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21-11-29 05:32李大健
关键词:思潮民族主义民族

李 姗,李大健

(1.中南大学 湘雅三医院宣传部,湖南 长沙 410083;2.湖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湖南理工学院基地,湖南 岳阳 414006)

民族主义这种社会思潮是一把“双刃剑”,既存在反对民族歧视、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等导向健康、作用积极的理性的一面,又存在狭隘性、排他性和利己性等导向偏狭、作用消极的非理性的一面。民族主义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思潮。其中,理性民族主义的影响占主流地位,但民族主义思潮会在大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广场效应,导致其产生非理性的思维和言行,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高校是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因而新时代,高校应增强问题意识,应深刻认识、理性审视民族主义思潮的两面性,深层次地做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这一社会思潮的工作,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关于民族主义的理性阐释

德国莱比锡大学于1409年召开了“波西米亚和波西米亚民族的宗教与经院哲学”辩论会,民族主义这一学术名词就是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来的。此后,民族主义便被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广泛地使用。①参见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59页。20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扩张以及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无情劫掠,民族主义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民族解放运动,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去殖民化与谋求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则成为了革命的教义。②参见洪泉湖《百年来两岸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反省》,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34页。

由于民族主义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富厚的客观实体,故而迄今为止,民族主义尚无一个得到普遍公认且较为清晰的定义。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民族主义研究权威专家卡尔顿·海斯(Carlton J.H.Hayes)曾断定:“对爱国主义、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属性和历史的完整且系统的研究,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3]对此,英国经济学家、政治社会学家和公法学家沃尔特·白芝皓(Walter Bagehot)亦有过类似的论断:“如若不问何为民族主义,人皆以为自知,但要详究,却又不知。”[4]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个比喻:民族主义是一头大象,研究者是一个瞎子,每个研究者只能摸到“民族主义”这头大象的一部分。③See E.B.Hass.What is Nationalism and Why Should We Study I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86,Vol.40,p.77.因此,关于民族主义定义的界定,便显露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多元化的格局。英国哲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从政治视角探讨何为民族主义,他指出:“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在要求族裔的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尤其是在某一个国家中,族裔的疆界不应该将掌权者与其他人分割开——这一偶然性在该原则制定时早已被正式排除了。”[5]美国学者汉斯·科恩(Hans Kohn)则从思想视角探讨何为民族主义,他认为:“民族主义放在首位的应该被看作为一种思想的状态,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个人对其所在的民族国家有着高度忠诚。”[6]国内学者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也有较多论述。如:张前程将其解读为:民族主义是指同一民族内部的所有成员,基于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自尊上对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以努力争取本民族独立、积极维护本民族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意识形态和具体实践行为。①参见张前程《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市场》,2010第35期,第104页。朱建征等则将其理解为:在现今中国,民族主义是指民族国家成员为国家和民族谋利益,热切希望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一种情感、一种价值观,以及在此情感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科技发展思想。②参见朱建征、冯浩、张眉《民族主义思潮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途径、成因与对策》,《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18页。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民族国家高度忠诚,为民族国家谋利益,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民族富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亦即是以本民族利益为基础的,以民族自治、民族认同与民族统一为基本目标的,集情感、理论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综合体。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能够激发广大民众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够汇聚起民族国家成员万众一心砥砺奋进的磅礴伟力。这是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民族主义主要可分为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三大类别。

其一,政治民族主义——呈现于政治层面的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它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一个类别,它主要以“国家政权”“政治主权”为其认同的符号表征,特别强调对民族和国家的浓烈的政治认同,注重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首要位置,对民族主权和民族独立自治、对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的荣盛与衰落予以高度关注。“它的主要内涵就是强调民族国家的构成不仅仅在于共同文化,更在于共同政治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观念。”[7]它是维护民族国家核心利益的政治保护主义,蕴含着国家疆域、政府与国民、内政外交主权、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模式等多个方面的保护体系。③参见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政治民族主义的嬗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97页。它会对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诚然,政治民族主义看重民族认同感、忠诚感、尊严感和归属感,但由于政治民族主义是以民族国家为依托的,建立主权国家是其热衷追逐的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因而它往往会带有分裂与暴力的倾向。

