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签到更精彩
——变“被动”为“主动”的大班签到活动

2021-12-01 11:39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放手田字格入园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肖 玉

晨间入园,是幼儿进幼儿园的第一个环节,幼儿需在晨间签到区域中完成自己的“打卡签到”。传统签到方式是幼儿把晨检牌插入晨检器,然后老师统一点名,在花名册上打“√”。这种固定的模式,引发了如下问题:幼儿漏插情况较多,每天重复的插牌行为,大班幼儿早已失去新鲜感;集中式点名较为被动,增加了消极等待时间;迟到幼儿较多,影响正常的游戏、学习活动。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实施,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孩子,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自由、自主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将幼儿点名签到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如何让大班幼儿在签到区完成自己的“打卡签到”?如何挖掘自主签到所带来的学习价值?在日常签到中如何促进大班幼儿读写能力的提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孩子们踏上了“自主签到”的尝试、摸索、调整之路……

一、交流探讨——变“被动”为“主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幼儿点名表呈现在孩子面前并与孩子们进行初步的商讨。在研商后,孩子们对晨间自我点名充满了些许期待,大家纷纷表示明早来园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签到。幼儿教育的黄金法则之一是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潜在的目的是通过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培养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变教师的“被动点名”为幼儿的“主动签到”,静待这次生活细节的调整可以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自主签到——放手后的“精彩”

案例一:首次签到——花样记录

晨间入园,睿睿第一个来园,他来到教室就大声喊“肖老师,我来啦”,然后在点名册上找到自己的姓名,拿起笔在姓名的后面打了一个“√”,时长约10秒钟。接着苒苒来园了,她一张一张地翻阅点名册,寻找自己的姓名,然后拿笔签上自己的姓名,时长约56秒。

心心紧随其后,她细心地找寻自己的姓名,可是过了一会儿,她着急地说:“肖老师,我没找到自己的姓名。”在老师的帮助下,心心找到自己的姓名并在后面画上一朵美丽的小花,时长约1分30秒。

……

第一次的“自主签到”折射出以下问题:①花名册上幼儿姓名排列密集,幼儿寻找时间较长。②幼儿不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姓名与日期对应的表格。③书写姓名占用时间太长,增加了同伴消极等待时间。在分享交流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们共同针对“哪种签到方法更方便、更快捷?签到时小朋友来多了需要排队,怎么办?”进行商讨。大家一致认为:①打“√”最快速。②将签到表和签到桌分成男孩女孩各两组,减少排队时间。③在姓名前增加小朋友的学号,便于快速找到自己的姓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主动承担任务”。签到表的首次投放,吸引了班里很多孩子的主动签到,他们态度积极,情绪高涨,主动承担起自主签到任务,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来园的标记。这可爱的小花、简单的“√”和“〇”让单一、枯燥的点名变成灵动、多彩的趣味签到。

案例二:自我发现——记录时间

然然小朋友带来了一块电子手表,他在签到时就把手表上的时间记录在签到表上,老师问他:“为什么要签上时间呢?”他说:“因为我是8点17分来幼儿园的。”一同入园的几个小伙伴听后纷纷效仿,都签上来园的时间。之后的几天里都有一些孩子戴上电子表,而且在签到时都会签上时间。

于是,我们在签到桌上投放了一台数字电子时钟,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围观,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大家共同认识了电子时钟上的时间、日期和温度。在第二天签到时,大多数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看着电子钟签上入园时间,小伙伴之间还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第二天能早到园呢。

在签到时记录来园时间缘于孩子的自发行为,一位幼儿的无意行为引发了同伴的有意模仿,教师应“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站在背后去观察幼儿,创设无干预自主签到的宽松氛围,支持幼儿在签到时的自主发现,通过操作与分享,孩子们全身心融入时钟探究空间,其乐无穷。

