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的课堂提问策略

2021-11-26 20:02李亚伟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材探究

李亚伟

(茂名市博雅中学,广东 茂名 525000)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专心听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如低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甚至在提问过程中会使学生感到恐惧和厌烦。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度,提问的问题也不能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

一、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概述

教师在进行某些学科的教学时,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来创设出一个独特的教学方法,从而让自己在此教学方法来引导下更好地进行某些知识的教学,最终使自己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而新衍生出的以课堂提问方式为向小学生讲解教材当中的某些理论知识便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主要是让一些教师通过分析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或者是一些实际问题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以通过相关问题来引导他们更快速地了解相关知识。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将这一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第一,以问题提问的方式来完成课堂导入这一工作。课堂导入是教师教学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做好课堂导入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这能够大大降低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难度,减轻他们的教学负担;第二,以问题提问的方式来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通常会采用相同的方法,这样虽然保证了自己的教学始终保持着一个稳定的速度,但却不能够让初中生较好地理解哪些知识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哪些知识为了解知识,又有哪些知识是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的知识;第三,以问题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讲解某些理论知识时,总是不能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但如果教师懂得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模式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以让初中生最大限度地学习课堂内容,那么将会对其课堂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第四,以问题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总结。教师在讲解完某些理论知识之后,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不能够系统地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到底包括什么,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比较低,但如果初中历史教师将课堂提问这一模式运用到课堂总结中,那么将会很大程度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衍生都有其好处,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是伴随着教学模式的产生而提高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向初中生讲解历史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时,应该不断探索,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而课堂提问就是一个新衍生出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第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时,都是比较被动的,他们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始终不能够高效地学会某些知识,初中历史教师在此种情况下开展课堂提问模式的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某些知识;第二,能够促进初中生的知识理解。初中生在学习某些知识时,总会出现不能够理解教材知识的情况,但在此时,有些初中生并不能够将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从而使得他们始终遗漏某些知识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将提问问题这一模式运用到课堂中,可以让初中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第三,能够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都会为了与其他教师保持相同的教学进度而不顾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从而出现了教学盲区,而如果初中历史教师灵活地应用课堂提问这一模式,便能够让他们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了解初中生对哪部分知识理解得比较好,对哪部分知识理解得比较差,从而根据这些参数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最终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获益。

三、新课程概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探究策略

(一)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提升提问效果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有目的性,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尤其是每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教师紧扣教学内容,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认真聆听,及时点拨,及时反馈,指导学生如何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一切始终围绕教学目的。设问要切中要点,不应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过多时间,不能无的放矢。

例如,学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时,2011 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所以教师应该明确本课重点和难点均是商鞅变法,可适当补充战国时期的典故来辅助教学,但如果花大量的时间提问学生关于典故,如“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三令五申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的典故?”这些问题和本课有关系但不是核心和重点,学生的已有认知不一定回答得出来,教师可以直接讲述典故内容或让学生课后自主查阅,不适合花大量课堂时间来进行问答,本末倒置,最后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无益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设置的情境要富有趣味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完成教学目標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这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兴趣,通过兴趣点设计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对问题的领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时,课前播放李玉刚《清明上河图》歌曲和北宋商业繁荣的系列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接着,课件展示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中国文学家余秋雨的语录。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教师提问:“宋代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个小人物李阿牛一起回到宋朝,探秘宋代为什么会让一些中外史学家和文学家如此向往。”学生的学习热情随之被点燃,为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在讲宋代商业时,教师提问:李阿牛准备去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逛逛,你建议他去哪些城市?(学生回答:开封和杭州)教师继续提问:在一天中,李阿牛什么时候考察市场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学生回答:早上和晚上。因为宋朝经商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样在本课中设计一个小人物的角色,设计了几个生活场景,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也可以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兴致盎然地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在兴趣中锻炼了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提问要实现启发探究分析

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要切实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不断激起探究分析欲望。一旦如果学生仅仅需要具体回答是否,或者采取直接翻书的方式就能查询现成答案,然而把答案念出来,就能有效完成各类任务,导致这种提问就完全失去任何思考价值。目前新课程高度提倡开展自主学习,在开展自主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教学地位。广大初中历史教师要切实发挥好指导者的作用,确保提出的各类问题要存在探究性特点,有效利用“最近发展区”的核心理论,有效让学生学有所获,切实的将知识内容收获。

例如,在开展百家争鸣的实际过程中,广大教师可在课程导入环节,切实出示关于孔庙各类图片,具体设计如下具体问题:“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孔府设施、孔庙设施、孔林设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真正把孔子列为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那么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具有探究性特点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出现问题意识,切实导入本课过程。广大学生在开展学习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具体内容时,实现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

(四)突出提问关键点,提升课堂有效性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问题,突出教材知识中的关键点,让学生能够更准确的了解知识,然后学生围绕着关键点进行学习,探索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效率更加有效。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实现教学目的,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大量的问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精简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寻找答案的过程准确的学习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自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历史中《秦一统中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要找出知识中的关键点,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秦国统一前后出现了哪些变化?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来寻找答案,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思考与探究,围绕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知识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研究问题,逐步掌握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率。

(五)多媒体技术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探究欲望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即将教学的知识内容,结合知识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知识探究之中。让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把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效结合,让学生的思维沉浸在初中历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历史中《远古传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搜集播放一些远古神话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为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炎黄时代有什么发明,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生活的?等一些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来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思考知识含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内容,深度探究知识,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学质量也会有质的提升。

(六)在课后复习过程中运用问题来巩固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后复习的时间比较少,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科学运用问题来提升学生复习效果,有效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巩固知识,通过寻找答案的过程加深知识印象,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例如,历史教师在教学初中历史中《明朝的统治》这部分内容之后,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巩固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个教学模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知识含义,然后通过提出的问题来巩固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材探究
教材精读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