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文化词语表达的英译策略

2021-11-30 21:41黄晶赵丽娜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黄晶 赵丽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大,我国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与偏见依然存在,甚至一些不符事实的报道也时常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西方国家不了解我国的国情与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外宣翻译水平,更准确地表达我国特色文化,达到很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关键词:中国特色文化;翻译策略;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7-0043-02

0引言

外宣翻译是世界了解中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情况的重要媒介。在外宣翻译中,经常出现中国社会特色文化词汇和表达,为准确传达原文文化信息,译者需要准确把握中外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升翻译的准确性。

1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文化词语表达的现状

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将中国的各种资讯、国情、传统等呈现给世界,它与普通汉语词汇不同,是汉语语言文化独有的语言现象,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这些词语时,应尽量不失原味,用英语恰当地介绍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元素,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铺平道路。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中文里的很多词汇在英语中并没有对应词,而且新词也不断涌现。近年来,一些中国特色文化词语被介绍到西方,如,工薪阶层people on fixed income,政务公开make domestic affairs public,反腐倡廉pose corruption and remain honest and clean,扩大内需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实体经济real economy等,上述中文词语的英译,有的基本按正常的翻译操作原则即可,需要加工的地方不多,因而难度并不大。有些有固定的英文对应。也有的在一般的的汉英词典中难以找到恰当的对等表达,翻译时译者要另想办法,或尝试用英文传达这些词的意义[1]。

2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文化词语表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中式英语”现象严重

“中式英语”是带有汉语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包括字对字的翻译,翻译中的冗余现象,翻译中的名词修饰错误。

2.2忽視文化差异

翻译必须遵循忠实原则,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的形式,翻译时应该调整另一种语言的语序。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的语码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和一种目的行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影响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受文化、政治等因素制约。外宣翻译的制约性尤其明显,如果不考虑文化差异,就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译品[2]。

2.3理解错误导致表达错误

翻译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理解和表达。由于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容易造成译者理解上的错误,从而导致表达错误。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译者没有充分理解受众的思维方式,导致外宣文本可读性不强;二是外宣译者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不深,也容易造成语言理解错误。

3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文化词语表达的英译策略

(1)外宣翻译在遵循信、达、雅原则的基础上,还要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的原则。

(2)了解语言差异,根据不同国家人们的思维习惯,进行适当的删减,避免文字堆砌。

原文:发展是硬道理

译文:Development is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

Development is the absolute need

Development is the irrefutable fact.

Development is the bottom line.

“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的另一句名言,英文不易处理得顺畅。这个“硬道理”其实真不好对付。上面四个英文译文比较下来,最可取的可能是Development is the bottom line。bottom line 常用来指“要旨”“基本论点”“底线”,其本义是指账本底线,或者说是账本最后盈亏一栏上显示的实质内容。一家企业最后是盈利了还是赔钱了,盈赔多少,账面的最终数字一目了然。同理,一个地方的形势到底如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改善,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经济是不是向前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说,用bottom line来对应“硬道理”是非常恰当的[3]。

(3)使用归化策略组织译文。

归化翻译策略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它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因此,在翻译关于我国政治、经济等重大策略问题的对外宣传资料时,“三贴近”原则为归化策略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如,“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译为“The eight dos and eight don'ts”;“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译为“Environment friendly,culture -enriched and technology –propelled Olympics”。

(4)异化策略。

“异化”翻译策略要求译者翻译向源语靠拢,尽量维持作者本来意图的一种翻译策略。中国不仅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而还要介绍中国文化,外宣翻译有着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以及新观念、新思想的责任。由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在英语中找不到汉语独有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对等词。因此,不少中国特色词语的英语表达出现在外宣翻译过程中,要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实现。如,扶贫计划poverty-alleviation programs/anti-poverty schemes。

一般来说,异化翻译策略可以通过直译和音译两种方法实现。所谓直译,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西方人了解中国。通过直译,读者更容易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具体到外宣材料的翻译,即将中国特有的政治性称谓、提法等专有名词结合汉语的本义和结构,按英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直接翻译成英语。直译的方法在保留了汉语文化特征的同时,遵循了英语的表达形式。但是在选词上,外宣材料的翻译应特别注意同义词之间的鉴别。如,脱贫to get out of the poverty trap。

春运the peak transportation period during China's lunar new year holidays

公积金public housing fund

家庭装潢 home decor

工薪阶层 people on fixed incomes

不良资产proportion of non-performing assests

银行股份制改造to turn a bank into a share holding one

票贩子tickets tout (scalper)

春节联欢晚会 Spring Festival Eve Entertainment Party/China's Spring Festival Eve Gala

上述中文词语的英译,有的基本按正常的翻译操作原则即可,需要加工的地方不多,因而难度并不太大。有些有固定的英文对应(家庭装潢、不良资产等)。当然,也有的在一般的汉英词典上难以找到恰当的对等表述,翻译时译者得另想办法,或直接尝试用英文传达这些词的意义,像“脱贫”“春晚”“春运”就属于这种情况[4]。

为了增强跨文化意识,一些中国特色文化词语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显著不同。许多中文里约定俗成的词句被原封不动地翻译成英文后,不能忠实地传达中文的原意,甚至会引起误解。因此,对于外宣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地理名称、专门机构、政治术语和口号、行话和俚语、传统节日、特有的饮食文化等,必须加以注释說明,这样外国读者看了才会真正理解要表达的意思,真正达到对外宣传,提高国家形象的目的。如“春节”译为“the Spring Festival -the Chinese New Year's Day”。

音译就是把中文词汇按照汉语发音直接译入英语,是对发音的简单模仿,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鲜明语音和书写特点。如,一些中国元素的英译词:饺子(jiaozi),风水(fengshui),武术(wushu)等。

4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译者应注重中外读者的思维方式的差别,增强跨文化意识,对中文原文进行适当的加工,通过删减、增添、归化与异化等策略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真正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李春.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策略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6):131-133.

[3]徐黎.浅谈外宣翻译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2):131.

[4]陈群.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7(10):101.

(责编:李慧娟)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翻译策略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