案例三:自主探索——增添时钟

连续几天幼儿记录来园时间后,菀竹从家里带来一台指针时钟,她说:“我妈妈教我认了这种时钟,现在是8点25分。”柏然走过来看了看说:“我也认识这种时钟。”当指针时钟和数字时钟放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纷纷围观讨论,兴奋地向同伴传授自己的识钟方法……

幼儿内心对事物的热爱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付出,就是对所关心事物的维护与扶持。指针时钟的出现恰到好处地给孩子们带来了直观对比和认知挑战:认识钟面数字,分清时针、分针,感知指针运行规律……相比一节预设的“认识时钟”活动,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学习会让幼儿更加轻松愉悦。指针的转动、数字的交替、时间的前行交织积累在幼儿无痕的学习经验之中。

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年,幼小衔接要渗透到自主签到中,除了记录来园时间,对书写姿势的培养、田字格的认知等也是签到区的“标配”。在签到区,我们还添置了:①图片:正确握笔姿势、坐姿、田字格中规范数字的图片等,规范的示范对大班幼儿的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②日历:孩子们每天除了记录来园时间之外,还可以记下每天的日期。③文具:铅笔、橡皮、卷笔刀、小尺、文具盒、小台灯等。④田字格:投放低结构的田字格学习材料,可以玩在田字格中找不同、描绘田字格中的线条等游戏,让幼儿感知田字格中每小格的不同方位。

在属于幼儿的签到小角落中打造真实、适用的幼小衔接学习场景,在观察、触摸、使用、学习中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写、读、看、玩……用亲身体验感受成长的乐趣,为即将步入小学打好基础。

三、体悟课程——精彩纷呈的“生活体验场”

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抓住教育契机,摒弃“被动点名”生成“自主签到”,自由、自发、愉悦、学习式的签到不仅仅是教室环境的一部分,更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的衔接期,幼儿的前书写教育、时间观念教育、数学活动中的一一对应、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教育有效融合于“自主签到”之中。

(一)聚焦数学,助推书写

幼儿从签到时钟上认识了时间;准确找出签到表格上姓名和日期对应的位置,掌握一一对应的概念;计算出一周来园的天数,学习统计;会看日历,体验时间的前行和更替……聚焦数学,探索未知,畅享趣味!幼儿园的前书写活动是通往幼儿正式书写的桥梁,在自我签到中,幼儿通过临摹、书写数字,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技能亦得以培养。

(二)遵守规则,准时入园

从幼儿签时间可以看出,孩子们来园时间都会比以前早了。家长们都说:“我们家孩子以前是个小懒虫,经常迟到。现在每天早早起床,说要到幼儿园自己签到!”自此,幼儿拖拉入园的现象明显减少,良好的作息习惯在此过程中得以培养。

(三)自主关爱,品德升华

随着自主签到活动的进行,幼儿的归属感、主动性得到了提升,他们通过签到表发现班级中哪位小朋友比自己先到,哪位小朋友还没来。活动中幼儿会主动关心没入园的小伙伴,有些生病的幼儿连续几天请假,其他小伙伴会说:“××都好几天没来了,是生病了吗?”当康复的幼儿回到班级时,好伙伴都围上前关心。久而久之,幼儿的关爱、分享等品德就在自主签到活动中温情养成并升华着。

(四)丰富经验,温暖“生活场”

日本著名幼教专家高杉自子在《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提出“幼儿园是孩子的生活场”。孩子们每天进行的自主签到不正是爸爸妈妈上班签到的一种再现吗?在这个精彩纷呈的生活体验场,多元、丰富、温暖的生活课程让幼儿体验和建构多样化的认知经验,在真实的生活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最好的教育是让幼儿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课程就是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中不断完善,不断自我成长。在大班签到活动中,倾听幼儿的声音,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幼儿的能力,放掉生活衔接的高控;重视幼儿的自主参与,让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我们应跟随孩子的脚步,持续观察,不断深入探究学习,捕捉关键点,创设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促进幼儿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放手田字格入园
“田字格”器材的制作和运用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住在“田”间(二)
合理使用田字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实践探究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