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理论节目创新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以《思想的田野》河北篇为例

2021-11-27 05:41于梦羽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河北田野京津冀

于梦羽

(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习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1]

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习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而新时代的孕育离不开伟大理论,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新时代中国的科学指南和思想旗帜。《思想的田野》就是通过电视手段,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宣传工作,它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策划部署、全国33 家省级卫视联合推出的大型电视理论节目,其中河北卫视制作并播出的《思想的田野》河北篇极具河北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在电视观众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将思想理论入于心、化于行,让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文拟通过对《思想的田野》河北篇节目的介绍,探索电视理论节目的创作的成功要义。

一、从百姓眼中看“幸福”变迁

一场展现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殷殷寄语,以“四者”来概括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面对这样一档题材厚重的电视理论节目,电视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反映时代的脉搏,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那面对河北省这样一个省份,要反映“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里的落地生根,到底该如何“破题”呢?

纵观《思想的田野》前两季,不管是上海篇在游轮上邀请各专业青年访谈,还是海南篇深入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实地购物,不管是浙江篇在村口环抱千年古树,还是江苏篇在景区作坊学习致富发家的手工技艺,节目中都没有在演播室里去“坐而论道”晦涩难懂的思想理论,而是创新性的将理论的“宣讲者”与理论的“被传播者”拉到同一个“田野”里的维度,并且进行深度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主持人和专家在工厂车间内、在田间地头中、在坊间街巷里去听民声、会民意,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通过老百姓的大众话语,去讲述“高质量发展”、去讲述“乡村振兴”、去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人民书写的一幅幅答卷上去将深刻的理论“抽丝剥茧”。

近年来,“受众中心论”在电视创作中一直被很好的应用,它的实质其实是传播活动要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播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信息,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和要求。[2]所以,节目组也在此找到了破题的要义,那就是在百姓的眼中去看幸福的变迁。

作为京畿重地的河北,习总书记可谓“知之深、爱之切”,不仅七次考察河北,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就河北如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习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所以,如何通过一期60 分钟的节目展示燕赵儿女的践行成果和幸福生活?这档理论节目找到了自己的抓手,那就是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核心内容、以“瓣瓣同心,协奏共赢”为主题,深入燕赵大地,倾听百姓心声,生动的打造一期集理论宣教、探访纪录、创意互动为一体的高品质匠心节目。

在节目中,我们处处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指引下,百姓眼中的幸福变迁。在雄安新区的主会场上,78 岁的摄影爱好者,用自己最熟悉的照相机镜头,记录下了石家庄天空6 年来的变化,这位“天空摄影师”就是最好的说明。老人家用朴实的话语和3800 多张照片,向大家讲述他眼中看到的天空是如何越变越蓝,空气指数是如何越变越好。再结合理论专家的深度解读,观众能够最直观的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从形式上保初心迎创新

一档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理论节目

电视理论节目就是要正襟危坐,坐而论道?其实并不然!《思想的田野》河北篇力求在形式上推陈出新,打造成“年长者看地懂,年轻人也爱看”的理论节目!

节目的性质决定了节目的形式,就像罗兰·巴尔特所说,“诸如文字、手势、图画、影像形态等都可以以混合体式的方式实现叙事的功能。”[3]所以,综合运用视听艺术等多种叙事元素的电视媒介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叙事优势。尤其在电视理论节目领域,长视频更是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电视理论节目的严肃性、权威性、科学性比任何其他样态的节目都具有更高的要求,其节目的初衷就在于让广大普通老百姓能得到心灵的教化、思想上的提高、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必须要把长视频中的视听语言运用的恰如其分,才会达到视频传播最好的效果,让高深的思想理论和受众成功对接、同频共振。

除此之外,理论节目要想好看,要想被大众接受,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在形式上与时俱进。只有在观感上首先为大众接受,才会让又让观众有入耳、入眼、入脑、入心的可能。《思想的田野》可以说是思想理论节目的综艺手段之集大成者,运用了户外真人秀、专题节目、纪录片等多种手法,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强化理论节目的可视性。下面就河北篇中的巧思和设计,探究一下理论节目是如何增添生气、活力和力量。

节目开篇就别具匠心的以河北籍美声歌唱演员张英席“游子回乡”的视角,将京津冀协同发展6 年来的日新月异,在镜头的记录下拉开帷幕。一帧帧MV 一样的精美画面背后,浓缩着河北翻天覆地的变化,裹挟着老百姓欣欣向荣的生活面貌。

