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合奇县他勒铜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2021-11-30 00:55高章玉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5期
关键词:石英砂矿化铜矿

高章玉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 乌鲁木齐 830011)

1 区域地质矿产特征

矿区成矿带位于西南天山阔克萨勒岭Pb-Zn-Cu-Fe-重晶石矿带及塔里木北缘柯坪塔格(前陆盆地)Pb-Zn-Cu-Fe-宝石矿带的结合部位,成矿带具多种构造组合形态控制成矿区带展布,具持续稳定的成矿作用,出露地层有新元古界变质岩系,震旦系-泥盆系盖层沉积,石炭系碳酸盐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下二叠统碱性玄武岩-磨拉石建造。侵入体岩性为碱性辉长岩-正长岩。矿产以铅、锌、铜、铁、钒、钛、锡、磷矿为主。

铅锌矿为碳酸盐岩型,如坎岭铅锌矿;钒钛磁铁矿为镁铁-超镁铁岩型,如普昌钒钛磁铁矿矿床;磷矿为沉积型,有苏盖特布拉克、沙依里克、喀拉空塔格等矿床,是新疆寒武纪磷块岩主要分布区;锡矿有彻依布拉克、塔木等。

2 矿区地物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泥盆系依木干他乌组、克兹尔塔格组;石炭系巴什索贡组、别根他乌组及第四系坡洪积物。

2.2 构造

矿区主体位于阿尔帕确依切克开阔箱状背斜北西翼,呈NE-SW向展布,为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25°~56°,主断裂可牙克断裂带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EW-NEE 向。次级断层产生的部位往往位于泥质粉砂岩与石英砂岩的接触面上。沿断裂面为含矿热液提供了上升通道,形成区内若干层含铜硅化砂岩(薄层)带。薄层倾向大多与地层产状一致,多数倾向面与围岩界线平直,具擦痕、阶步,所形成的阶步状若波痕。主要的硅化薄层呈近东西向分布,形成小的含铜硅化砂岩。

2.3 地球物理特征

(1)矿区出露地层为志留系和泥盆系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绿色钙质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碳质泥砂岩、中细粒石英砂岩、灰绿色细粒石英砂岩和紫红色粉砂岩。极化率平均值变化在0.72~1.47%之间,电阻率平均值变化在1323~2424Ω·m之间。灰绿色钙质粉砂岩和中细粒石英砂岩均呈现中等极化中高电阻特征;细粒石英砂岩呈现低极化中高电阻特征;碳质泥砂岩呈现低极化中低电阻特征。

(2)矿区的砂岩、灰绿色钙质粉砂岩、细粒砂岩和中细粒石英砂岩地层,沉积时含有一定的金属硫化物富集,极化率相对较高。两区除粉砂岩以外,其它岩性电阻率普遍较高。因此,不同地质时期的同种岩性电性特征存在着电性差异,同一地质时期的不同岩性间亦存在着电性差异。利用激电方法寻找金属硫化物异常存在着良好的物理前提。

2.4 矿化带特征

地表圈出的他勒铜矿化带位于矿区东南侧,赋矿地层为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S2-4t),出露岩性主要有灰绿色钙质粉砂岩、紫红色粉砂岩、灰绿色细粒石英砂岩等。在南侧钙质粉砂岩与紫红色粉砂岩接触面及紫红色粉砂岩中夹的若干条灰绿色石英砂岩薄层中,矿化带宽50~80米,含矿薄层宽约0.3~2米不等,于岩石层理面多见孔雀石和蓝铜矿,呈星点状、薄膜状分布。矿化带岩石普遍具弱碳酸盐化,含矿石英砂岩具强的硅化。

3 矿体特征

他勒铜矿点位于他勒工作区南部,地层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与地表圈出的铜矿化带相对应。矿化带长约1.3 千米,宽约100 米,矿化赋存于中-上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底部的石英砂岩和粉砂岩薄层中,走向为65°~80°。

在该铜矿化带中部共圈定出5个铜矿化体,矿化体呈层状连续产出,长360~900米,厚度0.3~2米,Cu品位0.11%~0.65%,矿体出露厚度较小,厚度较稳定、有用组分较均匀。矿石矿物为孔雀石,呈薄膜状、星点状分布于岩石及裂隙面中,赋矿岩石为塔塔埃尔塔格组灰绿色石英砂岩或灰绿色粉砂岩,围岩为紫红色粉砂岩,具弱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大致为320°~350°∠30°~45°,矿化类型初步判断为砂岩型铜矿。

