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策略

2021-11-27 05:41李华伟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军人政策政治

李华伟

(石家庄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八休养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军人是国家力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障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是伟大的奉献者,退役军人也必须得到优待,退役军人的良好生活,可以鼓励更多青年人向往从军队,并让现役军人士气得以振奋,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退役军人仍是国家军事力量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对人做工作,必须以人为本”,退役军人也不例外,在对退役军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充分考量到其实际的需求,意识到退役军人在军队稳定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强化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这对于社会基层矛盾的化解,社会稳定的维护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退役军人的思想现状

退役军人无论是对于党,还是对于国家都是宝贵财富,更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力量群体,加强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都是国家用以稳固军心、推动改革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一项比较特殊的政治工作,无论是对国防与军队的发展建设,还是对“两个一百年”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意义都极其深远。退役军人均是接受过党与军队教育的人,本身的思想觉悟与政治素养就比较高,即便已经退役,很多人者仍然保持着的优良行为与作风,虽退伍,却不褪色,虽退役,却不退志,可以自觉弘扬现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许多退役军人都会主动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

在退役军人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表现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以及艰苦创业的先进精神,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在优抚安置相关的政策体系方面还不尽完善,退役军人在就业、医疗以及社会保障还面临压力,其切身利益受到影响,而一旦合法权益无法得到维护,退役军人的思想就容易产生波动,产生失落、不平衡等心理,部分人甚至有吃亏感,从而影响其价值取向,若不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让其得到更多的关心,就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加强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1]。

二、退役军人发生思想变化的原因

(一)政策制度滞后或缺位

退役军人对于国家而言,仍是保家卫国的护卫军,不管是国家的安全,还是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对于退役军人群体的优抚与安置工作一直以来也都非常重视,并出台了多项决策与部署,从而为退役军人及家人的生活提供保障,各地的相关部门也在努力贯彻与落实这些法规政策,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保障的水平与效果也明显提升,进一步推进了党、国家以及军队建设等工作大局,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但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的利益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国防与军队改革不断深化,退役军人安置政策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日益突显,群体之间在待遇上的不等,服务体系滞后的矛盾也在不断显现,使得退役军人的安置、优抚等政策的落实有一定的难度,政策制度的缺位与不完善,导致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能力较低,最终使其思想发生变化。

(二)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军人身份,本身就代表着崇高、勇敢、奉献以及牺牲,每一项观念都是民族精神当中的重要思想,就以奉献性来说,国家对于军人的付出与牺牲都充分考量到,并给出了政治荣誉、家庭支持、福利待遇以及后续发展等优抚政策;但就目前来说,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社会利益分配方面发生巨大改变,导致少数退役军人在价值观念方面出现了扭曲,产生了一切唯利益论的思想,并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诉求,导致社会和谐稳定受到破坏[2]。

三、新时代背景下,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策略

(一)完善保障体系与制度

政策制度是能够更好维护退役军人权益根本保证。目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在推进,想要实现治理体系与能力双方面的现代化,维护好退役军人所拥有的合法权益,并归于国家法治体系当中,通过法治思维与手段,实现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的规范化、常态化以及长效化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在严格落实现行法规政策与经验措施的前提下,顺应国家、军队等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了解新任务,明确新要求,着眼于长远角度,不断强化统筹谋划与顶层设计,同时又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与承受力,重点解决当下突出的矛盾,构建出科学、规范的退役军人优抚待遇保障服务体系,对其优待共享相关制度进行不断完善,让退役军人不仅可以享受到国家社会的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外,还可以享受参军服役贡献对等的抚恤优待,彻底消除其心理上的不平衡。设计政策时,须将国家体恤与褒奖退役军人的牺牲奉献体现出来,让其享有高于普通社会保障的抚恤优待,始终坚持贡献对等待遇、公民普惠待遇叠加抚恤优待的原则,切实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强化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与荣誉、自豪感。

(二)强化思想政治意识

将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出来,于思想方面给予退役军人更多地关心,于生活上给予更多关爱,于政治上给予更多关怀,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弘扬光荣传统。构建退役军人之家,对基层的党建工作进行完善,加大力度进行思想政治与政策的宣传,采用宣讲政策、指导就业以及学习参观等多样化的方式,让退役军人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意识与素质,坚持军人的优良品质,同时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让其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更短的时间内与地方工作与生活环境相适应[3]。

(三)以理服人,教育与尊重相结合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尤其忌讳自以为是,将自己当成“百事通”,不考虑他人感受,在教育人前,首先要尊重人,因此,在开展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注重群众观,采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方法,以诚心、诚意与退役军人相交,让其从心理上接纳和信服,这样讲道理,退役军人才能从内心去体会与感受,否则,无论讲得多好,退役军人不愿听、不爱听,仍然无任何效果,而有正确的群众观,再开展教育工作,便可做以理服人。因此,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得为前提,耐心听取退役军人的心声,了解其意愿,充分体现出对其合法权益的代表与维护,从而将退役军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发挥自身的力量和智慧,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现落实。

(四)以情动人,引导与理解相结合

因势利导也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统一退役军人群体的思想再给予引导,给予其充分地理解,站在退役军人的立场上去思考相关问题,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退役军人权益着想,以情感人,通常都能让工作事半功倍,如果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无法体会其所思所想,则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会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的变化以及思想意识改变,使得退役军人在工作上所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若仍采用单一灌输法开展思政教育,退役军人较难接受,因此,必须以理解作为前提,紧握正确的导向,从感情上开展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地解决退役军人的疑惑,而非强加意志于他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其从内心接受。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机构给出的改革政策,重视退役军人所具备的优势发挥,以正确方式进行引导,实现退伍,但不褪色的目标,继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加大力度对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让其再无后顾之忧,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提供助力与支撑。

(五)健全荣誉激励机制

政策可以撬动人心,而荣誉可以激励士气,对优待抚恤相关政策进行完善,只能让退役军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保障。依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方面的需求仅为初级需求,而得到尊重则是中级阶段,大部分的退役军人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军人经历,因此,对先进人物进行表彰,构建走访慰问相关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退役军人的荣誉激励制度,可以提升其荣誉感与归属感。于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尊重、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倡导与培育肯定其做出的奉献、崇尚英雄事迹以及尊重军人,维护军人的荣誉,褒扬军人的价值,肯定军人的付出,均是引领退役军人社会价值的有效措施,也是强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途径[4]。

结束语

总之,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需要党的领导,党建是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两者是一种互相促进、互为作用的关系,唯有强化党建指导与引领,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因此,党建须得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思想政治有效地融合,将工作涉及退役军人的思想、工作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其激励现役军人,成为青年、社会的榜样,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成为全社会的标杆。

猜你喜欢
军人政策政治
军人母亲
政策
政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助企政策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政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