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井上靖中国题材文学中的丝路文化元素

2021-11-30 22:54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域丝路佛教

李 亮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丝绸之路作为贯穿亚非大陆的动脉,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以及东西文明的桥梁。丝绸之路之所以受到众多人们的注意,主要是因为它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动脉。[1]也就是往来于这条路上的人及围绕丝绸之路的多元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兴趣。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从学生时代就对丝绸之路充满无限向往,所以才创作了大量以西域、丝路为舞台背景的中国题材文学作品。日本学者在井上靖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研究范围较广,内容也比较丰富,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井上靖的现代小说和诗歌上,对于井上靖中国题材小说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由于译介的关系,关于井上靖的中国题材文学作品的研究是非常丰富的。由早期单纯的作品人物分析、作品总论等,到从比较文学、叙事学、形象学、美学等多角度、多方法对其中国题材历史小说主题基调、创作根源、创作文体、小说的结构、审美特色等诸多问题的探讨成果颇丰。近年来也已经开始有学者从丝路意象的角度对井上靖西域题材小说进行研究,但研究稍显单一,不够全面。井上靖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大量与丝路、丝路文化有关的东西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探讨的,因此从宏观角度将井上靖文学与丝路文化关系、丝路文化交流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出发丰富丝路文化内涵和丰富井上靖文学研究加深对井上靖文学理解角度来看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力求突破以往的井上靖研究以文学为本位的局限,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对井上靖与丝路文化、井上靖与丝路文化交流传播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 作品中出现的丝路文化所涉及的人物

井上靖在他的中国西域题材历史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中国历史人物形象,其中有真实的人物,也有虚构的人物,这些伟大或平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尊崇和热爱。井上靖在其作品《西域山河》《异域之人》《苍狼》《明妃曲》等作品中将中国历史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人物张骞、班超、玄奘、成吉思汗、王昭君等作为主人公,阐释和演绎丝路文化。井上靖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在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进行了一定的虚构塑造,以冷静的笔触还原和重现,在加强作品的故事性的同时也丰富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玄奘西天取经、成吉思汗西征、昭君出塞,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在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重新演绎,井上靖也从他作为他者的视角对这些中国历史人物进行了贴近史实的理解和刻画。井上靖在创作这些作品之前搜集和参阅了大量有关西域的文献和学者们的成果,所以他笔下的这些历史人物即便在小说情节中也是如此的真实。井上靖的这些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描写,表达与这些历史人物息息相关的背后的与西域与丝路文化的历史事件。“研究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或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其最终和最高之努力,往往用于觅取对该时代之‘人物’的精详瞭解。因为文学创作和历史事迹幕后一定有‘人物’。”[2]古代,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人很多但是能够留下姓名为后人所记住的人为数并不多。在井上靖的作品中同样描述了这样一些商人、工匠、士兵、宗教人士、俘虏、难民等,他们也曾往来于此道上,以追寻它们各自的命运。井上靖将这些人物放置在万里黄沙、大漠落日的壮美、悲凉的丝路舞台背景下,是想表达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论你是英雄也好籍籍无名之辈也罢,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尘埃,终将湮没与漫漫黄沙之中,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不管怎样,井上靖真正感兴趣的是让他觉得充满着未知、梦、谜、冒险之类的东西,从小就心之向往的西域和古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所以他才会把他的目光聚焦在丝路历史上的这些人物身上,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故事,让广大读者对古丝路有更深的了解。

