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靖宇蓝莓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1-11-27 11:11刘卫国张建军孙广信池兆臣张秀然黄瑞贤
吉林蔬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靖宇蓝莓发展

刘卫国 张建军 孙广信 池兆臣 张秀然 黄瑞贤

1.靖宇县科学技术协会 靖宇 135200 2.靖宇县花园口镇综合服务中心 3.靖宇县景山镇综合服务中心4.靖宇县赤松镇综合服务中心 5.靖宇县龙泉镇综合服务中心 6.靖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的山岳地带,松花江上游,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全省最寒冷县份之一,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睛朗天气;冬季漫长,干燥寒冷。辖区内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森林王国”、“立体资源宝库”之美称。境内9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药用植物788种,食用植物123种,蜜源植物116种,主要盛产吉林人参、西洋参、五味子、蒲公英、天麻和平贝母等中小药材;木耳、山芹菜、蕨菜、薇菜、松籽、蘑菇、蓝莓、靛果等绿色食用植物。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奠定了靖宇县北方道地中小药材和绿色食用植物重点产区的地位。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灌木小浆果果树。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野生蓝莓主要产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又名笃斯、都柿(大小兴安岭、伊春),甸果、地果、龙果、蛤塘果(吉林),是一种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营养丰富且含丰富花青素的植物,果实除鲜食外,主要用于加工果酒、饮料等。蓝莓人工栽培历史不到一个世纪,最早始于美国,人工培育的蓝莓,树体高,果实较大,果肉饱满,甜酸适口,改善了野生蓝莓的食用口感,增强了人体对花青素的吸收。

我国对蓝莓的引种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率先进入蓝莓研究领域,并第一个建立了蓝莓产业化生产基地。

靖宇县蓝莓引种试栽始于2009年,经过十余年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21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9434亩,栽培农户2028户,年实现产值1.8亿元,蓝莓产业已成为靖宇农村富裕、农民增收和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1 蓝莓产业发展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靖宇县地处东经 126°30′~127°16′,北纬 42°06′~42°48′,全境被长白山系龙岗山脉从北、西、南三面环抱,形成长白山山地地貌,立地类型以台地、沟谷为主。

全县平均海拔700~800米,年平均有效积温2359.54°C,年平均降雨量771.9毫米,无霜期117天。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条件和有机质含量高、偏酸性的土壤特点及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于蓝莓种植,盛产的果品质量、口味均优于其它产区。

1.2 政策优势

靖宇县蓝莓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政策得力、科技到位、农民认可,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靖宇县深入贯彻白山市“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中,依托资源优势,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动蓝莓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长白山蓝莓产业第一县”。

2020年蓝莓种植已覆盖全县8个乡镇,98个村,规模近3万亩。尤其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先后谋划申报蓝莓产业扶贫项目120多个,投入各种政策性资金4600多万元,通过“整村推进”、“以奖代补”、“因户施策”等方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蓝莓种苗来实施蓝莓产业扶贫,由此带动全县近千户贫困户发展蓝莓栽培产业,加快了贫困户脱贫摘帽的步伐。

1.3 产业优势

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发展蓝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积淀,蓝莓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稳步发展壮大,现已初具产业化雏形,真正将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了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三道湖镇位于长白山蓝莓黄金生长带的核心区,作为“靖宇县蓝莓产业第一镇”,全镇蓝莓产业规模达到9800亩,拥有1000亩以上的蓝莓专业村6个,拥有蓝莓栽培专业合作社12个,拥有蓝莓栽培户1077户。

1.4 区域交通优势

近年来,交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靖宇至长白山高速公路打造了东北地区6小时、全省3小时交通圈,物流成本降低,运输时间大大缩短,创造了靖宇寒地蓝莓走出山门的便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客商来靖收储、贩运蓝莓。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靖宇县虽然蓝莓产业规模较大,但缺乏总体规划、长远打算和科学论证,造成产业发展上缺少龙头企业、缺乏主导品种、缺失技术支撑、缺少冷藏设施等问题,导致产业格局不合理、产业链短、整体质量低下。

