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优质种植技术与提高效益方法

2021-11-27 11:11宋立峰
吉林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塑料大棚棚室茄子

宋立峰

(辽宁省彰武县大冷镇政府 123200)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是比较常见技术,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进行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可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值得种植者进行技术探讨借鉴,不断提高种植效益。

1 棚室蔬菜种植技术

春棚茄果蔬菜早熟栽培,有效利用时间短,效益不高。如棚室秋冬季和夏季进行栽培育苗及留种,可以极大提高经济效益。

1.1 育苗栽培型

采取冬季育苗→春季早熟栽培,夏季育苗→秋冬季栽培方式。冬季育苗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3月中下旬,主要是培育茄果类、瓜类和豆苗。上产中一般于3月中下旬进行定植,实行春季早熟生产栽培。如选择在夏季6~8月份主要进行甘蓝、花椰菜、番茄等蔬菜培育秧苗。秋冬栽培秋黄瓜、番茄、芹菜、葱蒜、叶菜等。

1.2 栽培型

此类型是以栽培蔬菜为主,结合育苗。两种形式:一是春季早熟栽培茄子、番茄、黄瓜、辣椒等,夏季种植速生蔬菜,秋季栽培黄瓜、番茄、甘蓝、花椰菜,冬季栽培芹菜、菠菜、生菜、葱蒜类蔬菜;二是进行间套作栽培,春季施行番茄、辣椒早熟栽培。4~5月份大棚拱杆旁套作种植丝瓜任其爬蔓,或在番茄生长后期,畦边定植冬瓜,利用番茄支架爬蔓;秋季种植生菜、菜心等;冬季进行育苗。

1.3 留种制种型

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春季茄瓜类制种为主,茬口方式有冬季育苗→春季制留种→秋季栽培芹菜、甘蓝等;另一种是以冬春季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采留种为主,夏季育苗、秋栽茄果类蔬菜。

2 几种棚室栽培蔬菜形式

2.1 春季夏菜早熟栽培

茄瓜类蔬菜早熟栽培大棚应用最普遍。露地栽培一般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获。具备良好保温条件的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获。上市早,产量更高,结果期延长,经济效益明显。可根据市场需要,提早播种苋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温绿叶蔬菜,尽量提早上市,可获得较高经济收入。

2.1.1 品种选择

选用熟性早、抗病、丰产且适销对路优良品种。

2.1.2 定植

定植前10天扣膜盖棚。每亩施厩肥或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人粪尿2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开深沟施或全层施翻施入土。例如种植番茄,一棚4畦双行定植,每亩植2500株。辣椒每亩植3000株。茄子每亩栽2400株。黄瓜每亩栽植2000株。

2.1.3 田间管理

定植一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茄子和黄瓜适当保持较高温度以利缓苗。番茄苗期生长适温白天20~25℃,夜间10~15℃;茄子适温20~30℃,气温低于15℃时引起授粉、授精不良;甜椒生长适温 25~28℃;黄瓜 28~30℃,夜温不低于 10℃。

5月气温上升,逐渐拆除裙膜,苗期揭膜通风,傍晚闭棚盖膜。

定植缓苗后加强肥水管理,提苗肥以稀薄人粪尿或牲畜肥为宜。番茄第一穗果膨大,施入复合肥10千克/亩;2~3穗膨大期,追施复合肥30千克/亩;4~5穗果膨大期,施复合肥20千克/亩。

甜(辣)椒提苗肥施用后,整个生长期间保持田间湿润,薄肥勤施。一般每采收两次果实需要追肥一次,每次可以施入复合肥10千克/亩,盛果期增施肥20千克/亩。茄子追肥与辣椒相似,黄瓜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

搭架整枝:番茄、黄瓜插竹扶持植株引蔓上架,有利结果。番茄双杆整枝,第一花穗以上第一个侧芽留住,以下腋芽及分枝全部摘除。茄子第一朵花、果以下第1分枝留下,其余全部摘除。

甜(辣)椒开花结果规律,植株生长势弱,摘除上部花果,以利下层花果生长。

春季气温低,番茄第一、二穗花喷施激素保花保果,提高前期产量,防落素40毫克/千克点花梗;茄子开花前1~2天点花或喷洒防落素15毫克/千克;辣椒也可用防落素喷洒。

应在气温15℃以下进行保花保果处理。浓度不要过高,以免产生副作用。

2.2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一般采收期在10~12月,如通过贮藏保鲜,可延到春节,经济效益高。

秋番茄7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定植,10~12月收获。番茄9月中旬前开花,常因夜温过高落花,不易坐果,需用10~15毫克/千克防落素喷花,或40毫克/千克浓度涂花梗,防落花落果。黄瓜7月底到8月中旬直播,9~11月收获。

2.3 叶菜类栽培

大棚还可栽培经济价值较高叶菜类,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采取春提前、秋延后及越冬栽培方式,可以延长市场供应期,大幅提高棚室种植经济效益。

对于喜温耐热叶用菜,例如木耳菜、空心菜等采取大棚栽培一般可在9~10月进行播种,采取保温覆盖,可以达到提前采收上市,利用比较常规的栽培方法,即可达到周年生产供应市场需要。

生菜等喜冷凉较不耐霜冻蔬菜,在露地生产栽培最适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春季3~4月,若在11月到翌年3月播种栽培,需要采取大棚栽培方法,效果较佳。

3 提高棚室蔬菜生产效益的几种有效方法

3.1 采用合理棚型结构

塑料大棚棚型较多,性能各异。生产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合理选用棚型,是确保棚室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

3.2 选用无滴膜

塑料棚膜附着一层水滴,使透光率下降20%~30%,由于无滴膜膜面没有水滴附着,可提高透光率,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3.3 选用适宜棚室栽培优良品种

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要求比较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前期能耐低温、弱光、早熟,后期能适应高温环境、抗病品种。大棚秋延迟栽培,要选用前期耐高温、抗病,后期耐低温且结果比较集中的品种。

3.4 推广嫁接育苗技术

大棚适才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病害,防止根病发生。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当大棚的温度低于6℃时,一周内未发生寒害;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总产量较自根苗提高20%以上。

3.5 推广二氧化碳施肥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护栽培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增产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尤其对于冬暖大棚的冬季生产和春用型大棚的早春生产,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3.6 推广化控技术

在番茄开花期,用10~20毫克/升2,4-D溶液蘸花,可防止落花;在黄瓜2~3片真叶时,用100~150毫克/升乙烯利溶液叶面喷洒,可使雌花节位明显降低。雌花比例显著增加;用1~1.5毫克/升矮壮素溶液处理番茄秧苗,可防止徒长。

3.7 推广立体种植技术

塑料大棚建造成本较高,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进行立体种植,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效益。大棚利益栽培,可根据不同的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利用前后茬蔬菜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根系分布深浅的层次差以及蔬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的生态差,进行交错种植和分层栽培,使其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栽培多种蔬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8 燃放沼气

在塑料大棚内燃放沼气,可以增温补气(即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据在大棚黄瓜、番茄、青椒、花菜等蔬菜上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3.9 推广滴灌技术

大棚蔬菜采用膜下滴灌,可使棚内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黄瓜增产10%,春番茄增产17%以上。

3.10 多层覆盖

冬春季节,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易发生冻害,多层覆盖是一防止冻害的有效措施。据观测,在石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地温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可使棚温提高1~2℃。

猜你喜欢
塑料大棚棚室茄子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非对称保温塑料大棚内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应用初探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茄子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塑料大棚
初春大棚安全防范莫放松
小捣蛋鬼
甜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