二 作品中出现的丝路文物

井上靖最早关于西域题材的小说就是着眼于西域器物的《漆胡樽》,这篇小说的灵感来自奈良东大寺正仓院的宝藏。1946 年秋,在正仓院文物展的时候井上靖邂逅了来自古老西域的神秘器物——漆胡樽,在小说中,井上靖幻想这对漆胡樽经历过汉代西域的黄沙万里和兵事,在日本的天平年间由遣唐使带去日本,藏于正仓院深处,直至1946年秋才重新得见天光。之后的《玉碗记》同样以西域宝物白琉璃碗为题材和切入点,展开文学的想象。正仓院珍藏的一只白琉璃碗,与安闲天皇陵墓出土的一只“玉碗”一模一样,据说它们都是波斯肃霜王朝的物品。它们经过丝绸之路,从中国西域,越过凶险的大海,被带到日本分别献给安闲天皇和皇后。一千余年后,失散了的两件器物被静静地陈列在正仓院的一室内。小说《昆仑的玉》则以寻找被视作“天地之精华,阳魂之至纯”的昆仑玉为主线,串联了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溯黄河而上寻找昆仑、寻找良玉的故事。上品的良玉出产于昆仑山,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所谓昆仑这座大山究竟在什么地方,但它一定在西域的某个地方。昆仑玉作为西域的特产代表西域的重要器物之一,寻玉之旅也就成为西域探险之旅。小说《僧行贺的泪》《天平之甍》以留学僧赴唐学习佛法和邀请鉴真和尚赴日展开故事情节,小说中出现的佛教经卷这一承载文化的物品是支撑起小说情节展开的重要元素。留学僧们跟随遣唐使赴唐的最大任务就是将这些宝贵的佛教经典带回日本。一般认为丝绸之路的海路东线是以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作为终点的,可以看作是从中国作为起点,向东过海路,东至奈良正仓院的。正仓院藏品数量惊人,其中大部分是日本遣唐使、留学僧从中国带回日本的。那些带有中亚、西亚风格,特别是印度、波斯艺术特色的器物经由中国直接或进一步发展后传入日本。正仓院所珍藏的珍贵文物不仅仅是日本奈良朝文化的结晶,它们更是凝聚了中国盛唐文化和全亚洲的各种文明而流传至今的,这也正是正仓院珍贵文物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这些文物珍宝经丝绸之路东渡日本,生动表现了中日古代文化交流的轨迹,既构成了文化交流的元素,又促进了文化交流的进程。

井上靖通过丝路文物来认识西域、认识丝绸之路,并形成了对西域、对丝绸之路的想象。这些文物形象成为井上靖中国西域小说情节结构、叙述策略的重要依托,是其文学作品艺术特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承载着丝路文化信息的文物,它们在井上靖中国题材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意味着丝路文化将在广大读者心中绽放并得以广泛传播。

三 伴随丝路远传日本的宗教精神

佛教于公元前从西北印度,经巴基斯坦、阿富汗,并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西域,之后又经中原、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佛教传入日本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而来,丝绸之路与日本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井上靖的文学与佛教有着极大的关系,从他担任《每日新闻》报社的记者负责美术栏与宗教栏开始就接受佛教观念的长期熏陶。在《僧行贺的泪》《天平之甍》中,井上靖将中日佛教交流作为题材,描述了日本的留学僧渡海来到中国学习佛教教义,诚心邀请中国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历史典故,中日佛学文化的交流也在这条丝路上繁盛起来。《僧行贺的泪》中的主人公行贺,本就是一名随遣唐使一起赴唐研习佛法的“留学僧”,他在唐朝待了三十一年,每日伏案抄写佛教经文,毕生心愿也是希望将所抄录的经典带回日本。当他将不计其数的经典带回日本后,他完成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也是日本宗教界的一大宏愿。《天平之甍》讲述的是围绕唐朝高僧鉴真和尚受邀东渡日本传法授戒这一主线展开的关于邀请鉴真和尚赴日的五位日本留学僧在那个历史时代里各自不同的际遇与坎坷命运的故事。这两部小说中都涉及到遣唐使这一历史事件,当时的唐朝首都长安是中国的佛教中心,修建了许多大寺院,在长安的留学僧目睹了这些寺庙的壮观,不仅传入了佛教教义,带回了珍贵的经典,对于佛寺的建筑和佛像的塑造,以至各种佛教艺术,也可能带回许多新的知识。[3]而这些留学僧侣们也确实做到了。井上靖在他关于《天平之甍》的随笔里曾说道:在写关于遣唐留学僧的短篇小说《僧行贺的泪》时,就曾考虑什么时候要更加正式地探讨遣唐使船从大陆引入文化的问题,因此脑海中不断地出现关于遣唐留学生的想象。[4]遣唐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壮举,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日本引入大陆文化的重要一环,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东传日本后,日本僧人的西行求法和中国僧人的东行传法形成呼应和互动,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宗教层面得以展现。佛教伴随丝绸之路的向东传播并给予了日本文化以极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也可以说是日本的“求道之路”,这也是吸引井上靖将目光聚焦于此的重要原因。他自身也深受佛教思想影响,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带有一种生命无常的悲壮命运。

