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2021-11-28 13:46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立德马克思主义思政

常 越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00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立德树人,既是办好大学的固本之举,也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结合新时代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立德树人,明确高校思政教育主旋律

(一)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理论根基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张悦《起义堂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核心,不单单是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政以体化、教以效化。

一方面,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念是“根”、是“魂”,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坚定理想信念,绝不能有半点含糊。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桃花源,要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旋律,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此基础上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于为人处事、言谈举止中彰显信念的力量。

另一方面,厚植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理论是在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客观问题和教育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德育教育,必须厚植理论根基,明确理论来源,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地。

(二) 强化价值引领,重视人格培养

一方面,强化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从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形成新时代“德”的科学内涵。这种“德”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理论中“立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逐步从个人走向社会,从依赖走向独立,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他们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但由于缺乏社会历练和经验,难免遇到较多思想困惑,极易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影响思想观念的形成,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引导他们走正路。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任务,有必要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重视人格培养。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多体现在书本的简单串讲和历史回顾中,其正面、显性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率和兴趣程度,一味在外部灌输上下功夫很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无形力量。未来三十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不仅要学会抽象的概念,更要学会科学的思维,以及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思政工作不仅需要正面、显性的教育方式,还应该在日常教育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生活、学习、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处处彰显其魅力,使之走入人心,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发挥思政教育的应有优势[2]。

(三)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建设

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思政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松散且枯燥,学生不够重视,效果并不理想。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丰富与发展、建立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根本保证,这种教学理念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们感兴趣的实践知识相结合,转变学习态度,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体验,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一些思政课堂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让学生来讲,教师画龙点睛,既发挥学生主体性,又坚持教师主导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

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荣的职业,要业务精炼、知识广博、以德为先,把德行作为教师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标准,鼓励教师遵守职业精神,发挥人格魅力,在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塑造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培根铸魂,打造高校人才队伍主阵地

(一) 建设高水平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P3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指出,要通过专题理论轮训计划、示范培训计划、项目资助计划、宣传推广计划等多种途径和措施,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4],从制度上解决了思政教师队伍出现的各类问题。

作为思政课教师,一是政治要强,不仅传授政治理论知识,更要进行认同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二是情怀要深,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三是思维要新,创新课堂教学,针对年轻一代因材施教;四是视野要广,集学者、观察员、评论员等能力于一身,与时代同步,为时代明德;五是自律要严,让学生能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六是人格要正,取法乎上,见贤思齐。

(二) 打造高素质基层党务工作队伍

一方面,强化党建育人的政治引领作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3](P19)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高校党建和“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校两大重点工作,巩固教育领域坚强阵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激发党务工作者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立德树人”和党建工作相辅相成,在探索“立德树人”和党建工作协调推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基层党务工作者,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要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使学科建设和党建育人形成合力,进而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大学领导是教育者,但更应该是政治家。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高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三) 构建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学者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5],“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一方面,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实事或当前国内外时政,是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具体行动,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评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培养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核心。要充分认识到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想,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

另一方面,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笃定研究者、积极传播者、坚定践行者。马克思理论是彻底的理论,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其政治引导功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方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作一种思维习惯、生活标准、精神追求、奋斗动力,不断从中汲取科学力量。

三、守正创新,用好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

(一)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教学的本质是以理服人,它拥有自己的学科归属与学理支撑,不仅育人,更要铸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或政治宣传,而要对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挖掘。

一方面,以深刻透彻的理论成果攻克教学难点。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其内容深刻而丰富,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抽离出精髓开展学术研究,攻克学术高地,创新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以民主多元的教学话语贴近学生需要。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和新科技中成长起来,获取各类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广、形式多样、内容多元。高校思政教师要依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要及时有力地给出回应,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就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把“互联网+智慧教学”深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的转换,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听会。

(二) 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作用

一方面,要对哲学社会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深入透彻地将理论问题讲清楚,增强针对性、解释力和说服力。单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虽是覆盖面最大的学科,但还不是最强的学科,学科研究成果宽泛而欠精细、全面而欠深入、丰富而欠创新。要把哲学思想转化为理论自觉、政治信念、思维方式,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魅力与理论素养,在教学内容上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要做到“虚实结合”,既要务虚更要务实,解决虚实“两张皮”现象。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高校思政教师也要挖掘自身特点,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寓教学于思政元素。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虚实结合”,实现虚功实做、实功落地,才能取得实效。

(三) 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7],以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第一,以大思政教育体系服务课程改进。近年来,上海市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复旦大学为例,一方面,学校将课堂育人纳入顶层设计、培养机制、教学改革等多方面体制机制建设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学校为思政课增加实践环节和学分分值,在必修课基础上增设拓展性思政课程,将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外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第二,以立体化课程创新实现显隐结合。立体化课程创新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通过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8],把政治属性和教育导向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多元统一,深入发掘各类教育资源。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既彰显教育张力,又能实现育人的长久性和深远影响。

四、结语

培育人才,德育为先。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关系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价值观形成,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工作。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主导作用,同时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果的实效性。只有提高思政教育在教育中的整体水平,实现思政教育全民化、道德规范社会化、价值观念一体化,才能越来越多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立德马克思主义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