其二,经济民族主义——呈现于经济层面的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它并非是纯经济性质的,其背后有着非常深厚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它“是借助民族主义而把经济问题政治化”[8],它既有经济方面的博弈亦有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角逐,是民族国家的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在经济领域里的拓展与延伸,“是为了维护国家和国民的经济利益,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态度,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9],是从民族国家本位出发而采取的关税壁垒、贸易保护、国家干预等一系列战略指导思想、政策和策略。它旨在维护民族国家自身的经济独立,强调将民族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地区局部利益乃至于整个国际利益之上,确保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到侵犯,确保不断增强其经济竞争力和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而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排他性质的民族利己主义(或国家利己主义)、重商主义。由此不难发现,经济民族主义着意于民族意识、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但它也有其固守落后、排斥开放、故步自封的一面。

其三,文化民族主义——呈现于文化层面的一种民族主义倾向。有学者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主张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多元民族文化和平共生,强调各民族文化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和延续,它是自由的、平等的、开放的及独特的。④参见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刍论》,《世界民族》,2000年第4期,第6页。也有学者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热衷于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精华,致力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那些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均把文化民族主义视为中国民族主义的核心,要求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保护同民族国家的救亡与复兴紧密联系起来,特别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立应先于或优于其政治独立。①参见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页。此外,还有学者发表独特的见解,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可以同国籍脱钩,也即同对国家或民族的政治认同脱钩。如一个加入了外国国籍的成年中国人,他在政治上可能效忠于国籍国,但在此后的几十年内他仍然会特别认同与眷念中国文化,并且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此认同与眷念传承给其子孙。②参见阮炜《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书屋》,1997年第6期,第21页。本文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指的是坚信本民族固有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将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灵魂,将文化复兴作为民族复兴的要径,视文化的独特性为民族的本质,以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的情感、思想、态度和行为,亦是一种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谋求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复兴与壮大的心理意识和价值取向。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民族主义也具有双面性,文化民族主义者一旦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过分强调和固守,则容易产生将本民族文化同他者文化割裂开来的二元对立的现象,继而会走向保守和封闭的极端。

很显然,民族主义思潮“双刃剑”的特征分外突出,作为以血缘为基础的、具有排他性的情感和意识,民族主义思潮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非理性特点。③参见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页。民族主义思潮中容易掺杂强烈的非理性思想因素,对民族主义的过度宣扬,可能致使其异化为煽动大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仇恨的工具。在某种崇高理由的掩饰之下,一些非理性的冲动甚至狭隘自私的动机会形成较强的煽情力,进而会助推产生我族中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在政治上往往打着激进性的“民族自决”“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的旗帜,竭力主张追求军事扩张,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政策,这会危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新时代,在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特殊和敏感时期,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常常会裹挟道德主义的话语上风,广泛地在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中渗透,造成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而受中国近现代屈辱史的影响以及受“夜郎自大”“天朝自居”等狭隘心理的感染,部分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会产生非理性民族主义心绪。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尤其会对正处在塑造“三观”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群体造成一系列消极负面的影响。

二、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探析

大学生思想新潮,其天性是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太强,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多变性和从众性,是最易受社会思潮感染的群体。加之民族主义思潮易变性、激发性、复杂性的特点恰好同大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合拍,极易与其产生天然呼应。因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对民族主义思潮的关注度便随同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高,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导向的影响也日益深广,成为对其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社会思潮,成为其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重大议题。基于此,高校应深入研究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以便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这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正向性影响

首先,理性民族主义思潮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理性民族主义思潮是激励大学生为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力克时艰、追求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创造更加光明的美好未来的精神动力,能促使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荣誉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忧患意识,旗帜鲜明地同一切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势力和制度作坚决斗争,为民族国家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理性民族主义思潮也能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深刻理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国防和外交政策,立志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砥砺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令国人骄傲、令世人赞叹的伟大成就,理性民族主义思潮促使新时代的大学生大大提升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家国情怀空前高涨,且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合法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和诉求,积极践行爱国行为。

其次,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尤其能激发出人性中最纯最美的光点,促使大学生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不少大学生在民族面临灾难之际,以实际行动诠释、拓展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大灾难,80后的大学生踊跃募捐、献血和勇做志愿者,用平凡镌刻坚毅,用行动书写“硬核”担当,用无私的奉献为当代青年人的本色作出时代注解;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90后、00后的众多大学生纷纷加入“逆行者”的队伍中,用生命守护生命,用青春构架希望之桥,回应那些曾经模糊了他们真实面目的标签;在香港“占中”、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等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很多大学生也彰显了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辱的精神气概,表现出理性研判社会问题的思想政治素质。当今中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一个矛盾突发和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时期,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需要以理性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营造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使命必达的舆论氛围,这样便能使理性民族主义与立德树人实现良好对接,进而点亮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灯,点燃其人性之光,促使其自觉地将“个人梦”融入“民族梦”“国家梦”之中。

