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2021-12-01 13:27夏梅芳
初中生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分制文明礼仪学校德育

■夏梅芳

初中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学生德育评价不仅是彰显学校德育成效的有效手段,更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但与学科学业评价和管理相比,目前学生德育的评价存在着模式单一、分数为先、重惩罚轻表扬等问题。而德育本身的隐性特点使学校很难对学生行为进行科学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综合评价的全面实施,五育并举全面教育观的形成,这些变化倒逼学校进行教育模式的探索。为此,我校尝试进行了德育模式的变革,探索以学分制提升初中德育的实效性。

一、德育学分制的核心理念

德育学分制的核心理念是赏识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的爱和激励。当学生获得了教师、同学的赞美,其前进的潜力是无限的。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都有各自的特长与闪光点。所以,我们主张创造一种以赏识激励为主,涵盖多方面的显性的德育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让学生自觉确立做人的基本原则,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铸就阳光、自信、诚实、友善的人格。所谓德育学分制,就是把学生隐性道德指标显性化,即针对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文体艺术、劳动卫生等方面的表现,设计一定的评价标准,以学分的形式加以评定和记载,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方面考核的依据。

德育学分制能产生如下“正能量”:其一,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长期以来,对于学习效果,我们有考试成绩为证,而德育工作只有要求,没有显性的量化评价,学生做好做坏没有太大的区别。实行德育学分制后,德育要求变成一种量化的考核,能够让孩子更加自觉地参与各种德育活动,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努力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其二,有利于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全面性、过程性。在传统方式中,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其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对于道德评价方面,主要以教师的印象为主。而事实上,部分学生虽然成绩并不理想,可是在为人处事上却异常出色,故单一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与公正的评价。德育学分制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德育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不只是一个结果的奖励,而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动态激励,是学生成长的真实记录。其三,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实行德育学分制,教师充分运用赏识激励机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扣分,避免简单粗暴的说教,有效缓解师生矛盾,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原则

实施德育学分制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克制,学会生活,激励自我,学会分析判断和选择,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重、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如下的基本原则:其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主体应克服单一性,不仅要让班主任、科任教师、值班领导参与,还要让学生本人、家长、社区参加,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其二,评价结果多样化。除了每月进行德育学分总结和公示外,对优秀学生、进步学生要通过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通过钉钉平台告知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整体表现。其三,评价内容课程化。德育学分制应逐渐形成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与引导,形成一个教育与评价体系,让德育学分制在学校管理中走得更远。其四,实施过程正向化。赏识和激励是主流,强调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和肯定;正视学生错误,正确使用惩戒,但不以扣分代替教育过程。

三、初中德育学分制的操作策略

1.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校制订了《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其内容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勤奋、文体艺术和劳动环保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均设基准分25分,并设定奖励加分和违纪扣分标准。如在文明礼仪方面,有拾金不昧等突出表现的可加1~2分;受到批评或处分后能及时改正错误,且学期内没有再犯同类错误的可按时取消扣分。在学习勤奋方面,有考试舞弊行为的,根据认错态度扣3~5分;上课大胆发言,课后能够积极提问的,加1~3分。在文体艺术方面,上课有违纪行为的,视情节轻重扣0.5~2分;积极参加音体美竞赛或演出,勇于展示才艺的,视成果加1~3分。在劳动环保方面,在课桌、墙壁上乱涂乱画或在校服上涂鸦的,视情节扣1~3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和社会公益服务的,每次加1分。

2.评价过程。

(1)学分认定。班主任、科任教师、值班领导与教师、值日学生是评价主体。各评价主体依据方案,对学生日常表现开出表扬单(加分)或诫勉单(扣分),一联给学生,一联存档,月底交班主任登记学分。

(2)学分统计。每月末,各班主任根据表扬单(加分)和诫勉单(扣分),统一将学分输入德育学分系统中,系统生成班级德育学分汇总表,由学校德育处审核。

(3)公示总结。各班将学生每月和期末德育学分情况在班内公示;班主任每月对班级德育学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学校由德育处每月对全校学生德育学分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

(4)评优表彰。期末,各班根据学生德育学分情况进行推荐,政教处审核,评出文明礼仪先锋、学习勤奋先锋、劳动环保先锋、文体艺术先锋等称号学生。在此基础上,评出若干名文明礼仪之星、学习勤奋之星、劳动环保之星、文体艺术之星,以及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期末进行表彰。

3.结果应用。

每个学生的德育学分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其先进评选、推优入团的重要依据。德育学分从七年级开始,累积到毕业,与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相衔接。我们还设计了“功过相抵,兑换积分”方法,也就是学生每个月可以拿两张表扬单来抵一张诫勉单,让他们看到进步和希望。

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探索和实践切实可行的德育测评体系,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当然在德育学分制实施中肯定会遇到诸多问题,但我们深信,将德育量化成学分,把口头说教变成行为激励,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并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猜你喜欢
学分制文明礼仪学校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