为了体现京津冀三地的“协奏共赢”,节目的主舞台,特地设在了比肩深圳新区、浦东新区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主持人妙然、特邀嘉宾张英席、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专家、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专家与现场观众及雄安建设者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为了呼应“瓣瓣同心,协奏共赢”的主题,节目创意性的将交响乐团搬到现场,演奏《我和我的祖国》《不忘初心》《阳光路上》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乐曲,让思想如行云流水般在田野上驰骋,为节目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如此,节目还将《思想的田野》中的固定元素升级改造。一辆思想大篷车,化身流动的演播室,时而变身高铁,行驶在京张之间,时而变身画舫,穿梭在白洋淀泊,每一趟行进都让观众感受到原生态的力量扑面而来。

田野间的互动也设置的轻松灵活,在大淀头村的任务尤为精彩,两位思想特派员协同水环境专家和《小兵张嘎》中英子的扮演者兵分两路,寻找生态食材,一队寻找生态鱼,另一队寻找莲蓬、荷叶,在寻找过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水环境的变化,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所在。而且优美的画面配以国潮风格的精致包装形式,让整个探访呈现的异常精彩,让观众在最自然和舒服的状态下,感受到理论沁人心脾的陶醉,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的传播效果。

而“心愿亭”的设置,也一大亮点。在塔吊林立的雄安建设工地、在冬奥冰雪小镇的巍峨山巅,在游客穿梭的生态文明村,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下,采集了百姓们最淳朴的心声,让我们看到种在他们心中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这一个小小平台的搭建,使得传播主体和客体成为天平两端平等对话的两方,这种集体性的参与和分享理论成果,凸显出对于思想理论共同思考和闪光的一个过程。

三、从内容上坚定文化自信

一次从正向传播到理论共情的走心之旅

剥去形式的外壳,《思想的田野》到底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才是做好这档节目的王道?那便是用真实讲好国民度极高的中国故事,引发深层次的共情,传递社会价值。

将理论深入浅出,在行进中春风化雨,实属不易。而将理论讲的老百姓听得懂、能接受,最好载体和手段就是让故事的亲历者去讲述他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故事。他们可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却能用最质朴的语言,讲出老百姓的心声。

为了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宏大主题深入观众心中,让人们看到节目中的“烟火气”。节目在众多的发展成果中,选取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4 个小切口,来做大文章。沿着4 条脉络,去发现“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百姓在不同维度的所思、所感、所求,这便是创作这档节目的初衷所在。

京张高铁是第一站:思想特派员和京张高铁总设计师王洪雨、中国第一位世界滑雪冠军郭丹丹一起乘坐京张高铁,体验了“智能京张”“智慧京张”,并围绕“冬奥”与乘客进行了互动答题游戏,不仅带动了车厢里的欢快气氛,也让老百姓对冬奥充满了期望。随后在滑雪冠军郭丹丹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冰雪小镇,亲身感受了一次“斯巴达勇士赛”的热血沸腾,通过和老百姓的朴实对话,展现了京张高铁为北京和张家口人民带来的可视便利。

思想号大蓬车第二站的探访地选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以来,河北引进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思想特派员带着“寻找创新先锋”的任务,在满是机器人的车间里进行了一场智能型、高标准、综艺化的探访之旅,借由从北京回到沧州的一位“创新先锋”的角度,深刻地讲述了“高质量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诠释了总书记提出的“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的指导思想。

第三站,思想特派员搭乘“雄安雁翎号画舫”前往有着“华北之肾”美誉的白洋淀。通过采集“生态宴”食材,与船夫、渔民互动,最后制作并品尝了一桌颇有来头的“生态宴”,从而切身感受淀区人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指导下,从“舌尖到心尖”上的幸福生活。管窥一豹,相信只要久久为功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把东方古国建设得更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最后一站思想特派员探访的是“全国首家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的医院”——保定儿童医院,嘉宾们探访了手术室、病房等地,与患者家属、医生进行深度访谈,借由众多家长们的真实心声以及儿童病患纯真的笑脸,感受着“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老百姓带来的切身实惠,落点温暖、朴实、接地气。

四站走完,让老百姓感受到一期冀味十足的《思想的田野》,带观众走进一场润物无声的理论殿堂。让观众感受到河北篇以一流的传播效应创造一流的社会价值,而这些沸腾的生命力、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观众实现精神成长的一种指引!

四、结语

科技需要创新,文艺作品的创作同样需要创新。近几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大众对于电视理论节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批批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力作,值得好好去研究和总结。想要在众多的电视理论节目中耳目一新、独具匠心、深入人心,就需要电视工作者对于理论的领悟深刻而透彻,要将说理与叙事巧妙而完美的融合,丰富思想理论的传播形式,鲜活思想理论的叙事手段,拓宽思想理论的传播渠道,扩大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反映人民心声的同时,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

猜你喜欢
河北田野京津冀
希望的田野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田野风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孙婷婷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