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脐血干细胞输入3小时内不良反应观察与分析

2021-11-29 09:51张红李凤霞王艳平刘春杰李小燕
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体征血型干细胞

张红,李凤霞,王艳平,刘春杰,李小燕

脐带血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是利用其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重建移植患者造血免疫系统的一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1]。由于脐血中含有丰富的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且可以随时从库中被提取使用和较少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等原因,现已经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后又一个新的造血干细胞的来源[2]。无血缘脐血干细胞需在-196℃的深低温液氮中冻存,保存时间长短不一,其冻存剂含有二甲基亚砜等,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在脐血输入过程中常出现血压升高、头痛、胸闷、心率减慢和低热等不适,少数患者在脐血输入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休克表现[1]。目前,没有相关文献显示输入脐血干细胞短时间内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变化。我院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输入脐血干细胞时观察发现,多数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在输入脐血干细胞开始后的几分钟内发生变化,同时还伴有各种不适主诉。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脐血干细胞输入短时间(3 h)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给予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患者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移植病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住院并完成脐血干细胞输入的患者。纳入标准:初次输入脐血干细胞且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排除标准:病危及病重,意识不清不能配合研究者。脐血干细胞输入患者共197例,其中男127例,女70例;年龄1~61岁,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儿科患者年龄划分,分成人和儿童两组,儿童组(1~18岁)113例,其中≤3岁20例;成人组84例,其中≥50岁9例。患者体质量10~96(45.3±21.8)kg。疾病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8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其他血液病4例。患者血型A型66例,B型47例,O型68例,AB型16例。

1.1.2脐血干细胞相关资料 脐血来自国内6个脐血库,其中A型55份,B型54份,O型73份,AB型15份。脐血存放时间<1年33份,1~2年50份,>2年114份。

1.2方法

1.2.1脐血输入与对症治疗用药 患者血型与脐血血型相同142例,不同55例。脐血输入时间4~10 min 90例,11~20 min 78例,20~40 min 29例。脐血输入量1.6~43.9 mL。脐血输入过程中及输入后3 h内对症治疗用药共计9种,包括异丙嗪139例次,地塞米松173例次,呋塞米66例次,硫酸镁35例次,甘露醇47例次,氯雷他定17例次,托拉塞米40例次,硝苯地平173例次,碳酸氢钠57例次。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始后3 h内行全程心电及血氧监测。

1.2.2资料收集方法 统一培训3名护士,由1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和1名护士长共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各种主诉及不良反应(每例患者每种不良反应记录1次)。将收集资料记录于统一的观察表格中,以免数据缺失。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输入脐血干细胞前及输入后各时间点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 脐血干细胞输入后,患者心率在1 min开始下降明显,30 min开始恢复;收缩压平均值1 min开始上升明显,10 min达到最高值;舒张压平均值3 min开始上升,持续约10 min。见图1。

图1 输入脐血干细胞前及输入后各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变化图

2.2输入脐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h内197例患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共83例。其中恶心呕吐20例,尿色变红20例,头痛头晕18例,哭闹烦躁15例,腹痛6例,胸闷心悸4例。不同资料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资料患者输入脐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3.1输入脐血干细胞3 h内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伴随症状分析 有研究显示,输注脐血干细胞后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心动过速、心率减慢、室性早搏、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3]。研究指出,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含二甲基亚砜且高渗的液体,会造成患者心脏负荷的加重是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4]。本研究观察197例患者在输注脐血干细胞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在输注脐血干细胞开始1 min时即出现心率减慢(最慢42次/min)、血压上升(收缩压最高213 mmHg),30 min左右逐渐恢复,同时伴有不适,患者常主诉如头痛、恶心、腹痛等。患儿不会表述或表述不清时,常发生烦躁不安、哭闹等。本组患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共83例。因此,输注脐血干细胞后的前30 min护士最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本组患者输入脐血期间对症应用9种药物,并给予氧气吸入等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1 h内基本恢复正常,没有出现文献提出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手脚发麻、癫痫发作、意识丧失等症状和体征[5]。这与医疗干预的预见性与及时性密切相关。提示护理人员除了观察患者相关症状和体征外,提前准备相应的药物和抢救物品,及时用药非常重要。

3.2输入脐血干细胞患者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3.2.1年龄 不会表述或表述能力较差是患儿的特点。本研究观察发现,患儿更容易出现腹痛及哭闹。本组6例出现腹痛症状的全部是18岁以下患儿,而出现哭闹烦躁表现的共15例,有14例为患儿。哭闹多是儿童表达不适的方式,包括头痛、腹痛或其他不适等通常通过哭闹来表达。而当患儿哭闹时,可引起血压升高继而导致头痛或其他不适症状,文献也有关于患儿输入脐血时发生高血压脑病的报道[6]。因此,密切观察患儿血压,可给予转移注意力、家长陪伴等措施,缓解患儿哭闹是护理的重点。及时与医生沟通及处理,以确保患儿输入脐血安全。患儿尿色变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人患者,可能与儿童肾脏发育特点有关,尚需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3.2.2患者血型与脐血血型的异同 本组患者在输入脐血后,发生尿色变红者20例,占总数的10.15%;患者血型与输入脐血干细胞血型不同时,尿色变红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研究显示,脐血回输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尿、急性肾损伤等泌尿系统症状[2],出现血红蛋白尿的原因主要是保养液中的酚红指示剂由肾脏排出使尿色变红[7]。另外也有脐血输入时发生溶血反应的个案报道,其不良反应包括肉眼血尿、肾区痛等[5,8]。因此,输入脐血干细胞后,导致尿色变红的原因包括血红蛋白尿、急性肾损伤或是急性溶血,还有可能是由于添加剂引起的尿液颜色改变。护士要关注尿液颜色变化的相关症状和体征,特别是患儿身体各器官发育还没有成熟,不能因为可能是添加剂导致尿液颜色改变而忽略患儿泌尿系统损伤。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注意询问其有无肾区疼痛不适,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3.2.3脐血输入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输入的脐血干细胞量>20 mL时,患者恶心呕吐、尿色变红发生率显著提高。因为冷冻保存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悬液包含二甲基亚砜、低分子右旋糖羟乙基淀粉以及5~20 mL红细胞悬液,是输入脐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2]。所以输入的脐血干细胞量越多可能导致患者的不良反应越多越严重。当输入脐血干细胞>20 mL时,护士除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外,还应做好健康教育,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重点观察患者的消化系统表现和尿液颜色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缓解患者不良反应。

4 小结

患者在输入脐血干细胞开始后1 min即可发生生命体征的变化,在输入3 h内会发生多种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提醒护士特别关注患者血型与输入脐血干细胞血型不同以及脐血输入量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床旁守护30 min,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本研究还发现,输入脐血干细胞的保存年限长短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尚需增加样本量和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体征血型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健康成人尿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武警战士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火种”
其他动物有血型吗?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血型打0分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