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的历史逻辑

2021-11-30 09:26韩玉胜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精神

韩玉胜

传统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积淀而成并潜移默化规约人之思想行为的精神传统,任何民族总要面对“过去”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科学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努力扮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一角色,特别重视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慧命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开拓奋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杰出典范。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变革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彰显的历史逻辑就是文化复兴铸就强国之路。时值建党百年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演进历程与历史经验,对于理解当今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深刻意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态调适: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命运轨迹是近代中国坎坷历史的现实映射,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显现了当时社会剧烈转型所造成的诸社会群体的复杂社会心态。自鸦片战争以来,本来就江河日下、阶级矛盾凸显的封建王朝接连遭遇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清政府起初故步自封、以天朝上国的高傲姿态自居,进而签订各类卖国求安的不平等条约以延续残破的封建王朝,导致整个国家、民族陷入濒临亡国灭种的绝境。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民族由此掀开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救亡图存运动。这场运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反对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当时的有识之士起初从技术器物进而到政治制度,最后落脚于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剖析批判。

传统文化成为批判对象,是由当时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一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封建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封建制度的抨击自然要揭露这种制度背后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文化,加之当时的社会境遇使得人们很难客观评价传统文化。很多情况下,人们直接将反封建直接等同于反传统,认为推倒封建制度就是要彻底根除儒家思想,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就在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束缚。二是,虽然辛亥革命以后封建王朝覆灭,但整个社会仍然充斥着封建与反封建、复辟与反复辟的较量,文化界的复古思潮等保守势力依然蠢蠢欲动,尤其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试图以“尊孔”的名义恢复纲常礼教和复辟封建王朝,窃取革命果实。正如陈独秀所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1]“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2]所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喊出“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口号,这是由当时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中国传统纲常礼教在当时受到批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卫民主共和革命成果、抵制重建礼教权威的社会需要,即使在很多场合未能区分封建文化与优秀文化、甚至出现言语过激等情况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来说,当时人们对待传统文化整体上处于一种自卑心态。虽然中华文化延续五千多年之久且未曾中断,但面对强劲西方文化的冲击,这种“未曾中断的传统”反而成为阻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精神负担,文化自卑心理由此而生,进而演变为文化自虐、文化怨恨心理,反传统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诉求。与此同时,近代中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与文化复古主义的保守心态、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现状的急躁情绪、对现代社会的强烈渴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复杂的心理状态,以至于“有了坚决排外、照走老路的极端保守与不要传统、全盘西化的极端激进之间的水火不容,有了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两种相互对立交替显现的情绪。于是,我们有了种种惊慌失措、举止乖张,有了种种急于求成的侥幸盲动和无数时髦主义、新派人物的轮番登场,有了种种形式胜于内容的革新和革命,有了种种希望破灭之后的失望乃至绝望”[3]。实际上,无论是极端排外、全盘西化抑或是迷茫彷徨都是文化自卑的心理表现。对西方文化极端排外是面对文化殖民却无力反抗而引发的被动自我保护;全盘西化是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以实现“文明再造”的盲从;迷茫彷徨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造成的无所适从。

出现如此复杂的文化心态,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准确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及影响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自卑心态逐渐扭转。但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突然骤变,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艰难心路历程的实践总结。我们都知道,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大多曾是新文化运动领袖,长期坚决而激烈地“反传统”,加之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他们忙于革命事业而无暇顾及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内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时过境迁,当批判传统的潮流渐渐消退,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彻底纠正教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全民族抗战的需要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不完全是革命对象,也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化不是截然对立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这份历史文化遗产值得珍视。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4]应该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日渐深入,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趋于客观和辩证,根本上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文化自卑心理。

批判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基本原则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但随着“批儒评法”运动被纳入党的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遭到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片面的传统文化观得到彻底纠正。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在文化事业中特殊地位的理解更加深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文化自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具有时代性的命题。它既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与自豪,是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反对由于清中后期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所产生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又是吹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号角”[6]113。在近代中国,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一个历史过程,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有着足够自信且根基深厚的传统文化。

因此,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刻而又复杂,这是由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制约。因此,讲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联系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党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因素”[7]。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以及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对于整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提振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合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原有结构,并增添了许多新的科学元素。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解放,重新恢复了中华民族生气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心。”[6]114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难以真正触及中国人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转变的心路历程。