4 矿石质量特征

4.1 矿石物质成份

(1)矿石矿物

矿石矿物种类较单一,主要由孔雀石组成,多呈薄膜状、团块状集合体分布,呈分散状分布于石英砂岩及粉砂岩中裂隙面及层面层理面。

(2)脉石矿物

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绿泥石、方解石、高岭石等组成。

4.2 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

矿区的矿石为孔雀石,矿石结构类型较简单,孔雀石多呈他形薄膜状、粒状集合体分布于石英砂岩及粉砂岩中,粒径为0.02~1毫米。

(2)矿石构造

矿区矿石构造较为简单,主要为纹层状构造,表现为矿石和夹石紫红色粉砂岩互层。

5 矿化类型

矿化类型相对比较简单,以铜矿化为主,大致可分细脉状、浸染状。其中浸染状矿石为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为孔雀石呈薄膜状星点状分布。

6 矿化体围岩特征

矿化体顶、底板为泥盆系塔塔埃尔塔格组的紫红色粉砂岩,层理清晰,层位稳定。岩石具弱绢云母化、弱碳酸盐化、弱硅化,岩石裂隙中石英细脉发育。

7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7.1 矿床成因

矿区含铜砂岩矿点在区域上位于沉积盆地或断陷盆地中,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容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是成矿的基础。铜矿化产于特定层位,成岩期是铜质富集的重要阶段,成岩期后的断层-褶皱和地下水活动区控制了富矿体和矿床产出的部位和形态。因此,他勒铜矿点为陆相沉积-构造叠加型成因铜矿点,赋矿地层主要为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及泥盆系依木干他乌组灰绿色粉砂岩、石英砂岩中。

7.2 找矿标志

(1)地层标志:容矿岩系为浅海相碎屑沉积,铜矿化产于特定层位,通常为代表氧化环境的红色层与代表还原环境的浅色层交界处的浅灰绿色层一侧。矿化通常有多个层位,且较稳定,含铜矿化层延长可达数千米。

(2)构造标志:在断裂的密集带、断裂破碎带以及多组断裂交汇的构造极点,均是成矿的有利部位,断裂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是铜金多金属找矿的首要前提。

(3)蚀变标志:含矿岩石及围岩普遍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现象,其中以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蚀变与成矿作用较为密切,其中含矿岩石褪色现象与褐铁矿化相伴可作为找铜的直接标志;伴随黄钾铁钒的褐铁矿化与强硅化可作为找金的直接标志。

(4)矿化标志:矿石建造以Cu-S型为主,少数为Cu-Pb-Zn型,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氧化带为孔雀石、蓝铜矿。经过断裂构造作用、成矿作用叠加的含有围岩角砾的各种石英脉、重晶石脉,是寻找金矿富矿体的重要标志。

(5)地球化学标志:在多元素空间套合谱系里,Cu-Pb-Zn-Ag元素的高值区往往是找铜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带;具一定分布面积,以Ba-Au-As-Sb-Hg-Cu-W 元素组合及异常套合区是形成金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6)地球物理标志:高极化-低电阻率形成的明显的梯度带异常区是间接的找矿有利地段。

7.3 成矿潜力分析

矿区成矿带位于西南天山阔克萨勒岭Pb-Zn-Cu-Fe-重晶石矿带及塔里木北缘柯坪塔格(前陆盆地)Pb-Zn-Cu-Fe-宝石矿带的结合部位,属霍什布拉克多金属成矿带北东延伸喀拉铁克金及有色金属成矿带,具多种构造组合形态控制成矿区带展布,具有优越的找矿环境及地质条件,成矿潜力巨大。

综上所述,矿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潜力,矿化类型主要为热液型铜金矿与热卤水沉积-构造叠加型铜矿,就目前成果来看,矿体在深部富集的可能性较大,通过进一步系统的工作,本区找矿规模定会进一步扩大。

猜你喜欢
石英砂矿化铜矿
温度对贵州喀斯特黄色石灰土有机碳矿化、水稻秸秆激发效应和Q10的影响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鸣律
全球最大铜矿开始罢工
五水偏硅酸钠生产方法的部分工艺设备改进
次氯酸钠预氧化除锰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