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

2021-11-27 13:26冯岑晨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生活

冯岑晨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小学科学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分支,也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重视。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教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生活纳入相关的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自觉地运用所学观察生活、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并从生活中学习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目标。 “生活化教学”专指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定的场景,以日常生活为原型,展示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并指导学生解决独立的小学科学问题,减少学生的小学科学教育距离感,使学生体验到小学科学生活化无处不在。小学科学课程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小学科学教育源于生活”的概念,训练学生运用小学科学课程知识解决生活习惯和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强调小学科学知识以生活化场景为原型,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倡导体现生活化场景要素,强调让生活情境进入小学科学教育课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学习小学科学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场景只是传递小学科学知识的媒介,是促进小学科学知识作用的催化剂,教师不能盲目地以追求生活化场景的方法来从事小学科学教学,而忽略小学科学课程知识本身。在课堂上盲目地追求生活化场景的设计以突出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学生似乎在课堂上积极地讨论和参与,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没有重点知识亮点,使教学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将阻碍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实行小学科学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小学科学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差异,让生活成为一种小学科学教育,使小学科学教育具有生活化气息。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实现生活化教学是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帮助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

(一)老师要做“有心人”

小学科学老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关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并进行理性分析,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并接受,认真地思考现有的教学如何更好地体现生活化教学,真正实现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教学,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仔细观察日常生活,思考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小学科学教學问题,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当前状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热情。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感受到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的乐趣。其次,教师作为小学科学课堂的指导者,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予以解决。生活化的小学科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生活化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应学习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小学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活情境模拟法,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和小学科学教育,并让其体验到小学科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热爱小学科学教育。

(二)调整教材内容,接近实际生活

教材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必须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帮助实现教学生活。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新教科书中的许多教学案例都体现了生活理念。在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新课程介绍、教学示例还是习题安排,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成功地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室里组织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挖掘相关知识,让小学科学教学和学习变得更有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新知识,展示他们所选的生活主题。在小组讨论、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答案,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新知识构建。

猜你喜欢
生活化科学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