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

2021-12-01 03:13王焕起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过程

王焕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附属卫校,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0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各类综合性人才、技术性人才的组织,是通过将高新技术实现转化的人才教育机构,并且中职毕业生普遍具有综合素质较高,在工资需求方面比其他大学生要低,通过短期培训即可就职工作,但根据目前的市场就业情况来看,中职学生存在了部分缺陷,即就业对口率低,通过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包含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广泛扩招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滞后,从而促使底层研发和管理工作被大学生占据,中职学生缺乏一定的竞争力,计算机教学之后则导致中职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1]。卫生学院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推动计算机教学的专业性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强化,以保证学生毕业后的上岗率。

1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包含了对事物的概念、判断以及推理以及对内在联系的思维认知,通过加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生知识积累和技能运用的提升。

1.1 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作为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学中的各项思维活动对其进行培养,通过简单到复杂的过度,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分析和综合对形成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其中分析主要是通过将事物进行拆分,分为部分、方面以及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例如计算器的装卸,可将其分为主板、显示器、键盘等,这即是分析的主要特点。综合的作用则是将各个事物进行部分、方面以及个别特征的组合,其特点主要与分析相对立。

两者作为同一思维过程中重要的作用部分,往往具有密切的联系性,同时相互制约,又互为条件。分析的前提下需要综合作为事物的参照,而综合则需要以分析为基础,越是精细的结构,分析越准确,综合也相对完善。

1.2 抽象与概况

抽象通常是指将事物所共有的特征以及本质属性进行提取,并对其不同的、无法对本质内容进行映射的内容进行摄取,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中,可通过交换器、路由器、网卡等器械中提取出其中共有的本质特征“网络设备”并舍弃其非本质特征,例如作用、结构等,概括即是通过将抽象提取对象的特征进行综合探究,将其作用于其他相关性事物中的过程。

抽象与概括同时也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前者需基于本质特性进行抽取,若无法分离其本质特征,则无法通过概括的方式对事物类型进行汇总。

2 创新能力培养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其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创新性学习的观念。例如在进行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资料,由平面设计教师对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进行评估,进而形成创新性学习作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2.1 提高审美

审美能力作为组成人各项观念的其中一个部分,对提高人类的洞察事物能力有一定作用,未能形成良好审美能力的人,无法创作出独具匠心的作品。若需要促使学生不断创作出优质的作品,首先则需要令其了解审美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以及各类兴趣网站的设计过程中,在熟悉基本工具的使用后自行设计作品,无论在整体框架的把握还是整体颜色的搭配上均无法体现出专业技术需求,其中多以模仿他人为主[2-4]。

2.2 改进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计算机教学中的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另外对于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几乎未能通过过渡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转换,同时教学方式的内容也相对单一,仅仅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则作为记录,此方面极大的损害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无法作用于学生新型思维的培养,进而阻碍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因此在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主动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组间任务分配的方式,通过问题的提出来促使学生们充分参与各类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寻求正确解答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问题的探索。另外教师可以采用疑问和悬念的方式对学生的疑问解答,从而促使学生通过以自身的方向进行问题的追寻,只有通过这种“疑问精神”才能够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5-7]。

2.3 培养学习热情

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大量的实践活动才是保证计算机运用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开发自身的智慧和兴趣,若在此过程中教师过度进行干预可能会导致扼杀学生的积极创造性。为保证学生在各项时间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中职学校可以其日常教学过程中组织部分活动,例如网页设计评比,以及网页设计交流活动等同时授予合理的奖励,强化学生自身的个性表现以及能力的开发,同时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 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一定的观念理解以及教师教学手法的改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计算课程的学习。

3.1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在目前具有较高的应用率,可能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该方式可以通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另外可以由教师推荐可见和习题进行练习,学生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学习资源对内容进行逐一分析,而网络也能够有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其进行记录汇总做出评估,可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和实际能力进行学习。另外鼓励学生多查阅有关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有关的书籍,加强课外训练,培养其健康上网的习惯,利用网上资源学习的方式也能够促使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积累[8-10]。

3.2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书本学习的知识相对有限,同时知识更新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够时刻保持知识的有效运用,学生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促使其紧跟时代脚步,发展自身的综合实力。

4 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与自身的专业方向进行结合,根据企业的技术、培训、服务渠道、丰富的渠道资源或平台,培养市场需求计算机人才,例如卫生学院学生可以根据卫生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发展需求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应用需求进行实习培训,学生也可以通过安排部分实习时间以及节假日到相应的事业单位进行专业知识应用实习,进而促使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进而实现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专业和岗位相结合。学生在实习期间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了解自身应当从课堂中了解的具体内容、学习的程度以及课后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够逐渐产生学生向自身所青睐的岗位进行知识积累的目标,从而为自身未来的就业进行定位,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5 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对于卫生学院学生来讲,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对自身的发展必不可少,同时加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职业间的各项分工也越发精细化,团队的成功也逐渐离不开各个成员间的合作。例如卫生事业单位需要从网络宣传、资料汇总、领域突破等方面展现出实际的应用价值,无法通过团结协作的学生则无法融入集体,进而会出现卫生事业单位发展的滞后,而该类事业单位的领导往往对此需求较高,因此这强调目前的卫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能力,为自身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中职卫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交流和团队协作的环境,通过小组作业则是其中一种方式,通过小组完成目标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促使小组成员能够保证充分信任、有效的沟通以及互相尊重,这样才能够促使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6 结语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方向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按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为学生就业打造综合性条件并完善计算机教学中的各项技术需求。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中职过程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