(二)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负向性影响

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资讯极为发达的今日社会,某些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对抗性思维,也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一些满怀爱国之心的热血青年大学生,会误导他们的思想观念、是非标尺、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说过,民族主义是民族意识的一种“发炎红肿”状态,导致民族主义发生的通常是创伤感和耻辱感。对自己实有的或是想象的美德夸大,而对别人的荣誉、快乐和成功则充满了怨愤和敌意。①参见以赛亚·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49页。这些便是非理性民族主义的主要征象。受其影响,一些大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激进而偏执的小众思想和行为。

一是在政治上激进狂热。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是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在外部刺激下的一种情绪化、非理性化的表达,它主要通过新媒体的传播、畅销书的宣扬、热血旗手的导引等途径向大学校园渗透,继而深度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价值理念。如1996年宋强等的《中国可以说不》、2009年宋晓军等的《中国不高兴》均带有强烈非理性色彩的民族主义。其中,“我号召中国人要记住仇恨”“我们强大了,我们就揍你”“持剑经商”“美国的完蛋只是时间上的事情”等非理性民族主义话语充盈着大众的视听环境,使得部分民众的负面情绪被点燃,掀起了一股民族主义的政治狂潮,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社会政治心理。尤其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三观”具有易塑性、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均有欠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容易走极端的大学生来说,这些非理性民族主义言论观点的肆虐泛滥,容易导致他们当中有些人将青春期骚动发酵为群体人格愤懑,致使其激进狂热的政治观暗流涌动,对这个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造成了负面影响,引致其政治表达与政治参与的无序以及思想政治理念的扭曲,并将扭曲的理念转化为实行践履的狂热。

二是在文化上狭隘保守。对于思想尚幼稚、不够稳重的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受到“民族优劣论”“民族至上论”“全盘否定异域文化论”“唯我独尊论”等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这就会阻碍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形成,驱使他们产生盲目自大的情绪与膨胀的民族心理,催生他们僵化偏执的文化民族主义认知,致使他们狭隘保守的文化观暗流涌动,他们很有可能会一味地固守自己的话语体系,不主张“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力主“回归传统”“回归历史”,倾情于封闭和“关门主义”,极力排斥或根本否定异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能以宽容的精神、多元的价值观、对话的姿态看待域外文化,难以树立在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用世界文明发展的各种新成果来激活本族文化、推动本族文化创新的理念。这种僵化偏执的文化民族主义有碍于中华民族以健全的文化心理、积极的文化态度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文化联系,这样就会有碍于我国文化的创新,有碍于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在涉外上易于激怒。受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在涉外上容易产生情感优先于理智、情绪化会战胜理智性的现象,他们易于激怒,崇尚非理性暴力,继而会引发其极端的民族主义思维,会致使其排外主义情绪上升,并很有可能在涉外上滋生民族主义情绪的非理性表达事件。尽管这些大学生的初衷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表现爱国忠心,然而放大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不理智的、错误的。此外,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上传播,会导致少数大学生在涉外方面发泄网络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竭力宣泄自己的内心怨愤,动辄“抵制”“制裁”,甚至“开战”,这种情绪在外部极端负面事件的刺激下,将会引发其网络言论的“暴力”倾向和黑客行为。故而可以断定,一旦那些深受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的担忧与抱怨无限地积淀,就会引起其心理天平的失衡,致使其对抗尚武的涉外观暗流涌动,转而会被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所蛊惑和利用,将会引诱其发展到非常偏激的境地。

三、应对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

民族主义思潮这柄双刃剑是利大于弊的,高校只要对其施以科学理性的引导,就一定能够实现其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完美合流,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彰显其正向性价值,从而成为塑造大学生理性民族观和国家观的巨大无形的力量,助力其健康成长成才。习近平指出:“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0]“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1]7这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高校更应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来正视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扩散,注重从观念重塑、理论浸润、文化濡染、网络管控和实践涵育等方面下功夫,以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不断强化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正向性影响,克服大学生政治上激进狂热、文化上狭隘保守、涉外上易于激怒等负面倾向,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一)观念重塑:对待民族主义思潮宜导不宜堵

民族主义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思潮,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它不会在短期内消亡,且必然以新媒体为载体,迅捷而广泛地流传,其传播路径多元化、多维化,极其难以封堵,这使得新时代的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潮无法规避。以往,面对民族主义思潮带来的挑战,一些高校有时采用一些简单箝制话语权的办法,一则规避民族主义思潮有发声的平台和空间;一则不断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一些说教性强化。而这种“堵”的意识形态管理观念会带来适得其反的工作效果,有时强制学生回避、远离民族主义思潮,势必会与其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相悖,堵而不导必然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有些说教常常会导致学生的“认知疲劳”。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12]因而高校应转换思维方式,应势而为,顺势而动,悉力于观念的重塑,对民族主义思潮不可讳而不言、退避三舍,宜导不宜堵,绝不能将其看作洪水猛兽,要允许和包容其存在。况且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凝聚56个民族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培育符合时代精神的理性民族主义。

