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研究

2021-11-26 20:02孔妍文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政

孔妍文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103)

互联网技术凭借互动性强以及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已经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也开始在高校的发展中进行应用。互联网技术属于一把双刃剑,在为高校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渠道同时,也会使得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对互联网技术进行正确的分析,在促进学校思政教育开展前提下,也需要面对互联网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带来的影响以及挑战。文中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互联网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并对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了探索。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构建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

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思政教育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政治性的原则,将思政教育的核心原则体现出来,在思政教育创新的过程中保证其基本原则的方向是不变的。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辅导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对思政教育进行宣传,以此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政认知的高度,使其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高校辅导员能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辅导员应充分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其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发挥。现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时通过新媒体技术为载体进行引导宣传,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改革的初步发展目标。

(二)适用性原则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创新中,已经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在其教育工作在开展中还应对适用性原则进行遵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中,将高校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体现出来,对大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满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政教育的工作目标。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时,在适用性原则的指引下,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创新中,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束缚,将学生思维的主体凸显出来,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思考的时间以及空间,促进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学生来自我国各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其家庭条件、生长环境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导致高校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使得学生在思政教育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辅导员能够通过对学生接受程度进行分析,有规划地对思政教育引导方案进行制定,使得高校中思政教育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交互性原则

高校中辅导员在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创新时,为了可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还需要遵循交互性的原则,在思政引导的交互中实现思政教育的工作的目标。思政教育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并未将交互性的原则发挥出来,高校学生在思政教育中一直属于被动学习,导致思政教育的工作效能没能发挥出来。现在辅导员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后,将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应用其中,使其思政教育达到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将思政教育中的交互性更好地体现出来了,在思政教育创新时,对学生思政教育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引导,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的思政新媒体教育平台,其平台的搭建,可以及时地了解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能力对思政教育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时效性。高校辅导员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思政教育中的交互性,在教育中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体现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提高信息的来源渠道和信息量

互联网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看出,现在数据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地区或时间的限制,传统媒体在信息传递中存在有时差,但是新媒体不仅信息传输快,同时信息的传输渠道也有所增加,信息在传输中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现在学生能通过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查询以及了解,学生的学习渠道也得到了增加。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推广宣传,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

2.增加学生沟通交流渠道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采用的都是面谈或在课堂讲授的模式,这种形式的教育不能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种教育开展的作用也不大。大学生现在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很难对辅导员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其次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量较大,时间也较为紧迫,这些情况都限制着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互联网属于开放性的平台,现在高校中的学生以及教师也开始对社交软件进行广泛的应用,辅导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学生在网络中可以随意抒发情感,没有外部的压力进行束缚,使其可以轻松地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联系,辅导员的时间的也较为灵活,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及解决,提升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

3.有利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

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中,现在的社交软件不仅可以进行双向沟通,同时也可以多项沟通,高校辅导员通过学生社交软件中的动态对学生的生活以及思想状态进行准确的了解,通过对学生动态的观察及时的发现学生是否存在问题,对其问题有效地进行解决,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消极影响

1.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

互联网属于一把双刃剑,学生对网络进行应用,虽然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渠道,但是网络中的信息并不都是正向的,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冲击,导致其观念与行为容易出现偏差。现在互联网中大量的数据信息并未经过筛选,学生还不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对其信息进行判断,这些信息对学生中的道德思想以及价值观造成冲击,影响着学生的观念。高校学生的自律意识还较为薄弱,负面信息接受越多,其价值观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现在网络中大学生不良道德事件的报道也是越来越多。

2.增加管理难度

互联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信息反馈受到了弱化。高校中的学生并不受社会道德以及公序良俗的制约,可以随意在网络中对数据信息进行获取,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进行侵蚀,互联网中的隐蔽性,相关部门不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监管,其监管力度较差,无法对网络中的不良言论进行追查,学生对不良信息获取后,会淡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的责任意识,加大了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3.学生上网成瘾,存在社交障碍

现在高校学生都已经属于00 后,他们从小就开始对互联网进行接触,父母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会从经济层面进行满足,学生从小就已经配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使得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较大。高校大部分学生现在已经将互联网的作为精神寄托,在网络中进行交友,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出现社交障碍,不喜欢与周围的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

三、“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我国现在社会风气的不良性质愈发的明显,其中不良思想也开始滋生,现在网络环境极为恶劣,不良信息的传播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高校中的学生大部分都已成年,其心智都已经成熟,但是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若长期受到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带来消极影响。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应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高校还应建立网络舆情检测系统,对一些不良思想信息进行屏蔽,对不良思想深入研究,辅导员通过网络的手段对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进行宣传推广,对受到不良思想影响的学生及时进行纠正。

(二)主动适应师生关系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较为稳定的,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习资源进行获取,现在的学生追求平等、自由,教师已经不再处于一种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像教师寻求帮助。在“互联网+”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将自身的态度进行转变,将自己的位置放在服务学生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导者,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应保持平等的态度,得到学生的尊重以及信任。高校辅导员还应对网络传播工具进行全面的了解,提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辅导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每天对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进行分享宣传,在社交平台中对积极的价值观进行传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模式下,现在高校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于互联网平台,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也已经引入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此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互联网属于一把双刃剑,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