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11-29 10:05兰星熊莉娟李鑫林颖陈庆红张静袁璐盛丽乐张敏
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麻醉科函询胜任

兰星,熊莉娟,李鑫,林颖,陈庆红,张静,袁璐,盛丽乐,张敏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中明确提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切实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岗位胜任力与某个特定组织中具体的工作岗位紧密相关,能够显著区分某一项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2]。麻醉科专科护士是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和麻醉科专科护士认证资格证书,具备系统的麻醉护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事特定的麻醉科护理工作的麻醉专科高级实践护士[3]。国际麻醉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IFNA)制定了麻醉护士及麻醉科专科护士相关的从业标准和规范[4]。但麻醉护理的发展在国际上并不平衡,目前我国麻醉科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与资格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缺乏统一的麻醉科专科护士能力水平评价标准[5]。本研究构建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估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提供适用性工具,进而为我国麻醉科专科护士培养与评价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小组成员 研究小组成员均来自1所三甲医院麻醉科,共10人。其中麻醉医生3人,负责商讨专家函询收集的反馈意见、筛选指标条目池;麻醉科护士长1人,负责审核指标条目池,遴选函询专家及商讨决策指标取舍;中华护理学会麻醉科专科护士2人,负责构建指标条目池、联系函询专家、发放及回收问卷;省级麻醉科专科护士临床带教老师4人,负责设计专家函询问卷、对收集的意见和数据进行整理、提取和统计分析等。

1.1.2函询专家 遴选来自湖北、广东、江苏、江西、河南、安徽、北京和上海共8个省市13所三甲医院的19名专家进行函询。纳入标准:①从事临床麻醉或麻醉护理工作≥10年;②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③省级护理学会麻醉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或省级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或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共16名专家参与两轮函询,其中男6名,女10名;年龄31~53(40.71±6.25)岁;工作年限5~30(23.88±6.88)年;学历博士1名,硕士8名,本科7名;职称正高级5名,副高级6名,中级5名;专业领域为临床麻醉6名,麻醉护理10名。

1.2方法

1.2.1初拟指标体系 以McClelland[6]的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依据中华护理学会对护士核心能力及相关能力要求、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麻醉护理岗位职责等[7-9],参考国际麻醉护理联盟对麻醉科专科护士的从业标准,即已完成基本护理教育和基础麻醉教育课程,经由国家认证及授权的护士方可从事麻醉科护理工作[4],并结合国内麻醉护理的发展现状,研究小组成员归纳整理相关指标条目,进行集中商讨,初步形成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5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并据此设计规范的专家函询问卷。

1.2.2实施专家函询 2020年10~11月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方式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专家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不重要=1分,不太重要=2分,重要=3分,比较重要=4分,很重要=5分)对每项指标进行重要程度赋分,同时每级指标后均设有“指标修改/增加/删除栏”。每轮函询结束后,小组成员根据函询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以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CV)>0.25且满分比≤20%作为排除标准[10],对指标进行增删或修改。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度、意见协调性分别用问卷回收率、权威系数、各指标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协调系数表示。采用Yaahp10.1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专家积极程度 第1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47%(17/19),第2轮为94.12%(16/17),表明专家参与本研究的兴趣较大、有较高的积极性。

2.2专家权威程度 以专家权威系数Cr代表专家权威程度,其数值为专家对函询内容的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的平均值[11]。本研究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5与0.889,满足专家的权威系数>0.7[12]为可接受,表明专家权威程度较高。

2.3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若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且满分比>20%[10],则表明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好。第1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42~4.98,满分比为11.76%~94.12%,其中二级指标“护理安全与法律意识”满分比未满足纳入标准,予以删除。第2轮函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08~5.00,满分比为25.00%~100.00%,表明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评分有较高的一致性。

2.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轮函询各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3.26%~22.15%和0~16.2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2和0.196(均P<0.01),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协调程度较为理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果见表1。

表1 两轮函询专家协调系数

2.5专家意见汇总 第1轮函询有11名专家提出20条建设性意见,第2轮函询有6名专家提出9条意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指标排除标准,借鉴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修订函询问卷,经小组成员面对面集中商讨后最终决定5项一级指标不作修改,二级指标修改如下:①删除2项指标。专家指出“护理安全与法律意识”是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不属于“专业能力”范畴,且该指标变异系数>0.25,予以删除;专家指出“具备求知欲,渴望获得更多知识并通过相关途径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属于个人素质,不属于“专业能力”范畴,建议删除,予以采纳。②修订5项指标。专家指出,作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应具备“掌握呼吸机使用及不同模式下参数设置知识”的能力,不应仅限于“熟悉”程度,予以采纳;专家认为“掌握人体内环境及液体治疗知识”概念较为宽泛,需表述具体,小组对指标内容补充为“掌握人体内环境及液体治疗知识,能对围术期患者血容量进行评估,掌握术中输液、输血的护理要点”;专家表示“掌握患者转运技术”表述不恰当,建议修改为“掌握术后患者安全转运技术”;专家指出“协调能力”表述不明确,小组讨论后修改为“工作任务合理分配能力”和“突发状况下的应对能力”。最终形成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项一级指标、38项二级指标,见表2。

表2 麻醉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构建的意义 麻醉科专科护理是护理实践向专科细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拓展,随着麻醉护理专业的迅猛发展,麻醉科专科护士培养势在必行[13]。目前中华护理学会及省级麻醉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已经相继开展,但尚无统一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标准。针对已取得资格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如何科学地评价其岗位胜任力水平,判断其是否胜任岗位工作,是目前亟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从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方面评价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较为客观全面,明确了麻醉科专科护士具有怎样的能力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并把麻醉科专科护士需要努力的方向反馈于麻醉科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完善和促进了麻醉护理实践的专业化发展,可为制定麻醉护理行业标准、麻醉科专科护士培养、专业资质认证等提供参考。同时,也可用于麻醉科专科护士的自我评价,促进其职业生涯提升,进而提升麻醉护理服务质量[14]。

3.2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函询专家均具有丰富的麻醉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超过50%的专家学历为硕士以上,函询专家来自8个省市13所三甲医院,地域分布较广,保证专家的代表性与权威性。本研究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9.47%和94.12%,且分别有64.70%和37.50%的专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说明专家对本研究感兴趣,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5和0.889,表明专家函询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2、0.237(均P<0.01),表明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综上,可认为本研究构建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可靠。

3.3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的5项一级指标中,专业技术权重居于首位(0.226),由5个二级指标构成,其权重大小排名前3位是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电除颤、吸痰、给氧等抢救技能(0.059),熟练使用麻醉机、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常用仪器设备(0.046),掌握气道开放及辅助通气技能(0.043),说明掌握这3项专业技术对于评价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非常重要。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麻醉科收治患者疾病特点和麻醉科专科护士临床实际工作内容,符合我国麻醉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工作现状。专业知识(0.221)权重居于第2位,这与介入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研究相同[15]。专业能力权重居第3位(0.210),表明麻醉科专科护士作为麻醉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处理更高难度和要求的护理工作。管理能力和个人特质权重分别为0.187和0.156,提示麻醉科专科护士除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业务素质外,还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和个人特质培养,借助岗位胜任力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和个人特质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和整体性,将能力、特质与岗位结合,从而成为专业化人才。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构建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作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能够为麻醉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以及任用提供参考。但尚未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下一步将验证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发展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工具。

猜你喜欢
麻醉科函询胜任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