四 丝路地名、古迹——丝路意象的再现

井上靖在创作有关西域题材的小说时无法亲历中国西域地区进行体验考察,但他凭借对历史资料的收集、解读,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将古西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国家作为历史舞台,用他的文学作品将古丝绸之路串连起来,清晰地把中国的丝路文化呈现给读者。井上靖基于阅读《黄河之水》《史记的世界》《敦煌物语》《长安之春》《大唐西域记》《法显传》《彷徨湖》等大量有关中国、有关西域、有关敦煌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资料并多次请教拜访相关专家学者比如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等基础上的,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对丝路历史地理、民族知识进行了准确地运用。在《楼兰》《敦煌》《异域之人》《漆胡樽》《玉碗记》《洪水》《明妃曲》《苍狼》《昆仑之玉》等小说中,出现大量诸如贵霜、楼兰、疏勒、龟兹、莎车、鄯善、焉耆等丝绸之路上的古国名和许多如西夏人、回鹘人、匈奴人、大月氏人、于阗人、党项族人、阿夏族人、铁勒族人等西域丝路上的人类、民族。在《访和田》《访敦煌》《访玉门关、阳关》《吐鲁番街道》《河西走廊》《伊犁河》《火焰山》《喀什》《帕米尔》《塔里木河》《交脚弥勒》《飞天与千佛》《胡旋舞》《胡杨之死》等随笔、纪行文、诗歌中,长安、兰州、河西走廊、敦煌、阳关、玉门关、和田、塔里木、伊利、喀什、帕米尔等这些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理名称和交脚弥勒佛像、飞天、千佛、胡旋舞、胡杨树等有关西域、丝路的文化意象也得到充分地展示。井上靖将丝绸之路上这些包含重要历史文化的地名古迹串连起来,给读者绘制了一条清晰的丝路地图,将丝绸之路漫漫黄沙、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古道驼铃、雄关古城这一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的艺术画面在读者面前铺展开来,给广大读者再现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条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丝绸之路上。

结 语

井上靖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迷恋西域,对古丝绸之路抱有无限向往,所以才会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加入如此大量的丝路元素。这些饱含传奇故事的丝路历史人物,神秘的丝路文物,随丝路远传的宗教精神以及充满丝路风情的地名、古迹令广大读者对于中国西域,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产生强烈兴趣。井上靖让更多的人注目或重新认识审视西域这块神秘的地方,踏上丝绸之路去追寻丝路遗风。井上靖用他自己擅长的方式弘扬丝路文化的同时,也拓展了井上靖文学的文化空间,扩大了井上靖文学的表现领域及形态。丝绸之路上的自然景观、文化艺术、民俗风情为井上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内容和想象空间,井上靖及时地将这些文化养料有选择地吸收到具体作品中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丝路文学”。

猜你喜欢
西域丝路佛教
丝路•山海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张骞探西域
李白与佛教思想关系再探讨
佛教艺术
西域问题专家班勇(上)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班超出使西域
丝路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