有认识,扭转农职教育所面临的社会性歧视局面。同时,农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涉农专业学生大部分出生于农村,他们对农村更有感情,更容易在农村扎根。农职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校园开展系列爱农情怀教育,增强学生对农民职业的认同感和“种地报效祖国”的使命感,把“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理念彻底融入学生的心灵。

2.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人才振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学历教育的优势在于培养乡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而能力教育的优势在于通过短期培训快速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针对这两种教育形式,政府应当分别予以引导,从而提升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水平。政府还要积极鼓励农职院校主动加强供给侧改革,根据本地域特色农业发展前景,灵活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农职院校通过积极诊改,促进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育人体系与乡村振兴人力资源需求的有效衔接,也是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2.4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高职农业教育的“初心”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业高职教育不但要为广大农村地区“输血”,还要防止脱贫地区返贫而持续性“造血”,因此,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根据产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农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职业农民育人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当前,产业区域特色不足是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职院校可以跨专业成立专门的特色服务团队,解决产业振兴中遇到的一些根本问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绿色发展理念,将“两山”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探寻三产融合的绿色发展的模式,按照不同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协助县乡制定“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规划,提高其市场差异竞争力;立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新业态,加快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

2.5 传承和弘扬农耕文明,振兴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意义[9],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很多村庄衰落凋敝、“三农”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我国乡村文化发展滞后、作为乡风文明主体的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有很大关系。

乡村之美,美在人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才留得住乡韵,留得往乡愁。产业富民和人文精神是乡村振兴的一对翅膀,但以往我国大部分乡村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上,却忽略了乡村文化建设,没有正确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导致部分乡村道德滑坡[10],“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优秀传统文化荡然无存,有些乡村地区甚至变成了“文化荒漠”,徹底沦为荒芜的乡村、留守的乡村、记忆中的故园。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本质上是具有丰富生态文明内涵的农耕文明[11],村落生产生活中就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农耕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民胞物与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来源,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乡村诗意栖息的前提。农业职业教育要发挥人才和文化传承的优势,发挥文化所特有的铸魂功能,自觉肩负起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对学生开展优秀农耕文明教育,望山看水忆乡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循环发展观,培养“生态型农民”,实现从“物质价值观”到“生态价值观”的根本转变。

3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产业的振兴,也需要人才、文化、生态和治理体系的全面振兴,这为农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农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先天资源优势和特色,扬长避短,强化内涵建设,坚守农业办学初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有效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加强人才供给侧改革,强化新时代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职业精神的培育,尤其是“农民心态”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扎根乡土的“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这也是时代赋予农业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17-12-16)[2020-12-16].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5_1563599.html.

[2] 陈娟,马国胜.农业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精准服务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3):280-282.

[3] 张孟.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4):41-46.

[4] 温铁军,邱建生,车海生.改革开放40年“三农”问题的演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J].理论探讨,2018(5):5-10.

[5] 陈凡学,孙兴民,钱多.农业职业院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探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8):1474-1476.

[6] 林夕宝,余景波,周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3):19-24.

[7] 张成涛,张秋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79-85.

[8] 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221.

[9] 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学术界,2018(10):56-66.

[10] 朱启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J].农村工作通讯,2017(24):33-34.

[11] 于秋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9:37.

猜你喜欢
出路乡村振兴困境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