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挑战与改进

2021-12-01 09:31李博陈栋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李博 陈栋

摘 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是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国家要求和现实需求来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布局、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创新课程思政内容与评价等三个立足点。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又产生了体制机制支撑力度有待加强、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趋向于同质化等突出问题。从课程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课程思政自身特性出发,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支持系统、培育课程思政卓越师资和教学团队、打造院校独特风格的课程思政品牌等路径,可以切实地改进与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育评价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与核心环节。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立德树人成效,是国家为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方向性决策和制度安排。从现代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所有课程都内蕴着价值观念,每一门课程都在给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1],即没有无教育的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既是符合“教育性教学原则”等教育规律和课程基本原则的教育行动,又是符合我国国情教情需求的制度举措。基于对我国二十六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调研可以发现,在未来高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三位一体综合布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题中之义。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为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助力实现“三全育人”,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统筹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思政建设全局。而在此之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关注,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基本立足点包含以下方面。

1.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布局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布局主要包括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三个部分。其中工作体系建设重在健全课程思政相关的制度和组织支持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全校性的课程思政建设与考评机制、分院系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院系及校际的课程思政共建共享机制等;教学体系建设重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来挖掘和利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思政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材建设、专项教学竞赛等;内容体系建设重在各学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政治认同、文化素养、经世济民、科技报国、医者仁心等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效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优质课程评选、教学设计与评价设计、优秀教学案例分享等。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三者互为支撑,作为“三全育人”的关键点,共同搭建从制度保障、资源支持到教师发展、教学提升再到教学评价变革的综合性立体化课程思政布局。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综合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和实践主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导者和承担者,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激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活力、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减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阻力,是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立足点。在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鼓励支持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知名学者领衔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教师育人工作室”“教学名师工作室”等教师教学共同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不断丰富育人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邀请学校党政领导、学术名师、行业专家,以及“道德模范”“大国工匠”、勋章获得者等先进人物深度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实践,促使他们进讲堂、讲大课。通过名家名师名课引领,推动高校教师自觉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践行育人新理念。

3.深化课程思政内容与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依托,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与评价体系建设是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与关键。高校通过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等教学指导性文件,引导教师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懷、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相关知识体系的“触点”。按照“谋大课、推示范、强专业”的建设思路,指导每个专业打造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采取多教授联授、团队形式开设课程思政大师专业课。结合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和五类“金课”建设,重点打造“思政+”通识品牌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程、“思政+”实践环节,进而强化“课程思政”“专业思政”。高校评估部门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结合《纲要》中对不同类型课程建设的不同要求,对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性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延伸,细化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考核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二、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正稳步推进,但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自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以来,教育部、各省市、各高校也开始从不同侧面、不同维度推进课程思政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涌现出复旦大学“三十百”课程思政建设示范工程、南京大学“宇宙简史”示范课程、北京联合大学的“七有目标”“七要工作法”等一批典型做法。但与此同时,大多数省市和高校在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1.体制机制支撑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成立专门的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管理机构,未出台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与考核办法。仅有少数一流高校在现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框架内尝试进行探索,如复旦大学成立由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设置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制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专业思政建设与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相结合,推进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哲学等首批三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这种开拓性举措目前正在缓慢地辐射其他高校,具体效应和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在高校课程建设总体方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等文件中,增加課程思政建设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力和覆盖率,但却可能存在因缺乏调控机制、具体抓手和评价尺度等,而产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进而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如江南大学虽然提出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但具体如何落实到校院两级专门的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构和引导支持政策之上,还处于探索和试行阶段,具体人、财、物资源分配和权责分担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有待提升

依托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具体的课程思政资源、内容、方法和教学环节设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和质量保障依托,这对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及其与相关的学科素养之间的融合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校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多以学科知识、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为重心,因此其课程思政素养相较于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而言略显单薄,甚至出现将课程思政建设视为对专业课教学的“冲击”等个别极端现象,为依托高校教师队伍及其现有总体素养水平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埋下了隐患。并且目前多数高校教师在入校考核和入职培养学习阶段,较少涉及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内容,有关考核、培训的制度安排缺乏系统性,导致教师上岗及在岗学习阶段的课程思政素养提升水平有限。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辐射引领示范功能的提升,明显跟不上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发展形势的步伐。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滞后于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

3.课程思政建设趋向于同质化

面对国家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要求,不同高校在尝试探索不同的校本化建设路径,但由于在课程思政的思想理念、核心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对国家相关政策方向的把握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这些尝试有趋同化倾向和隐患。

(1)方案同质化。在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纲要》之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尝试。如2017年10月,北京联合大学在北京市属高校中率先发布《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2018)》(京联党〔2017〕199号),复旦大学2018年6月11日发布《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但从目前各高校公布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等信息来看,多数高校都是通过将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等内容通过重新编排的方式加以呈现,且以方向性、意向性的条款为主,鲜少体现高校自身特色。多数高校发布的课程思政总体建设方案,彼此间内容重复度较高而创新性、灵活性较低。

