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11-28 08:28伍华慧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伍华慧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逻辑建构的重要阶段。现阶段,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文章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在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不能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思维等综合能力[1]。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但对抽象思维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教师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通过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案例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数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的在于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方式的进步。核心素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工作相比于传统应试教育有显著优势[2]。集体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和建设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主导者,只是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对下一步的学习任务进行安排,未能实现对所有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则是让教师在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现状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班级学生学习知识的总体进度,还要注意对个体学生的培养,使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课堂教学价值。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较为僵化和陈旧。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實际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促进其思维发展,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逻辑思维[3]。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前,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一些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以知识点为重点,缺乏综合性讲解、知识点串联等,难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对思想内容的联系和组织能力,具有清晰性、条理性和根据性等特点。人们可以利用观察、判断、推理等方法得出某种结论,这种结论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这就是思维的逻辑方式。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必备素质[4]。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以意象思维为主。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加之学生尚不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这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习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正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认识冲突,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进行思考和感悟,在互动交流中倾听和表达,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从而实现深度教学。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原动力,许多小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后,甚至会放弃数学学习。而加强课堂互动是维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比如,在教学“认识圆形”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圆的本质和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中的“圆”的观察,如太阳的形状、篮球的形状、乒乓球的形状等,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三)开展分层教学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测量”的知识点时,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及基础较差三个层次。在做习题环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有难度的基础题和能力题让学生加强训练;对基础一般及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计一般难度的题目进行训练,并提供适当的帮助。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练习题,能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四)引进现代教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和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5]。因此,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以现代教学技术为重要支撑,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透彻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难懂,许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知识,能够灵活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思考,形成发散思维。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创新、优化,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陈丽芳.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31-32.

左艳华.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微[J].成才之路,2020(15):81-82.

简佳玲.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31):8-9.

孟令军.“点睛”或“桥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刍议[J].小学教学研究,2020(15):46-47.

冷蓉晖.练习:高效数学课堂的“助推器”[J].名师在线,2019(22):16-17.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