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在科学探究实践中的利用策略

2021-11-28 13:07刘兴业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探究

刘兴业

摘要:区域自然资源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在维持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助力小学生科学探究实践。

关键词:区域自然资源;科学探究;科学实践;小学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B-0039-03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和实践活动学习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丰富课程资源,创造学习条件,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受时空条件限制,教师往往多着眼于科学实验室、校园资源、网络资源等易寻易用的教学素材资源和教学条件资源[1],而忽略区域内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方面,学生对身边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对此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每天接触的自然环境不一定会有深入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缺乏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因此,开发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对科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突破教材局限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科学教学的主要资源,但教材编写是考虑普适性的,各个地区的学科教学资源情况不同,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存在差异。教材不应成为固化教学的枷锁,这需要教师对教材做适切性的加工处理。贴近主题的教学资源不是都可以拿来就用的。教师要读懂教材的设计意图,定准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厘清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明晰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充分考虑教学实施成本的情况下精选更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素材进行加工利用。而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是突破科学教材局限的丰富素材来源之一。

以地球水圈层、水循环等内容的教学为例。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生活用水,很少有机会接触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水循环等与水有关的知识,教材中选取的水体样例不一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際上,自古人们就择水而居,区域内一定会有各种水体。这些学生实际接触过的水体资源,可以展现媒体资源无法呈现的信息,也可以提供实地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当地典型的与教学需要相贴近的水体,在考虑安全和便利因素的情况下,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应活动。例如寻找证据推测当地水库的水源,调查江心洲或河道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在课堂上开展描述分享、专题交流、解释并建立模型等学习活动。利用周边资源,学生能从多角度深入了解身边水体类型特征,增强研究水资源相关科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探究学习就会有根有源,持续深入。

二、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维持探究动力

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有主体的主动性,要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基于不同年段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围绕核心概念开展进阶学习。选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可以保证学生同一主题的学习在不同年段、不同阶段的前后联系与衔接,也可以保证资源持续易得,贯穿学习研究周期,维持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

对植物的认识是学生认识大自然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长期的进阶学习过程。植物的生长变化往往是缓慢的,对于学生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很少会有目的地去观察和了解植物。保持学生长周期探究活动的兴趣一直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难点。如果选用的植物素材学生不熟悉、不易获取,或存在地域、季节不适合等影响种植的不利因素,失败的经历会消减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影响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植物资源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持续开展探究活动。

例如围绕“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一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小学科学教材从低年段到高年段循序渐进地安排了相应学习进阶内容。低年段学生通过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和水分等基本条件;中年段学生以种植为载体观察植物的一生,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系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在生存过程中的功能。这些认识为高年段学生认识栖息地、生态系统等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上述主题的进阶学习中,如果采用当地一种典型植物的生长贯穿学习历程,既能保证植物素材的稳定来源,也能在前后的研究之间建立关联,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认识。莲藕是笔者所在地区的水乡特产,当地有以万亩藕塘为支撑打造的农业乡村游基地,周边学生基本都有不止一次的游玩经历。因为有适宜的种植条件和一定的种植经验,用莲做观察对象能保证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长周期观察活动的成功。通过精选当地资源,使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成功的体验伴随探究过程,维持了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

三、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发展实践能力

科学课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结合已有认知对观察到的现象产生各种想法和解释,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新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化或修正。教学活动中使用学生熟悉的自然资源创设真实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识,更可以让学生将所获新知与生活建立联系,体验知识的实践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有机会与环境互动,与教学资源互动,使学生在概念建构过程中协同发展实践能力。例如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不同岩石和矿物的机会较少,同时由于缺乏生产经验,不能将生活中各种日用品的原材料与岩石矿物资源建立联系。因此,在“岩石与矿物”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周边自然环境中能收集到的岩石与教师提供的典型岩石种类相结合,通过观察描述、互相比较获取信息,熟悉的材料与典型的材料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常见岩石种类及特征的认识。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不同种类岩石矿物在建筑、装饰、生产等方面的实际用途,将一些生活用品与矿物原料配对,解释这些用途是运用了该矿物的何种特性,从而认识到矿物是重要的生产原料。这些实践活动将原本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内容拉近了,利用新的信息深入对岩石和矿物的基本认识,并能将物质成分与结构、性质与功能及物质变化的科学思想渗透于实践活动中。

四、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唤起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在课堂中加以落实的。基于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在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学习内容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感的学习目标尤为重要。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绝不是靠教师喊喊口号、一味灌输所能形成的。无论是中低年段了解具体的知识、获得简单的直观感受,还是高年段在具体技术运用中逐步确立伦理道德取向,认识人类活动与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主动采取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行动,都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能深入学习的过程,唤起内心情感的共鸣。在这些主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学习活动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只进行讲解说教或利用媒体资料进行教学;而要从学生熟悉的公园、山林、水域、矿山等自然环境中,充分挖掘典型案例为教学所用,引导他们持续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只有亲历这样的研究过程才会有身体力行的责任意识。例如笔者所在地区某国家森林公园中植物种类丰富,松类是其中常见的树种,松毛虫是松林的一大害虫,林区栖息的灰喜鹊又是松毛虫的天敌。在动物与植物、食物链、生态环境等教学中设计开展合适的实地考察、资料寻证等活动,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人与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原来小区内、公园里常见的灰喜鹊对生态平衡有如此大的作用,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就会油然而生,爱鸟护鸟的行动也就会自发形成。学生们通过学习、观察、思考,不断提高责任意识,进而落实爱护环境的行动。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动手探究、亲历实践,课程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对课程资源有更高的依赖性。学生身边的自然资源是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积极开发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为教学所用,使科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达到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刚平.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3):19.

责任编辑:贾凌燕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科学探究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