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1-11-27 15:37孙佳特刘伟桥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孙佳特 刘伟桥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为此高校在关注学生学业情况的同时也对其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希望通过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并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能以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教会其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并快速适应周围环境,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形成勇于面对困难以及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这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增加其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校辅导员应当掌握学生心理动向并对其进行预见性干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并发挥自身优势,时刻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己任。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有赖于高校辅导员的鼎力支持,这是因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沟通最为密切,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活动及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同时还是服务者与引导者,为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其优势逐渐显现。现阶段各高校辅导员的录用标准趋于统一,大多为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广泛接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且在岗前培训过程中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这也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现阶段,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发展态势,与大学生的年龄差相对较小,且这些辅导员离开校园环境不久,与学生的共同语言相对更多,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以了解其实际情况,进而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且这种天然的亲近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打好基础,这也使得辅导员的优势也更为凸显。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与理解自己的教师进行沟通并寻求帮助,大大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于预防或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及时处理,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始终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处于教育一线,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更为全面,这是其他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不具备的优点,且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的信任感普遍更强,便于对学生展开隐性及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做到事半功倍。

二、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分段研究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困扰,例如环境适应问题、考试焦虑问题、人际交往或恋爱问题以及毕业与择业问题等等[1],为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当抓住各个时期的关键点,以明确教育目标作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首要前提。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联系更为紧密,便于深入学生群体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通过倾听学生心声来明确教育目标,从而选择更为适用的教育主题及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效率及教育效果。

目标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心理需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教育主题也应当有所区别。就大一新生而言,由高中时的紧张状态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中,且大多学生并无住校的经历,为此许多新生出现了环境不适应的问题,且上课座位不固定、课下生活丰富,进而在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为此应当选择环境适应以及人际交往主题;就大二及大三学生而言,普遍出现学习动力不足以及恋爱等问题,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将侧重点放在这些主题之上;就大四学生而言,学生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其就业压力明显增加,许多学生在考研及考公路上举棋不定,在带来情绪问题的同时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为此应当加强学生的抗压、抗挫折教育,必要时对其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以减轻其压力。

(二)加强日常情感教育并采用多元方法

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学习及日常生活之中遇到的烦心事不计其数,而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年龄优势,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日常的情感教育并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进而做到“润物细无声”,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予以正确引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的同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当采用多样的教育方法,其中以面对面谈心这种方式为首选,即充分发挥情感交流的重要作用,尽可能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引导学生敞开心扉[2],且谈心过程中应当向学生强调保密性,从而加强与学生的深层次沟通,以此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当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渠道,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多种APP 进行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因心存顾虑而不愿将真实情感告知辅导员,而网络则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平台,学生可以采取匿名沟通的方式并通过QQ 及微信等新途径,这种教育方法增强了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对于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并增加其主动性均具有重要意义,且这种辅导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习惯,又能够满足其需求,为此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

(三)组织多种活动并加强学风班风建设

人类始终是群居动物,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校园生活通常以集体为一个单位,成群结队的情况非常常见,为此高校辅导员可以明确心理健康月并组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下活动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以拔河及同舟共济等活动为例,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以多项竞赛活动为例,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提高其抗挫折及抗压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并展示自我以及沟通交往的平台,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

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风及班风建设,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关系,并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反思并实现自我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由辅导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学生团队意识、沟通与交往能力并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3],此外还应当增加一些社会实践类活动,有组织的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并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以增强其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大学生处于健康且和谐的氛围之中时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得到了保障。

(四)明确信息员制度以此应对突发情况

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教多且事务较为繁杂,而高校内辅导员数量有限,为此必须尽快建立并施行信息员制度,以此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日常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应当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选定信息员,进而使其深入学生群体,利用一起上课、一起活动的便利条件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且不仅要在班级内实行信息员制度,还要在寝室内施行,且对于具有特殊性、突出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及时上报,便于辅导员并进行积极干预以有效减少校园意外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及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学着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不仅要强调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更要及时发现其心理异常情况并予以科学干预,且不仅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同时还应当对其进行心理训练及危机干预[4],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必要时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咨询及辅导,这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前提。

(五)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培养

分析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可知,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首要前提,教师应当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原则,以自身的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来引导学生并实现榜样作用。辅导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强调辅导员的凝聚力及说服力以便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进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优化辅导员招聘条件及福利待遇以引入新鲜血液,通过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其心理素质并丰富其专业知识,洞察力的提升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力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改善,当代辅导员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当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阶段性特点,灵活的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选用现代化且高效得到教学方法,极力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对于发挥家校联合的协同教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5]。

三、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改革成果就必须持之以恒,而当代高校辅导员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重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个人意愿,不断丰富心理学专业知识并提高自身辅导能力与咨询技术,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及年龄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共情力、洞察力及沟通力,耐心倾听其困惑并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一切发展需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从而促使大学生能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并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为此一定要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