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研究

2021-11-30 01:30崔映斌
关键词:突发事件思政心理健康

崔映斌,杨 容

(1.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宣传部,山西 大同 037009)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把握和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与思想状态,才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对于突发事件的心理与道德观念,是每一个公民需要面对的心理与思想品德难题。大学生处于对外界信息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面对社会舆论以及危机影响,容易在心理与思想上发生波动,因而突发事件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对外界信息比较敏感,其心理与思想观念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约束性的应对要求,往往会造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通过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顺畅地看待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和事,而不是从直观上,按照自己的惯有思维来感受事物。同时,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大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审视自己身上的问题,从而带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外界事物,获得心理健康发展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比如在本次新冠疫情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疫情的初期,有的大学生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实信息,不单采取支持的态度,还通过网络论坛等形式,发表自己的牢骚与抱怨。通过教师线上的及时指导,大学生的情绪稳定了,对于疫情期间的各项管控措施也非常理解,并且通过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投入到抗疫活动中,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担当。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问题,但是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不知从何下手,教育措施力度不够,教育手段缺乏可操作性等多个问题。

(一)教师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协同意识淡薄由于受到旧有教育理念的固化影响,很多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协同意识淡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教师的事情,思政教育是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事情,对于本专业本学科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职责认识不清,因而也没有在现实中更新教育理念,使得教师缺乏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方面的经验,也影响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顺利实施。当前各高校对教师的考评考核机制主要是从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与专业技能发展方面出发,却很少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思想品德发展程度来做出评价。在这样的考评考核制度指导下,部分高校教师仅仅关注本学科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却不愿意在自己的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活动僵化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僵化死板,与学科教学融入比较机械,较难实现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把着力点放在了如何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任务上,却忽略了这些教育活动是否受学生的欢迎,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否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面,活动程序性强,趣味性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三)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尊重 有的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方式创新意识,却没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手段与方法。传统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方式的实施主体往往是教师,教师对活动的准备、开展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指导与规划,并加以整理与记录,最后对记录结果加以分析,为今后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活动组织服务。这样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无法调动起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途径

一些大学生由于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周围世界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在家里无法外出,烦闷的心理比较严重。而复学之后的各种疫情防控要求与限制,使得有些学生出现了不满与消极的想法。因此,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策略,成为当前高校教师的必然选择。突发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具体途径如下:

(一)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渗透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日常学科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目标具体化。在制定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目标的环节中,教育目标的具体性尤其重要。如果制定的教育目标太空太大,就很难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目标的制定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内容来加以设定,争取做到每一节课都要有一个小的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目标。这样才能够使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落到实处,保持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常态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二)结合时代内容进行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创新 教师要结合高校大学生心理状态与思想现状,在进行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时候,融入更多时代内容,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心理问题的探讨与思辨中实现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目标。大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因而对于新时期的各种热点问题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中紧跟时代潮流,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社会热点问题的作用。在具体的教育策略落实方面,可以通过课下搜集整理热点问题、对热点资料的核心进行具体把握,并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创新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形式,通过各种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形式,引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思辨,在思辨中将观点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正确的心理与思想应对,提高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的高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利用疫情资源,为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服务 突发事件对于高校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来自于大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生活,因而能够引发强烈的共鸣,为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信息。教师可以结合疫情期间广大医护人员为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导学生对于人在危险前面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感受到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任何困难最终都能够解决。教师可以把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面前的感人事迹等教育资源融入课程,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思想道德伦理观念的探讨与思辨中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在具体的疫情资源利用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联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将疫情期间的各种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资源呈现给学生,并提出有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这样才能发挥出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让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

(四)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助力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 网络信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该手段设计教育活动。比如针对疫情突发之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流言及心理恐慌,以及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等行为,教师要引领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设计具体的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尝试多媒体、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技术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的形式,让大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核,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通网络论坛的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与思想观念变化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思想与心理状态展现中引导大学生自我反思,从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正确的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发展。从疫情期间高校网上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经验来看,网络信息技术为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策略的落实创造了条件,也让大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思想心理状态得以有效呈现,促进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五)提高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针对性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也是如此。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的多样化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与思想状态,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与思想问题的根源。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非常关注外界对于自己的看法,心理与思想还不够成熟。这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共性问题。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态都是不一样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又面临着很多的个性化问题。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加上疫情的到来,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出现了较强的担忧心理。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各种消极、颓废等负面情绪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有些学生不信任别人,看人看事总是从负面考虑,看问题比较偏激,针对这些集中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通过与学生单独谈心或者给心理与思想问题突出的学生写信,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切关爱,这样有助于学生走出心理与思想误区,获得心理健康发展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结语

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对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态保持高度关注,结合时代内容做出教育引领,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氛围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充分考虑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动态,不断进行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策略的创新优化。提高高校心理健康与思政协同教育的实效性,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思政心理健康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