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圣稻27 选育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2021-11-29 04:34金桂秀朱文银徐建第周学标杨连群姜明松
北方水稻 2021年3期
关键词:秧盘稻瘟病可湿性

陈 峰,金桂秀,朱文银,徐建第,周学标,杨连群,姜明松*

(1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济南 250100;2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临沂 276012)

山东属黄淮稻区, 处于麦茬稻向一季春稻过渡地区,常年稻作面积13.33 万hm2,水稻在山东属高产高效作物[1]。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上升,人工插秧逐渐向机插秧过渡, 选育适于机插秧的优质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机插秧品种要求具有熟期中早熟,早生快发,灌浆快等特性。为选育适于机插秧的品种,山东省于2015 年启动机插秧组区域试验,以加快适于机插秧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圣稻27(参试代号圣稻177)2016 年参加山东省机插秧组区试,2017 年续试,2018 年进入生产试验。 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9 年6 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鲁审稻20190010),适宜鲁南、鲁西南机插秧种植利用。

1 选育过程

圣稻27(参试代号圣稻177) 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于2012 年正季以临稻18 为母本、圣稻19 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母本临稻18 为中早熟品种,沂南县水稻研究所选育,2010 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0021 号)。 父本圣稻19 为中早熟组品种,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2013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农审2013019 号)。

2012 年正季于山东济宁配制组合, 同年海南F1编号12NF1016;2013 年正季济宁F2编号13F105, 同年海南F3编号13NF129;2014 年济宁F4株系编号14F051, 同年海南F5编号14NS227;2015 年济宁F6参加品比试验, 编号15P177;2016 年F7以圣稻177 为代号参加山东省水稻机插秧组区试。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圣稻27 株型紧凑,叶片绿色,剑叶较长,弯曲穗,无芒,谷粒椭圆形。 山东省机插秧组区试2 a 平均表现:全生育期143 d, 平均有效穗数22.0 万穗/667 m2, 株高99.4 cm,穗长17.4 cm,实粒数124.4 粒/穗,结实率88.8%,千粒重25.0 g。

2.2 品质表现

2016 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试:稻谷出糙率85.9%,整精米率73.4%,谷粒长宽比1.8, 垩白粒率6%, 垩白度0.6%, 直链淀粉含量18.3%,胶稠度80 mm,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 2017 年检测结果: 稻谷出糙率84.5%, 整精米率69.4%, 谷粒长宽比1.9,垩白粒率7%,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68 mm, 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 2 a 平均出糙率85.2%,整精米率71.4%,长宽比1.9,垩白粒率6.5%,垩白度0.9%,胶稠度74 mm,直链淀粉含量15.9%。

2.3 抗性

2016 年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接种鉴定: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3,损失率最高级5 级。 2017 年检测结果: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0,损失率最高级3 级。 田间表现抗条纹叶枯病、抗倒伏,熟相好。

2.4 产量表现

在2016 年山东省机插秧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40.9 kg/667 m2, 比对照圣稻14 增产10.4%;2017 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58.0 kg/667 m2, 比对照圣稻14 增产10.4%,比对照润农11 增产4.3%;2018 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00.1 kg/667 m2,比对照润农11 增产4.9%。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种及秧田管理

根据安全齐穗期和秧龄(25~30 d)推算适宜播种期,麦茬稻在5 月中下旬播种。 落谷量100~130 g/盘(干种计算),播后将秧盘堆摆8~10 层,在温度28~32 ℃的出苗室内放置2~3 d 进行叠盘出苗。 当芽长0.3~0.5 cm 时,将秧盘及时摆放至秧田。秧盘纵向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秧盘之间紧密整齐,秧盘底面和床面要紧密贴合。

科学灌溉,合理施肥,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性。 灰飞虱高发年份,采用无纺布或防虫网保护育秧。 1 叶1 心期,选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1 000 倍液苗床喷雾,防治立枯病。选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或30%噻虫嗪悬浮剂等防治灰飞虱,兼治蓟马、一代二化螟等害虫,于灰飞虱迁入秧田始期,当虫量达15~20 头/m2时及时防治,如果发生量大,需连续防治。

3.2 大田管理

麦收后及时整地,做到田面平整,基本无杂草、杂物、残茬等;泥土上软下实,细而不糊。 移栽前需泥浆沉淀,以沉淀不板结为度。麦茬稻6 月中下旬插秧,浅水插秧,水层深度1~3 cm。机械插秧秧龄25~30 d,苗高12~20 cm,机插深度1.0~1.5 cm。 密度应合理,适当稀植,基本苗3.0 万~10.0 万株/667 m2。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5∶0.8,其中氮肥不能施用硝态氮肥。 根据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大田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 500~4 000 kg/667 m2(或商品有机肥150~200 kg/667 m2),化学肥料总量控制在纯氮(N)12~15 kg/667 m2、磷(P2O5)6~7 kg/667 m2、钾(K2O)12~15 kg/667 m2,微肥施用硫酸锌1~2 kg/667 m2。 一般氮肥用50%~7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钾肥基、蘖肥各占50%;也可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将水稻专用控释肥在整地时施入。

薄水栽秧,浅水分蘖。 适时晾田,抑制无效分蘖,构建合理群体。 复水后至孕穗前间歇灌水,孕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乳熟期干湿交替,成熟前7~10 d 断水[3]。

可选用120 g/L 恶草酮乳油,于移栽前1~3 d、稻田灌水整平后呈泥水状态时,均匀甩施,施药后保持4~6 cm 水层2 d。移栽缓苗后可选用72%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或30%苄·乙可湿性粉剂等, 毒土法施药; 或选用60 g/L 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等茎叶喷雾。 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时防治稻瘟病,兼防纹枯病和稻曲病。 可选用有效成分含量1 0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或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或6%戊唑醇微乳剂等低毒高效药剂。

猜你喜欢
秧盘稻瘟病可湿性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香葱疫病与霜霉病如何用药剂防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秸秆秧盘育苗效果研究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