由此而论,面对民族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泛化与渗透,高校务须强化“导”字观念。要做到上下联动、多维协同形成合力,未雨绸缪、主动疏导,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内容,以接地气、聚人气、富有亲和力的教育形式,以柔性的意见表达机制,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切实将“导”字观念和具体要求渗透到“三全育人”实践中,内化到师生头脑里,着力凝聚思想共识,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大学生分清理性民族主义与非理性民族主义的本质区别,深刻认识理性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看清非理性民族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划清两者的界限,以进一步增强对理性民族主义的认同度和践行度。

高校应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增强意识形态观念。习近平曾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13]高校应科学把握“三个地带观”,将思想上的柔性灌输与心理上的耐心开导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对民族主义思潮进行理性分析,加以仔细甄别,并作合理取舍和扬弃,吸收其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的积极成分,摒弃其非理性、极端性的消极成分,扬长避短、化弊为利,尽可能放大其积极效应,缩小其负面效应,以利不断擦亮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指导权、管理权和主动权,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这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职责。

实践证明,面对民族主义思潮,高校只要不断重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路,做深做活“导”字文章,就能让大学生开阔新眼界,收获新理念,更好地把握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现状,擢升对民族主义思潮解读的思辨性,在及时回应社会现实问题中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看透各种热点事件背后的本质,促使大学生端正价值观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避免其对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盲目认同和追逐。

(二)理论浸润:握牢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20世纪初,民族主义才在知识分子的启蒙下传入我国,其发展过程可谓跌宕起伏。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民族主义又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故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民族主义理论的研究仍处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之中,尚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理论需求。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的趋势,面对民族主义思潮的渗透蔓延,高校要着力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甘露”沐浴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强理论之基,补精神之钙;二是要从理论上透彻地阐释民族主义思潮,让学生心服口服。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打好“理论桩”,才能还原民族主义思潮的清晰面貌,揭开民族主义思潮的神秘面纱,才能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在政治上坚定,进而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解释权,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播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

新时代,高校应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伟力浸润大学生的心田,用以滋养其初心、淬炼其心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它是科学逻辑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它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等理论特色,它是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和担当力量的集中体现。高校应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题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途径全面系统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特质,把追本溯源学深与融会贯通悟透结合起来,把理论宣传教育与引领社会思潮结合起来,在做深做实理论研究和宣传阐发新理论上下功夫,同时实现课堂主渠道与课外多维渠道相协同、正面宣传与负面分析路径相协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路径相协同、单向教育与双向教育路径相协同,并将“四史”学习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做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构更具辐射力和活力的理论宣传话语体系和创新模式,切实提升理论传播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把理论浸染熏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以助力学生增强对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免疫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尤其应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民族主义思潮,应注重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话语体系澄清民族主义思潮传播中的理论是非,将民族主义思潮“说开”“说透”,正面驱动学生看清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隐蔽性、诱惑性,致力于在立足生情、贴近生心、顺从生意中解疑释惑。这样便能让学生真正弄清民族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深刻内涵、价值取向、影响机理、影响路径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理论自觉,净化“噪音”和“杂音”,既鼓励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又防止其被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蛊惑和煽动,防止其产生过激行为,引导其树立正向民族主义思维,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和行为。

