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问题

2021-11-26 20:02何俊娴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入学幼儿园幼儿

何俊娴

(成都市泡桐树幼儿园苏坡分园,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当前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本人对我园多年的教育跟踪调查,每年我园小学年级新生进园入学均可能有对我园学习以及生活可能产生各种不便和适应的特殊情况。部分适龄学生长期出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等不良现象;不少适龄学生学习自信心明显下降,课堂非法违规教学现象多;许多适龄孩子过分留恋童年幼儿园教学生活,产生入园厌学不良情绪。当前我国幼儿园与大中小学生在衔接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已经集体分析表现如下为:

(一)片面看待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长期以来,幼儿园与初中小学生的衔接比较偏重“智”的各个方面,一说到这个点的话题就是学会识字、学英文拼音、做数学计算。通过对适龄儿童们在入学后期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心理适应上的困难实际上主要是由于学习态度、学习生活习惯、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发育因素综合造成的。事实上,幼儿一生所能学和掌握的基本知识能力是有限的,而一个成人所着意需要培养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却有可能对一个幼儿的未来人生发展方向产生长期的拉动效应。为此,入学前的准备材料应当全面准确理解,其入学要求内容应应当涵盖体、智、德、美各方面。

(二)幼儿园教育倾向小学化

“小学化”这一倾向在目前一些小学幼儿园正在开展的幼儿入学课程准备中很突出,具体表现如下为: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断地着眼与目标培养小学幼儿长远智力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基本素质,如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思维能力、发现实际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等;在课堂活动教学形式上,以我国小学式的课堂上课活动取代小学幼儿的基本学习活动-;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以小学教师长一段时间采用语言式的教授方式为主,进行时间灌输式语言教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抢先主要教授我国小学和中低年纪的幼儿课程,使小学幼儿园课程成为我国小学高级课程的“先修班”;在短期学习活动目的上,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教学效果;在课堂管理上,生硬地用我国小学的一套课堂规则制度来严格要求教育幼儿,如每天上课时间不准幼儿上公共厕所,长一段时间站立端坐不能做活动,布置幼儿家庭生活作业等。这些错误做法实际上就像是把“准备入学”逐渐变成了“提前入学”,它不仅无助与充分发展适龄幼儿对惧怕入学的生理适应性,反而可能让其他的身心生理发展能力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有的适龄幼儿由此产生一种惧怕入学、厌学不良倾向,给今后的良好学习和成长发展生活埋下了许多隐患。

二、关于作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一)树立“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意识,加强入学准备教育的指向性

1.幼儿入园起就应该注重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教师工作要积极善于幼儿创造丰富的体育活动和亲子游戏学习环境,培养每个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培养每个幼儿良好的语言学习行为习惯、正确的阅读书写写字姿势,培养每个幼儿的综合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非智力障碍因素,尽可能多地让每个幼儿尽快去学会做力所能及的每件事。通过幼儿园阶段的培养,使幼儿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独立地整理书包等。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幼儿地记忆力。

2.在现有的教育目标、体系中补充、完善有关入学准备教育的内容

入学学习适应准备,具体分为读写准备和数学学习准备。读写准备包含听、说、书写和阅读几大方面的内容,数学学习准备包含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准备两大方面。入学条件社会性家庭适应教育准备班的教育课程目标内容涵盖了各种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儿童的法律规则执行意识和儿童执行法律规则意识能力培养教育、任务执行意识和儿童执行规则任务意识能力培养教育、独立处理能力教育、人际意识教育及能力教育等。幼儿园应该在全面、准确了解儿童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及其内容的基础上,将它们渗透于现有教育过程中,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3.合理制定大班后期的作息制度,加强幼儿园与小学双方的沟通

为尽快实现当前幼儿园与初中小学之间的平稳教学过渡,要适当减少增加初中大班教学课时,加强提升幼儿园与初中小学义务教育相关内容的教学连续性和教学系统性,避免课程重复和过度脱节;要采取多种措施,可以建立挂钩园、校双方教书联系制和定期接触制。如莒县幼儿园全体教师向学校小学一年级全体教书学生介绍全班幼儿的身体个性特点、年龄发展特点等,了解学校小学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常规教学要求,带全班幼儿一起参观学校小学生教室上课,参加一年级的篮球队日庆祝活动,与全校小学生举行联欢,召开小学毕业典礼庆祝会,培养了一大班少年儿童对祖国小学学习生活的热烈感和向往。

