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的路径选择研究

2021-11-26 20:02潘俊霖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党性党校党员干部

潘俊霖

(永川区委党校,重庆 永川 402106)

进入新时期后,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我党面临着新的风险与考验,只有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行,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方可以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红色文化蕴含着党的文化传统与革命精神,其见证了中国革命、改革与建设的伟大征程,能够为党性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红色文化涉及到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层面,特别是精神红色文化涵盖十分广泛的内容,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同时,新中国成立后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弘扬与延伸了红色文化,将党的理想信念、创新开路等精神品质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党校要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于党性教育实践中,不断改善党性教育效果。

一、红色文化的重要功能

(一)政治导向

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集中诠释了党的根本宗旨,能够对党员干部起到深远的影响和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态度。

(二)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承载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红色文化的内涵将会进一步丰富。通过应用红色文化,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1]。

(三)道德示范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故事与人物事迹,将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精神风范等生动彰显出来,能够将优质的道德示范素材提供给党校党性教育工作,促使党员干部的道德观念得到提升。

二、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在党校党性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不仅党校党性教育的实施成效可以得到改善,又能够将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现出来,有机转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

(一)强化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现阶段,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容易忘记初心使命,进而走上错误的道路。为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加强个人修炼,另一方面要积极接受教育培训。而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强化初心使命主题教育的效果。红色文化的资源类型众多,既可以依托纪念碑、烈士陵园等正面资源引导党员干部,帮助其深刻了解我党的初心宗旨;又可以将一些警示性的案例引入进来,给予党员干部有效的警示和告诫,促使其行动自觉得到强化[2]。

(二)提升党员干部对党史国史的领悟能力

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重大成就,党校在开展党史教育时,通过对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述,对场地场景进行还原,能够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奋斗。同时,党史、国史的生动性、鲜活性也能够显著增强,促使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进行深刻铭记,于工作实践中将党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身份认同。

(三)提升党员干部的党建引领能力

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会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产生直接影响,红色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可以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出来,又可以让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发展经验。红色文化蕴含着党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经验,凝聚着革命先辈的智慧与精神,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学习红色文化,能够汲取有价值的思维方法与工作思路,于实际工作中深度落实党建引领意识。

三、红色文化融入党校党性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一)构建高质量党性教育基地

第一,开发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需通过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策略,以现实状态转化资源的历史形态,促使党校党性教育的实践需求得到满足。在具体实践中,要善于挖掘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党校党性教育的亲切感、代入感能够得到有效增强,促使党员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可将现代网络技术应用过来,对特色红色文化网站进行打造,积极宣传推广区域红色文化。第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涵。党校要与教育基地加强合作,将红色文创系列产品开发出来,现场教学结束后,将创意证件、纪念徽章等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发放给党员干部,这样能够长期熏陶和感染党员干部[3]。此外,党校要组织教师对各大基地的红色资源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与编撰,如可以手册形式汇总处理红色文化资源资料,之后向接受学习的党员干部发放,切实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二)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

党校在应用红色文化时,需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及党员干部的个性特征,将一系列新方法、新形式与新途径等引入进来,促使党性教育的时代感、实效性得到提升。第一,丰富教育方式。单一的党性教育模式缺乏良好的吸引力,无法保证党性教育效果。因此,在党性教育中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时,需将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入进来。一方面,党校可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场馆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活动,结合应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一系列形式,组织开展多元化红色文化活动,如红歌比赛、口述历史等,将党员干部的红色文化学习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要坚持分类分级的教育原则。不同党员干部在学习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党校要结合学习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培训方式进行灵活选用。如青年党员干部缺乏丰富的实践历练,可将基层红色体验等作为教学的重点,这样不但党员干部的基层历练得到强化,党性意识也可更加坚定。第二,拓展教育渠道。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将新的载体提供给党校党性教育工作,党校要善于丰富教育载体,持续提升党性教育实际效果。一方面,要将红色歌曲、红色影视等引入到教育过程中,促使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得到增强。例如,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模拟历史场景,或将反映革命历史人物、事件的微视频等制作出来。也可将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下去,通过组织开展红军餐体验教学、瞻仰革命遗址等一系列类型多样的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的党性得到锤炼,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要将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网络新媒体应用于党性教育实践中,促使党性教育的创新性得到增强。如党校可将红色文化网站、红色文化资源库构建起来,也可利用微信等平台与党员干部加强互动交流,于线上诵读经典红色读物、传颂红色歌曲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又可以拓展党性教育的空间。第三,开展实践活动。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性、感染力较强,能够帮助党员干部内化党的理想信念与革命传统,将红色基因践行、传承于日常工作实践中,促使党员干部的执政为民能力得到提高。在具体实践中,可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革命圣地,向党员干部鲜活呈现凝固的场景、事件等,这样党员干部的思想灵魂将会深受触动。同时,要与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将社会实践、基层调研等活动组织起来[4]。如走访当地革命后代,深刻理解红色基因等。

(三)优化党校党性教育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要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人的思想。因此,为在党性教育中深度利用红色文化,需进一步优化党校教育环境,将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营造出来。第一,充实景观文化。党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中,如可对红色文化长廊进行建设,将革命先辈的警示名言悬挂于走廊及教室的墙壁,这样红色文化能够直观感染到党员干部的思想认知。第二,完善制度文化。党校要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办学理念、办学传统等制度文化当中,依托开班典礼等活动宣读办学理念与办学精神,让学员充分认同与接受党校的制度文化。同时,党校要将干部培训制度、学习行为规范等严格制定出来,依据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第三,丰盈精神文化。党校在校风、学风建设实践中,要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体现党校特色的红色文化网站建立起来,依托新媒体等于校园中广泛传播红色文化,深度解读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利用红色文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进行涵养[5]。

(四)健全党性教育保障体系

为保证红色文化的融入效果,需将保障机制完善构建起来。党校要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其他干部培训机构共享红色资源资源。大力建设师资队伍,经常性组织骨干教师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培训,或鼓励教师开展基层调查工作,促使教师队伍的知识体系得到更新,实践锻炼经验得到丰富。优化课程教材建设,于教材中纳入地方红色文化及新时代精神,将特色精品课程打造出来。同时,要结合党性教育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教材内容。要做好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工作,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综合运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一系列新方法,总结、提炼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党性教育水平。此外,组织教研队伍,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转化应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成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能够对党校党性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新时期下,党中央要求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工作,对党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党校要深度挖掘、利用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当中,不断创新党性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持续改善党性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党性党校党员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党员干部新书架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