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几个重要性状在单交种F1的表现规律研究

2021-11-28 23:31高安辉吴胜学王青青王维泽王天文
园艺与种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雌花亲本白粉病

高安辉,吴胜学,王青青,王维泽,王天文*

(1.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2.榕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榕江 557200)

苦瓜又名凉瓜、癞葡萄,是常用蔬菜,具有清火、解毒、降脂减肥及降糖的功效[1-2]。苦瓜市场价格高,农户种植效益好,但种植难度较大,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生产技术要求较高,未熟练掌握其技术的农户也常种植失败。为了降低种植难度,通过选育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易栽易管的杂交品种,使种植难度得以降低,产量和品种质量均得到提高。掌握苦瓜性状遗传规律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方法,为此,笔者对苦瓜育种中性状在F1代遗传表现作了规律总结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用于杂交配制组合的父母本均为课题组经自交10代以上选育出的高纯合自交系,用于配制组合的自交系共43 个。自交系按瓜色分为白色、绿色、黑色等类型,按瓜形分为细长棒、粗短棒、圆锥形、纺锤形等,按瓜纹分为尖瘤、粒瘤、条瘤、粗条瘤等,按耐热性分为很耐热、中耐热、不耐热等,按抗白粉病情况分为抗白粉病、耐白粉病、感白粉病等,按雌花率分为高、中、低,按苦味分为浓、中、淡,按生长速度分为快、中、慢。

1.2 方法

将自交系种在贵阳我所试验地,然后以各自交系分别为父母本进行杂交,按组合分别收种,第2 年将各组合育苗移栽在同一田块,进行组合表现观测试验,于2015—2019 年,先后共配制186 个组合进行栽种试验。组合栽种地肥力情况均匀一致,每个组合作1 个处理,2 次重复,每个小区种15~20 株。按苦瓜正常管理方法进行田间管理。种植后生长及开花结果过程中观测植株大小、长势、叶色、病虫害等,结瓜后观测瓜色、瓜纹、瓜形等,最后根据组合的父母性状及组合性状,进行遗传规律总结归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瓜色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瓜色遗传力大小关系为黑色最强,绿色次之,白色最弱。即黑色亲本与其他色亲本杂交,后代瓜色为黑色;绿色与白色瓜杂交,后代为绿色;白色和白色杂交,后代为白色。同色亲本杂交,其组合瓜为亲本色。

2.2 瓜纹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瓜纹遗传力大小顺序为:尖瘤>粒瘤>细条瘤>粗条瘤。即尖瘤亲本与其他瘤纹亲本杂交,后代为尖瘤;粒瘤与条瘤或粗条瘤杂交,后代偏向于粒瘤;细条瘤与粗条瘤杂交,后代偏向于细条瘤。同型瘤亲本杂交,后代为原亲本瘤纹。

2.3 瓜形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瓜形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细长>锥形>纺锤形>粗短。即细长形亲本与其他亲本杂交,后代瓜形偏向于细长形;锥形与纺锤形、粗短形亲本杂交,后代瓜形偏向于锥形;纺锤形与粗短形杂交,后代偏向于纺锤形。同形亲本杂交,后代为亲本形。

2.4 苦味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瓜条苦味浓的高纯合度亲本与瓜条苦味淡的高纯合度亲本杂交,后代瓜条苦味浓。

2.5 雌花率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雌花率低的遗传力大于雌花率高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低>中>高。雌花率低的亲本与雌花率中或高的亲本杂交,后代雌花率居于二亲本之间,但偏向于雌花率低的亲本,远离雌花率高的亲本;雌花率中等的与雌花率高的杂交,后代雌花率偏向于中等;只有雌花率高的二亲本杂交,才容易得到雌花率高的组合。

2.6 抗白粉病力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抗白粉病力遗传力大小顺序为:强>中>弱。抗性强的亲本与抗性中或弱的杂交,后代抗病性仍较强;抗性中等的亲本与抗性弱的亲本杂交,其后代抗性中等。

2.7 耐寒性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试验表明,耐寒性强的与耐寒性弱的高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耐寒性强。耐寒性强的与耐寒性强的杂交,F1代耐寒性强。耐寒性弱的高纯合度亲本杂交,其F1代耐寒性弱。

2.8 植蔓生长速度在F1 代的表现规律

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快、中、慢,遗传力大小依然快>中>慢,生长速度相同或相近的两亲本杂交,生长速度同双亲一致或略强。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瓜色、瓜纹、瓜形、苦味、抗白粉病力、耐寒力等遗传规律较明显,易于杂交前预测到,在配组合时可有目的性地预判,根据需要确定配哪些组合来种植并筛选。雌花率、植株生长快慢,遗传规律大概也易掌握,但是杂交前预测难度相对较大,具体各个杂交组合,实测很重要。

3.2 讨论

苦瓜性状表现与环境有关,在特殊环境下可能有特殊的表现,有待进一步发现。苦瓜株蔓生长速度杂交后综合来看普遍加快,即F1代某一时间的平均株蔓长大于同一生长时间父母本平均株蔓长,这可能是杂交优势的普遍性形成的。瓜长、瓜粗、产量等也是苦瓜重要性状,有待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表现规律。苦瓜性状受一个至多个主控基因控制,同时也受其他基因的影响,性状决定机制复杂,通过多组合表现分析可掌握大概的遗传规律,为杂交育种提供指导参考,但也可能有与该分析得出的规律不一致的少数情况,有待进一步总结分析。

猜你喜欢
雌花亲本白粉病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200 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示范分析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多亲本群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020.7.6 莱肯生物)
变叶木新病害白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帮花授粉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
不同品系橡胶树的花序性状差异研究
黄瓜为什么易感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