二、指导思想: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差异,但就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迅速准确地调整传统文化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其主要指导思想。

一分为二、取精弃糟地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抗战斗争历史背景下第一次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对待传统文化,并成为抗日战争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统文化观的主要指导思想。毛泽东曾就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了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8]706-707也就是说,不能毫无择拣地吃古人嚼过的馍,要经过分解、消化、取精、弃糟等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对待传统文化。那么,判断精华文化和糟粕文化的标准是什么呢?在毛泽东看来,这个标准就是人民性,即是否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是否具有人民民主性和革命性。他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8]622-623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民性来引导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应该说,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第一次全面客观的审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一次成功尝试,使得传统文化在团结民族抗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东方民族的世界化延伸,在中国革命史以及世界共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9]这是在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如何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所作出的论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这也是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传统文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这里的“相承接”至少包含如下内涵。一是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源头活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文明五千多年延续下来的精神传统,并且这种精神传统具有巨大同化效应,使得上到国家政治、民族认同、经济政策等大传统,下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内心信念等小传统,无不浸染传统道德之底色。这些文化传统构成了现代人生存与发展不可逾越的前提,现代性文化问题的探讨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文化“另起炉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过去的文化传统。当然,这里的承接并非完全因袭与照搬,而是继承与弘扬那些积极健康的、依然能够满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的传统文化。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被实践证明的史无前例的成功经济制度,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必须要处理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一方面市场经济交换法则过度膨胀产生诸如利益至上、拜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商品拜物教,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义利观有助于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以道德来助推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汲取市场经济的现代精神以充实传统道德理念,使得传统道德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生命活力。因此,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指导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关于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对待传统文化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形成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更加系统、深刻的认知模式。首先,不忘本来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10]。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对传统文化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理念进行系统发掘和精心提炼,让它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其次,吸收外来文化。任何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闭门造车,与其他文化不断交流、获取滋养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展现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中华传统文化有过让人足以自豪的灿烂过去,也有闭关锁国、保守残缺带来的深刻教训。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发展要与国外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吸收异域优秀文化融入中国元素、结合中国实际、考虑中国习惯,以创造适合中国人民的文化形式,将本土意识与世界眼光结合起来,“只有通过转化再造,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1]。第三,面向未来文化。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形势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孕育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传统文化必须尊重这些新的文化动向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型。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两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在新时代的集中表达。“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2]这里包括两个紧密关联的内涵: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所谓“转化”就是重新激活那些形式陈旧且仍有借鉴价值的传统文化,通过革命性改造和创造性诠释,赋予其具有时代精神的表达形式,让它们重新活起来、传下去,潜移默化地融入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和精神信念当中,成为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有益元素。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指的是对现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再创造,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为一种更高阶段、更高价值、更高层次的文化形式,就是要“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3]。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均诉诸创造性的文化活动而非简单文化现象描述,前者侧重整理、诠释“继往”传统文化以重新焕发活力,后者则侧重“开来”以推动传统文化面向未来;前者重在整理国故、融会新知,后者则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兼具批判性与继承性、创新性与发展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高度综合判断命题,表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总的来看,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和完善,将文化政策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世界形势紧密结合,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认知升华:从“精神家园”到“精神命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述不断深化,甚至上升到精神命脉的高度,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的认知实现了质的升华。

以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形象提法,“精神家园”相对应于“物质家园”,“如果说物质家园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有所寄居,那么精神家园则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有所归依,没有物质家园就会使人成为身体的‘漂族’,没有精神家园则会使人成为心灵的‘漂族’”[1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精神家园”指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重要论述,他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15]“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16]其实,追求精神世界建构和心灵世界安顿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种追求的精神结晶。现在看来,中国传统文化这种精神层面的心灵安顿恰恰是应对现代性造成的人之生存困境的一剂良药,精神贫困、心灵空虚、人际冷漠等现代性困惑的根源在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匮乏。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家园”这一概括既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也契合现代社会的精神需求。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基因,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精神基因与精神指引,前者用于指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后者用于指称传统文化的世界性。“精神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提出的,他说:“中华文明有着5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17]这里涉及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就是作为一个民族成员对所在民族共同体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与基本价值的肯定,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和延续生命的精神基础,即使身处异域也不会丧失的那种文化归属感、认同感。“精神指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的,他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8]这里重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普世价值,即传统文化中那些可以超越国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理念,尤其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国际冲突、种族问题等提供智慧与借鉴。

