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2021-12-02 08:20段维功
教师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华古诗词传统

段维功

(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甘肃威武 733000)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开发趣味教学模式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从修订内容来看,新大纲明确提出了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小学生年龄较小,在上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且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让学生很难融入课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打造一个适合学生的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与《牛郎织女》相关的影视作品,如2009年的同名电视剧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走进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媒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让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基础。

二、利用古诗词进行教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滋养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传统的形成。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很多经典的古诗词。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其中《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句是李白在夜晚看到明月时有感而发的,主要表达了李白对自己故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又比如,李绅的《悯农》这首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看到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场景时有感而发的,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之情。古诗词是古典文学中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以朗诵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还能更好地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中的意境。通过朗读古诗词,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积累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三、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引导我们学习古人的智慧,又能让我们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更好地展望未来,所以学生需要从小就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在临近传统节日时,利用节日的相关传统文化进行教学。

例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及重阳节,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春节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春节的各种习俗、春节的起源及春节的不同名称等,还要收集古代诗人写过的关于春节的古诗词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针对这些古诗词相互学习、交流。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顺序,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的氛围。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传统精神、传统习俗、传统思想等,教师可以由易到难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更好地成长,加强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利用优质的课外资源

学校、家庭、社会如何最大限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值得探讨。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做出教学设计,这对于学生的文化积累与长远发展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家庭辅导,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想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不能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范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学生可定期购买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比如《唐诗三百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每日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汲取知识,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可以联合家长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不管时代发展有多快,都不能丢弃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关注程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轻松地辨别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若想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课堂中,语文教师就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传统文化课堂的质量,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华古诗词传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