(2)内容同质化。虽然《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做了较为宏观的方向性指引,但是不同高校在面对不同课程的具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组织时,由于受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师个体教学特征的影响,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思政元素融入更多的是“硬性”贴近《纲要》的共性要求。部分高校着力打造的“明星课程”,主要通过知识、教学形式“包装”或“附加”的方式进行,而大多数专业教育课程仍在沿袭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方案、课程PPT、考核方式等方面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所做的有效改进较少,“有机融入”的效果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

(3)评估同质化。目前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过于偏重“建设”和“推进”,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评价反馈与循环改进环节重视不足,导致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未形成闭环。如江南大学计划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打造“中国系列”通识精品课程,并在202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予以着重强调,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实际效果及质量评估并未过多涉及,其他高校也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近期江南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开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设计专用指标体系,计划三年内对所有课程及教师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全覆盖,可以看作是超越评估弱化、同质化的尝试,但具体评价效果及其应用前景如何,尚待追踪。

三、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属于课程建设大范畴中的一个环节,需要遵循课程教学发展的长期性、持续性、潜在性等基本原理,不能期望通过运动式的课程治理来一蹴而就。通过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支持、资源投入、质量评估,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调动高校课程建设的师资、团队及学术等多方面力量,集中突破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困境,从而为课程思政建设长效化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1.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支持系统

课程思政建设因其要素融合、熏习浸染的特性,不同于高校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专门性课程类型,或者思政课、通识教育等目标相近的课程类型,因此需要高校建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支持系统,融通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渠道全环节全过程。江南大学重在以“思政+”的系统思维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构建以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育人工作室”、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教务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研究”专项、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课程思政系列培训活动、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为主要框架的课程思政多元建设格局。在体制机制调整方面,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院两级课程思政建设委员会工作机制,统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工作;加强专职思政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以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共同组成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强化建设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专家化、专门性的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以“思政+”的系统性思维,在教务、学工、评估等口径,为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资源倾斜、专家辅助等支持。在工作内容改革方面,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群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校级教师育人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效应,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有机结合,依托大学生理论社团、“艺术课堂”等以文化人的育人载体,协同推进深化“三全育人”效果。为了补齐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逻辑短板,还要进一步研制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考核、评价、激励指标体系和问责制度。

2.培育课程思政卓越师资和教学团队

卓越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依托卓越的师资和教学团队力量,因为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和实践主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导者和承担者。一流的“课程思政”必然需要一流的教师在知情意行上的倾心付出和体悟实践,而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可以而且十分必要予以专门引导和专项培育。要打造“课程思政”的强师强课,从理念到行动上我们可以重点打造“课程思政”系列教师教育课程。目前有些国内一流高校已经开展了类似行动,如复旦大学开展“育人队伍攻坚行动”,包括加强教师集中培训、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抓手推广“三集三提”等措施。在激发活力方面,江南大学设立专项经费,对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师资培训、教学团队等提供建设培训经费等;分学科专业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在各级各类示范专业、示范课程中率先实践和探索。在提升能力方面,江南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能力系统化培训,为新教师量身打造课程思政培训专题;针对初任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不同教师主体和人文社科、工科、基础理论课等不同课程范畴,提供多面向多层级的专题培训,强化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自身学科特色打造课程思政亮点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卓越分中心等开展常规活动并予以专门推进和深化。在减少阻力方面,江南大学修订《学校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课堂教学管理文件,优化课程思政相关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和指标体系;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开发教师教学发展学分管理平台,记录校内教师的培训历程,建立課程思政成长档案,全面服务于全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

3.打造院校独特风格的课程思政品牌

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课程思政品牌示范课,以点带面提升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氛围和格局,创建个性化的课程思政体系,在当前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攻坚阶段,围绕示范课程、思政名师、教学研究三个方向进行重点突破,符合国家建设课程思政示范点的政策导向。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领衔开设的“宇宙简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置不同主题模块向学生呈现观察宇宙世界的独特视角、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以及波澜起伏的研究历程,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生动诠释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家国情怀。武汉大学打造思政融课“马上见”,复旦大学推出“复旦通识·中国故事”主题系列课程,都是着重于课程思政的内容创新。江南大学启动课程思政、通识品牌课程建设工程,重点打造每个专业“思政+”通识品牌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程,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三观塑造;依托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着力打造“中国食品”“中国酿酒”“中国设计”“中国化妆品”等“中国系列”通识精品课程建设;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也涌现出了“传统器物设计研究”等优秀示范课程;以《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正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这些案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近期课程思政建设的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现实需求。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还很难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或指数数值加以呈现,更多的是依赖于典型的示范课程、优秀教师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加以呈现。因此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更应专注于课程、课堂的内涵建设,注重课程教学效果的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助推实现新时代一流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从而达成学生学习获得感和课程思政建设效能感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柯政.课程理论视角下课程思政及其实施框架[J].中国高等教育,2021(8):37-40.

[2] 高宁,王喜忠.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中国大学教学,2020(9):17-22.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党管人才建设路径探索”(批准号:2017SJB0804)和江南大学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美好生活系列通识课程的思政育人模式探索和运行管理”(编号:JG2019113)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李 博,江南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陈 栋,江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