(三)文化濡染: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5]并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6]。可见,文化自信是多么的重要,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新时代,高校应注重以文化人,力避硬管理、硬灌输,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增强其陶冶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持久地向学生传达一种催人奋进的价值理念、精神趋向,助推其深化对民族主义思潮的理性认识。笔者认为,高校应以“引路导航”“培根铸魂”“补短增色”为着力点建设校园文化,以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路导航。目前,在大学校园里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着或强或弱的影响。它们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共存于大学校园中,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高校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其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内核的校园思想文化格局。应紧紧围绕“三新”开展铸魂育人活动,用其引领社会思潮、引领校园风尚、凝聚校园共识、濡染学生心智、润泽学生生命,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构建大学精神的基石,成为大学生为学做人的精神旗帜,确保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从而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使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以利助推学生进一步夯实理性民族主义思想堤坝,促使他们打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有力防范和化解民族主义思潮的非理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习近平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7]。鉴于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其中蕴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安定有序”“天人合一”等思想进行当代传承,让新时代大学生享有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成果,让其烛照他们的精神世界,激活其文化基因,激发其民族情感,涵养其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促使其扎紧文化之“根”、铸牢文化之“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抗御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进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是以域外优秀文化补短增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8]因而,文化复兴不能抱残守缺,而恰恰应该极力吸收域外优秀文化的成果。高校消化吸收域外优秀文明成果,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色添彩,不断活化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故此高校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民族主体性原则,以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从域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汲取其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内在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有益补充,以融会中外文化之长,创造更高形态的校园新文化,进而提升校园文化的抗险力、竞争力、创新力和软实力,更有效地抵挡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但高校在借鉴域外优秀文化时,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不能迷失方向,要坚守文化自信,反对盲目照搬、机械套用、全盘西化,谨防“西化”思潮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冲击,杜绝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在校园里的复兴和对大学生的侵害。

总之,要像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9]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种文化的协同叠加效应,建设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以其陶冶学生的气质,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以便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引领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拒抗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能力,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网络管控:构建清朗的舆论场域

随着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入,网络舆论场域业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隐匿性,为极端激进分子提供了活动空间,他们会利用网络散布各种谣言来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捷、密度非常深厚、方式非常便当,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即时性、平等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乐于选择的政治舞台。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天生受网络熏陶,他们无疑是网络民族主义的主要参与者、主要传播者和主要受众。而网络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会混淆视听、涣散信心、引导舆论,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态环境还会影响现实政治的决策空间,引起轩然大波,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情感、理性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因而,高校务必高度重视网络上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应注重加强网络管控,让网络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正能量,削减负面信息传播的消极影响,竭力防止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聚集。

习近平指出,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20]。故此,高校应坚守网络阵地,采取得力措施净化网络空间,全力构建清朗的网络舆论场域,以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对民族主义思潮进行正向引领;要强化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极力提升网络管控的力度。具体来讲,一是应打造线上“思政金课”,着力构建“互联网+”学习共同体,点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篇章,更进一步唱响网上主旋律,让大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把握民族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高对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识别力和洞察力,不断磨练心志、净化心灵,从而更有力地阻挡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侵袭。二是应利用校园网网站网页、校园BBS、手机网络平台,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和理性民族主义教育,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传递真实、客观、理性的主流声音,保持高校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切实有效遏制网络舆论场域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三是应建立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和学生宿舍“四级网络管理体制”,实行学生网络活动定期汇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正向与负向影响,以便有的放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导引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四是应创新全媒体管理机制,构建涵盖舆情监测、舆情预警、舆情分析、舆情研判、舆情控制与舆情疏导的舆情应对闭环,在大学生中涵养舆情理性,着意营造良好的舆情信息传播生态环境,①参见张爱军、魏毅娜《网络空间极端民族主义舆情的延伸、变异及其应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31页。对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从而以网络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五)实践涵育:夯实民族主义思潮的认识根基

一些大学生之所以能轻易地听信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并与其产生共鸣,其原因是他们的社会实践经历匮乏,让情绪化与理想主义思维方式占了上风,加之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时常是以“文化化”“学术化”“生活化”的面目出现,这无疑为大学生甄别社会思潮增加了难度。而大学生对理性民族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更多的是建立在对新时代我国国情、社情、民情的真实体验之上的,他们对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认识正确与否,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得以清晰分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再多的理论阐释也比不上一次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更能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更能坚定他们的认知信念。习近平指出,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11]13。高校应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要鼓励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其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这样便能力促“小课堂”与“大课堂”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高校团委、学工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可联合组织学生开展三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1)参观见学活动。可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现代化大型工业基地、“美丽乡村”示范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进行参观见学,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爱国奋斗精神、红色革命精神、中国工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促使学生提升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强化责任担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学生亲眼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增进对国情和发展成就的认知认同度,增强对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激励学生发愤学习、锤炼品质、锐意进取、立志成才,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远离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侵蚀。(2)访谈调查活动。可组织大学生深入城市社区、农村和企业进行访谈调查,全面了解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让学生亲身体验老百姓人居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提高,让其在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消解非理性民族主义思潮的负面感染,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3)志愿服务活动。可组织大学生开展敬老救孤、恤病助残、社区建设、乡村治理、法律援助、支教助学、科技普及、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来涵育大学生的思维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促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进而校准精神坐标,深化对理性民族主义的认识,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

猜你喜欢
思潮民族主义民族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20世纪90 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研究述评
MINORITY REPORT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