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探讨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

2021-11-27 02:51李跃
智慧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时间影响因素

李跃

摘要:血细胞检验在医学上也被称作血常规检验,指的是对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进行的计数检测分析,血细胞检验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的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等多个项目;血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的首位,不仅可以方便医生诊断各种血液病,还可以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临床上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因素展开分析。

关键词:血液常规;影响因素;保存;时间

血常规是指通过收集静脉血和外周血血液细胞数和形态分布的检查,以确定血液疾病。血常规检查是目前临床诸多血常规检验、化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血常规检查,以及早发现贫血、血液疾病等疾病的早期迹象。此次主要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对结果的影响相关因素,下面主要的内容是针对相关因素所需要提出的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

1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检验的工作中,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近些年,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疾病可以在学液常规检查报告中得到体现或者证明。进行血常规检验可以方便患者在早期发现自身的全身性疾病,对于诊断是否贫血、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

2.1 人为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2.1.1标本的采集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首先需要采集标本,通常是采用静脉采血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根据文献资料可知,和静脉采血法相比,手指末梢血的结果不够精确,血小板数较低,白细胞数偏高,所以,血常规检验选择静脉血更加合适。

2.1.2标本放置时间和贮存方法

將采集到的血液放置超过5分钟,这可以避免出现血小板假性凝集现象,促进抗凝剂和血液良好融合。如果放置的时间超过30分钟,HCT和RBC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大,而PLT和WBC的结果会偏高。

血液在常温的环境中可以稳定存放,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指标可以稳定存在2-4h,白细胞分类可以稳定存在6-8h,而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存放好几天。众所周知,血液中的粒细胞在存放2h后形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需要借助显微镜对血液中粒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查,需要及时推血片。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不能再低温下存储,会对MPV值和PLT计数造成影响,一般来说,血液应该在常温下保存[1]

2.2 生理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血细胞检查的结果会根据患者的精神面貌、性别、年龄、种族以及是否吸烟、运动量、服用药物以及采样的季节等因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普通的成年人在一天的时间内,粒细胞数、白细胞数以及血小板数都存在一定的起伏。所以,患者在进行血细胞检查之前不应该进行剧烈的运动,冬季需要让患者适应环境的温度后再进行采血。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了解患者之前是否服用干扰检验的药物。

2.3 试剂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验时,最好是选择配套的试剂,这样检查的效果最准确。在检查之前需要检查校准用的标准物是否仍可以使用,外观是否出现明显的变化,再连续进行11次标准物的测定,第一次的数据不采用,记录下第2次-第11次的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检测的结果满足标准的要求。倘若没有配套的试剂,最好选则和溶血素配套的稀释液血细胞的检验直接受到了溶血素的影响,如溶血素的质量不好,就会造成溶血的不完全,导致血红蛋白偏低以及白细胞数假性增高,还能使得白细胞变形、白细胞分类计数不准确,甚至是不能进行分类计数以及直方图异常等[2]

2.4 仪器因素对血细胞检查的影响

目前,通常采取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血常规检测,其特点是检测数据准确,分析时间短。三分类法和五分类法是血液学分析中非常传统的两种方法。白细胞分类筛选检测的首选方法是准确度高、速度快、归一化简单,这可以提示异常结果,但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下对异常白细胞进行识别和分类的方法。如果在血液标本中出现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以及血小板凝集等病理状况也会影响血细胞的计数。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稀释率和容量计数,这也是血细胞分析仪设计和使用中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血细胞检测的意义是要一种准确合理的稀释倍数和稳定的体积测量。如果稀释倍数过高,则给定测量体积内的血细胞数会过小;但是,如果稀释倍数过低,则会出现通过传感器排列的细胞重叠缺陷;如果稀释倍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干扰血液的细胞检测精度测量。我们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检测人员严格地遵守仪器操作规程,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在检测前必须校准仪器,彻底清洗仪器的管道,除去管道中的残留血液、吸附的蛋白以及纤维等,然后测定空白试剂,标本要符合要求[3]

3 结论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发现即使是正常的患者也会因为性别、年龄、体质等因素的不同导致血常规结果不一致。患者在做血常规之前服用对结果有影响的药物,或者由于患者自身组织和血管的异常,会直接造成患者采集的血量少,从而直接影响采血的结果。同时患者在进行采血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的情绪激动紧张等一系列的心理因素也可能会直接造成采血结果的一些明显偏差。而且,正常人的白细胞计数下午要比上午高。此外,采血前患者饮用大量的水,会对于红细胞和血液有一定的渗透和抑制作用,致使患者出现了生理性的贫血和红细胞偏低的现象等等状况。很多的因素会对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要想获得比较准确、可信度高的数据,首先需要保证采取的样板质量高,在给患者采取血液样本的时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采集,旨在获得高质量的血液标本,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尽可能地降低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保证获得到数据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陈菊萍.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21):2640-2642.

[2]王晓芳,王锐旋,陈蔚茹.控制血常规标本注入试管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5):118-120.

[3]关莉.血常规检查在妊娠期孕妇贫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20,39(15):187-189.

猜你喜欢
时间影响因素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