(二)幼儿园各项活动应主动与小学教育靠拢

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有个“坡度”,我觉得幼儿园与小学应该相互靠拢、相互补充,才能引导孩子走好这个“坡度”。具体方法如下:

1.抓自我管理,培养独立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较强的独立性。如整理书包,做好课前准备,参加值日活动等。为此,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盒子,让他们把自己的学习用品(铅笔、彩色笔、橡皮擦、本子、图书等)放进盒子,学着自己保管、使用、整理。还开展“看谁整理得又好又快”游戏,同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孩子升到大班,严格各种服务制度,如轮流让幼儿当班长及值日生,要求他们认真自觉地做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的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2.抓课堂练习和做活动,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活动习惯

学习行为习惯教育是一个学生在早期学习中逐渐发展养成的一种定型学习行为,是直接影响一个幼儿早期学习活动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幼儿进入幼儿园,即开始了人生最初期的集体学习生活。人们常说“先入为主”,习惯养成亦如此。幼儿教师应当把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常规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良好的学生课堂知识学习课间生活习惯我的良好表现主要是因为我在课堂学习时课间活动能充分利用集中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用心认真积极倾听学校任课教师和其他全班小朋友的详细知识讲述,爱好数学开动脑筋用新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克服困难,不半途而废,坚持认真负责完成课堂学习中的任务,不受外界干扰始终专心学习,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不懈的训练。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需要成人的耐心引导。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必须针对小学需要

1.适当渗透小学常规教育,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幼儿进入小学,首先必须适应的是常规要求,如:按时上学放学,按时上课下课,注意倾听,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作业等,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大班教师必须了解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要求,甚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适当渗透小学常规。同时,还可以适当渗透一些小学的教学形式,如书写、听写、默写等,逐步贴近小学。同时还应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教师相对地对学生在生活上照顾较少,个别接触较少,这就要求幼儿进入小学时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学会自己处理有关事情,因此,必须重视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学习判断是非,自觉克服不良行为。还要注意正面诱导,积极鼓励幼儿正确的行为,通过多种形式表扬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影响全体幼儿积极上进,形成活泼健康、努力向上的良好氛围。

2.通过隆重的毕业典礼结束幼儿园生活

幼儿结束幼儿园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进入小学,这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每学年在举行毕业典礼之前,都要求毕业班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如教唱《毕业歌》,准备文艺节目,填写幼儿离园纪念册,组织拍摄集体毕业照,幼儿准备互赠的礼品等。毕业典礼进行时,园长、任课教师、保育员等均要参加。热烈、充满友好合作气氛的暑期毕业典礼对我们幼儿的身心教育极为深刻,它不仅使我们幼儿对即将正式离开的这家幼儿园依然充满一种眷恋之的激情,对即将正式开始的新的暑期学习工作生活依然充满自信,并以殷切渴望的美好心情殷切期待着它的早日到来。

(四)搞好家长的培训辅导工作,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双向沟通

幼儿园与初中小学互相衔接,家长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努力帮助儿童家长深入了解我国幼儿园和初中小学对适龄儿童进园入学教育过度的管理要求和儿童教育管理措施,掌握正确的儿童家教教育方法。要真正让孩子家长明确地深刻认识到在幼儿园与初中小学心理衔接的一个焦点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和不断提高适龄儿童自身的内部心理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而不是不断增加心理知识量)。

低年级的老师认为,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家长们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要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成功完成角色的转换。因为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和小学对孩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如以前大班毕业的一位小朋友,开始上学还可以,各方面都表现不错,但是慢慢地就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最后成为后进学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太任性、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差。老师建议,在学前,家长不一定要教孩子认字、算术,因为按照目前的教材,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学起来都不会感到吃力,反而因为有的家长提前教育孩子而运笔方法不正确,上小学后还要老师纠正,这样还不如不要教孩子更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孩子从参与幼儿园开始进入参与小学,是他成长人生的一个重要成长转折点,必然使他有一段完全适应的成长过程,幼儿园与进入小学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关系于达到参与幼儿少年能否顺利完成转换教学角色,能否顺利完成参与进入小学的本科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关键问题,关系于达到参与幼儿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充分依靠参与幼儿园、家庭和参与小学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共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只要各位家长与辅导老师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入学幼儿园幼儿
古人的入学仪式
入学通知书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爱“上”幼儿园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