守住传统文化之“根”,留住传统文化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9]这里的“根”与“魂”意在强调传统文化的根基性。一方面,要守住传统文化之“根”。“根”就是根基,犹如树木枝叶繁茂需要根深蒂固给养一般,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意志品质、精神面貌与价值追求,这些依然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发生关联,守护好传统文化之根就是延续民族命脉。另一方面,要留住传统文化之“魂”。这里的“魂”是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有精气神,要留住历史传承下来的那些积极健康的精神元素。文化精气神指的不是文化现象而是文化精神,即并非指传统文化器物、制度、符号,而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基本思想。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根基依然存留,但是传统文化之树不再繁茂,历经几千年历史沧桑与近代洗礼彻底丧失了以往的辉煌。因此,“根”与“魂”生动而形象地刻画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境遇,既承担着延续精神根脉的历史责任,又面临着现代性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

不能割断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命脉就是生命之脉,是关系一个人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较之“精神家园”,“‘精神命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表明中华文化是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它关乎生命共同体的生死存亡”[14]。“精神命脉”的提法展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是将传统文化上升到精神命脉的高度,展现了充分的文化自觉。命脉常用来比喻关系极重大的事物,意在表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认可,不能割断“精神命脉”就是要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自觉将其视为维系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二是将传统文化上升到精神命脉的高度,展现出足够的文化自信。之所以称之为不能割断的精神命脉,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与今天相隔久远,但并不是毫无价值可言,它是中华民族身份确证的历史依据和文化凭证,更是在应对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民族特色和延续精神慧命的根基。

总的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凡提到传统文化大多冠之以“优秀”二字,使用了从精神家园到精神命脉等一系列关键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和评价,贯穿其中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守住文化之根、留住文化之魂、延续文化之脉,这可以说是建党百年以来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一次高度升华。

四、强国战略: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纵观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务虚的政策装饰,而是作为一项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服务于国家战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的价值向导,是整个社会凝心聚力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凝练,深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社会既形成了国家大德、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三大层次分明领域的传统道德,也形成了从个体自我修为延伸到整个家国天下的贯通逻辑。中国古代历来强调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修齐治平的思维逻辑,崇尚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比如《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纲举目张,以将“安身立命”与“安邦定国”息息贯穿,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不是凭空杜撰的主观想象,而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价值精华的忠实继承,也是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价值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厚的治国理政理念,对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个人修身成德的道德传统,这些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亟需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举措,这是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公民道德建设”这一概念是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文件创造性提出要坚持弘扬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公民道德建设思路,强调要继承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2019 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这两个文件是21 世纪20 多年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均将传统道德放在颇为重要的地位。《新纲要》确定了包括明确传统道德地位、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等一系列道德实践举措。《新纲要》将中华传统美德视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意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动力,这意味着对传统美德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深化传统美德引导方面,《新纲要》强调“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22]。在以传统美德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方面,着重凸显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承接,推进传统美德在当代诚信建设、移风易俗、传统礼仪教化、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样态,重伦理、讲道德是其主要特征,伦理道德的实践性特质又决定了传统道德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充分发挥传统美德引导公民崇德向善的实践品格,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文件,那就是《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名义专门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指示。2021 年4 月13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动态、开放的系列工程,规划了23 个重点项目,包括15 个原有项目、8 个新设项目,明确规划重点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方面着力。这两个重要文件指出的一个明确思路就是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前者旨在构建一个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远景规划,后者则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就具体传承发展工程绘制的工作蓝图。从长远规划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是文化强国战略部署关键一环,这里有两个关键时间点:一是到2025 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二是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被明确列入文化强国战略,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一项重大国策。从更深远意义来看,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关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层次的精神支撑。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创造与演进离不开个体主观能动的积极探索。但近代历史充分证明,文化命运与国运兴衰休戚与共,文化衰败导致落后挨打,文化复兴铸就强国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更是安邦定国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既是无数个体创造性探索活动的精神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政策的实践结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自身定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其与人民幸福、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世界形势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拿出精神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