2.2 规模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

靖宇县蓝莓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少、规模小,尤其在新发展村屯多为零星分散种植,致使品种选择应用上盲目性大、杂乱多、高达十几个品种且布局不合理,栽培上科技含量低,生产管理上粗放,质量上参差不齐,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销售价格高低不一。

2.3 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益不高

靖宇县蓝莓生产缺失本土制定的规程和标准,加之果农科技意识不强、科技素质不齐,不仅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而且现有发布的一些规程、标准也不能结合实际按要求,按规定不走样落实到位,导致果园抗风险能力脆弱,果品产量、质量难以保证,年际间效益波动大。少数种植基地虽生产水平较高、各项管理比较到位、收入较为理想,已初具标准化的雏形,但距离高水平、标准化的果园尚有一定差距。

2.4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品牌优势不强

靖宇县蓝莓产业虽然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已初具规模,但产业链尚短且头重脚轻,发展不平衡,即种植环节扩张较快,冷藏、加工等环节发展步伐缓慢,果品多以大筐鲜食粒果、叶果直接上市销售,缺少精包装和高档次产品,不仅降低了附加值且无价格主导权。由于缺少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加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发挥的不充分、不到位,产业集聚效应减弱,难以形成品牌优势,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知名蓝莓品牌。

3 几点建议

3.1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全县蓝莓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工作分工,统筹推动全县蓝莓产业发展,协调解决蓝莓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促进蓝莓种植规范化、加工标准化、仓储科学化、销售信息化,逐步形成蓝莓生产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整体提升蓝莓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搽亮蓝莓主导产业底色。

3.2 强化政策扶持

贯彻“两山”理论,以“一谷一城”建设为契机,以农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抓手,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对特色经济作物基地建设投入和扶持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多种专项资金的同时,立足资源保护与开发并举,突出光热水土林等优势,制定优惠政策,设立奖补专项发展资金,促进蓝莓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健康发展,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3.3 强化规划编制

根据国家、省“十四五”期间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结合我县现有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要把蓝莓栽培产业作为“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持续培育,科学制定种植规划和加工、冷藏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优化差异化种植品种和差别化加工产品布局,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蓝莓产业的成色。

3.4 强化基地建设

要把蓝莓生产作为致富果、健康果、大产业、重点支柱产业来抓,要采取“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扶持、规模发展”模式,鼓励调整蓝莓产业结构,支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以标准化引领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一谷一城”建设为载体,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示范片、优势农产品产业区、扶贫开发项目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壮大“公司(蓝莓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因地制宜集中发展适宜优势品种,打造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服务消费者健康。

3.5 强化科技支撑

通过产学研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靖宇寒地蓝莓标准化栽培、加工、冷藏技术规程,探索建立从基地到市场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释放技术集成潜能,引导推广设施种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打出种植、加工全程技术服务组合拳,提高果品科技含量,建立生态、优质、安全的蓝莓产业结构,推动“两品一标”认证,突出产业特色,创建靖宇寒地蓝莓知名绿色品牌。

3.6 强化人才培养

人才是蓝莓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是强化产业支撑的第一要素。要按照“引知引智兴业”导向,出台倾斜优惠政策,吸引专家学者建功立业蓝莓产业,解决生产难题,制定种植、加工标准体系,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培养蓝莓产业链各环节的本土专业人才。要充分调动本地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对果农技术培训,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培养骨干中坚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乡土专家和实用人才支撑。

3.7 强化宣传

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和蓝莓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电商、微商唱戏形式,广泛组织开展蓝莓文化宣传、蓝莓基地线上和线下展示、蓝莓节推介会等活动,构建产业与市场之间信息高速公路,宣传靖宇优质寒地蓝莓的特色和亮点,扩大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高消费者知晓度,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活力。

猜你喜欢
靖宇蓝莓发展
Broadband and high efficiency terahertz metasurfaces for anomalous refraction and vortex beam generation
审计定价中的博弈效应估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蓝莓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教师发展
漫画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