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浅析

2021-11-27 05:41赵凤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课程

赵凤

(广东东软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

一、引言

新课改提出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应从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树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教育多关注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的培养以及过程与方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高校普遍存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分离现象,在专业课程上,大多专注于培养学生“学会”知识于技能,会运用“过程与方法”论进行各项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将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全权交给思政课程老师。特别是理工科专业,老师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如何教导学生理解科技知识并引导其通过实验、实践、实习将知识进行创新、创作、创造;没有关注到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者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单纯依赖于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价值观的塑造是行不通的,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局势发展复杂不清,一些国外邪恶势力盯上了高等学校教育这片高地,通过各种手段传播对国家、对政府、对人民不利思想,引导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逆向偏移,妄图通过蒙蔽国家未来栋梁之才的双眼来遏制国家繁荣富强。虽然高校的专业不通、课程各异,但是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都能挖掘出其特有的正向价值观。各个专任课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形成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向好的方面进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高校育人的教学任务[1]。因此,本文以运营管理为例,浅谈非思政类课程如何有效的实施课程思政,引导现阶段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价值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文中,课程思政不仅是思想政治,对学生未来发展积极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崇高理想的树立,思想品德的塑造等对学生长远发展、对国家富强等正向思想都应当是课程思政包含的范围。

二、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思政目标

运营管理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在对课程在进行思政教学目标设计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综合素质为目标,凝练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一)培养开放式思维与创新能力

开放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该阶段的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一点的基础,在这个时候需要通过结合课程知识以及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深入挖掘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面对外来思想时能够用批判性的思维对待,从中发现不好的部分进行剔除,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将好的部分进行吸收壮大自身。

(二)增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意识

通过梳理、挖掘、呈现我国优秀企业在企业创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以及如何应对,最终达到辉煌成就的过程,给学生树立不怕困难,用于担当、勤劳肯干的榜样,在从事物流行业相关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

(三)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运营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其中的涉及许许多多国外思想家、管理学家的言论,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触类旁通,将国外学者管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这样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还能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开阔发展全球观视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进行课程建设时注意培养学生以开放的眼光看待问题,多关注物流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重点关注国际物流领域的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

三、运营管理课程的思政资源

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传统的以“教”定“学”时代已经过程,现阶段提倡“以学论教”,因此学生的个人感观变得非常重要,教师要进行教学时也需要实时更新自己的内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在课程思政方面,教师应该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深入融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做到知识点、案例、讨论、作业等的选取能够全方位结合思政内容进行全面融合。

(一)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资源获取

在网络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出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诱惑,学生经常沉迷其中。在笔者看来,堵不如疏,网络平台也是有效的课程思政的资料库。例如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指闻”公众号会及时地更新物流业发展的大世界,通过这种优秀资源的引入,能够在提高学生趣味性的同时,扩大学生对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讲好与课程有关的企业故事

讲述企业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增强课程趣味性、吸引学生课程专注性的手段,教师通过筛选,也能够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资源。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故事讲授法,结合索尼公司运营战略转型案例,引导学生在工作中要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讲述索尼集团CEO 平井一夫的物流变革经历及思想,让学生了解作为一个首席执行官所具备的卓越领导才能、独特人格魅力、坚韧拼搏毅力等优良品德。

(三)结合音影视频资料

课程上课内容单纯的由教师教显然是不够的,现阶段学生对于各种视频资料接受程度较高,偏好于对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在扩充知识的同时还能极具趣味性。在进行课程资料搜集的同时出来文字等内容外,可以运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例如,通过观看三峡项目分析视频时,融入修建三峡大坝时经历的主要的三个困难:资金筹措,工程建设以及征地移民。以此引入工程建设时,项目团队不畏艰险,奋发图强,面对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突破千难万险求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并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把握项目进度控制,按时完成任务,不拖延的精神。重点强调总工程师郑守仁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步步克服困难,终于把三峡大坝修建成功。引导学生树立坚实肯干,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四)从学生身上挖掘课程思政案例

教师、学生在课程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即使在生活中师生关系良好,但是在课程过程中常常还是会因角色的不同造成知识的传达不顺畅。教师可以通过发掘优秀的学生案例,在课堂上进行经验总结说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采用话题引导方式,是课程思政融入整个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3]。例如,可以选取创业团队分享团队工作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团队的力量,理解独行快、众行远的理念,树立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

四、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实施

(一)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引导

运营管理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课程在教学时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适度的线上教学或者翻转课程形式,那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时候也要多方位进行融入。首先线下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应该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教学评价体系,从多方面检验课程思政成果,以成果倒推思政内容的实施。例如线下课程的思政案例、思政讨论等都是课程思政的方式与成果检验手段。而在线上教学是经常采用学习通等平台进行课程教学,那么可以借由平台进行思政教学融入。例如在学习通平台中拥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学生的浏览记录、浏览时间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意愿,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平台拥有多样化的评分体系,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成绩登记时,可以额外设置思政模块,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对于评分较低的同学重点关注,通过教师引导、辅导员监督、学生自主进而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价值体系[2]。

(二)开发多种思政教学方式

现阶段大学生的需求多样化,成长的经历形形色色,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应该遵循他们的需求,注重开发多种思政教学方式,深度挖掘课程中能够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创新课堂话语传播方式,积极探索讨论式教学网络深度讨论、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项链式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等,促进大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我们应该积极构建第二课堂,发掘出教室课堂以外的场所进行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结合,利用通过学生社团管理与企业运营管理类比,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积极沟通能力。以及“三创”比赛、供应链管理比赛都可以作为第二课程场所,让学生在参与比赛中培养自己独立自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坚忍不拔的各项优秀品质。

(三)个性与共性结合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之初,必须要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不仅仅只代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应该分析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在学生整体的共性与学生个人的个性两者之间取得平衡。首先要通过沟通、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其核心目标的实现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支撑。其次要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情况深入思考其在发展中可以遇到的障碍。通过理清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展开,有利于打破高校思政课程单打独斗的困境。立足学生个性化特殊,确定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发课程思政资源,从思政引导、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三个层次对运营管理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为高校专业课程和思政的融合路径探析提供建议,为运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课程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