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背景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2021-11-29 04:21山东协和学院郭筱娜
营销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双创应用型

山东协和学院 郭筱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创新人才对我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的现实意义。此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及企业业务种类的愈加纷繁复杂,社会也需要更多的会计人才去解决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新业务、复杂业务、交叉业务、跨学科业务以及业财融合问题。因此,中国现代会计职业教育应立足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大力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关注各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将会计专业知识与行业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是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助推会计专业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高高校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山东协和学院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该校会计专业秉承坚持加快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注重提高会计专业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创业学院建设

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结合区域优势,健全专业动态调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操,以优化会计专业布局,并达到实现会计产业链与会计专业群、会计需求侧与会计供给侧的完美对接的目的,加大创业学院建设,并拟成立盈创会,促进会计专业内涵发展。

(二)双创背景下基础课程的改革

在双创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其基础课程的改革。该校会计专业从传统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课程模式转变为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近年来,该校会计专业从深化教学改革入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培养学生的自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实现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的完美整合。此外,坚持实行理论、实践以及双创教育的相结合,实行学业导师制,建立学术研究、创新探索、实践应用的第二课堂,以推进创新与创业的高度融合,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与学生的互动。

(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整合多方资源,实施协同育人

从校地、校企、校所(院)、中外、重点领域五个方面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内部融合、外部合作的内外深度融合联动,以协同育人为基础,建立深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环境,以实现多方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人才、协同育人的目的。成立会计教学团队、智能财会科研团队,培养会计人才,与齐鲁制药、济南智光公司等15 家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开展创新创业大赛

响应教育部号召,以促进产、教、研、用紧密结合为目标,该校会计专业借助“学业导师制”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科技创新等各类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大赛,学生们都积极参与,硕果累累,效果可见一斑,积极激发、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社会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了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这是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的核心。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山东协和学院商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专创融合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以至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核心问题如下:

(一)创新创业职业教育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势较为复杂。一些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就深入些。但是,一些高校起步晚、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认识就不太强。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一些高校急功近利,在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层次趋高、规格单一、模糊型同质现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自然流于形式。

(二)专业知识教育与双创教育未达到完全融合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主要还停留在初步探索层面。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双创的精神和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体系的限制。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流形式多只是短期的创业培训,或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而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学生还是对创新创业理念没有融会贯通,没有完全了解其精髓,直到毕业,专业知识始终不能与双创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缺乏专创融合的师资

将双创理念融入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相应地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除了要具备教授会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能力以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创新思维和能力。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并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专创融合的转型期,专创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同时大多数教师又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以及双创理念相结合,给学生以专创融合的经验,教师所授课程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否培养出具有突出创新创业意识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仍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尤其是在与会计专业知识融合方面,教学内容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技能教学,学生的兴趣不够,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整合专创融合教育理念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融合起来。对此,高校首先要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同时,要更加注重与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融合,及时更新和改造,并应贯穿于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促进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强调注重贴近社会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以职业为导向,理论与应用、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二)以就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专创的深度融合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满足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在双创理念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发展环境引领下,传统的会计人才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人才市场需要具有扎实会计理论与实务基础、能够处理纷繁复杂日常经济业务、进行常规性会计职业判断、能和多个单位与部门交流与沟通、综合处理财务与业务融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专门人才。并且,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变革步伐加快,许多会计专业学生创业诉求增加。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将专创深度融合,这样才能符合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应当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更新教育理念,通过跨专业、跨学科专创融合教学课程设计,实现会计专业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目标。

(三)创新思维,进一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双创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对教师的跨学科、跨学科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学历要求不高。因此,学校更应该着力于脚踏实地去寻找和选拔具有实际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去传道授业,迫切需要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协调,多方联动,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选拔与聘用渠道。依托与企业的合作互动,积极与企业签订教师临时培训和兼职教师聘用协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培养机制。校、企双方教师要充分合作,相互补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企业教师进校学习理论,补充和组织专业技能和知识,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而学校教师随时可以与企业一线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实操交流,这将大大地促进学校的教学“实践”融合,更符合双创背景下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双创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