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2021-12-02 08:20单自军
教师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利用教学方式

单自军

(临泽县第四中学,甘肃张掖 734200)

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具有抽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普遍不高。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信息技术教学也逐渐普及到各科教学中。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当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依然有很多教师习惯采用传统教学理念,将自己放在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权,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率也普遍不高。其二,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间比较长,当前,很多教师依然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理解不深,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三,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不多。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普及,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教师信息素养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不多,信息技术教学也处于初级水平,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很难真正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其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信息技术教学能够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实现人机互动,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感官也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随之提升,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其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多种刺激之下,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获取数学知识的难度也会变小,学习效率将会更高。其三,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资源大多局限于课本,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引入信息化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知识结构也会更加完善,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间段,学生敏感、对外界环境比较在意,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十分关键。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去探究和思考数学知识,课堂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需要先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教学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期待,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北师大版“展开与折叠”一课涉及空间与平面的相关知识,教师如果单纯采取讲解的方式,学生会很难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绘制相应的图形,通过动态显示图形的展开与折叠过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降低对此课理解难度的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使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本身逻辑性比较强,很多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难度比较大。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给数学教学带来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找出来,其次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例如,在北师大版“统计与概率”相关内容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太理解统计的概念与性质。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综合数据,在这些数据旁边再配上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数据的由来,它们分别代表着什么。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将这些数据制作成统计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统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也能更好地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学习效率更高。接着,教师再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和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三)创新思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拓展性教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这类学科教学往往不能局限于课堂,想要真正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认识到拓展性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拓展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拓展能力。教师在开展拓展性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主要涉及相似图形的知识点,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讲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之后,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有关各种旗杆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结合图片中的已知条件,尝试将旗杆的高度测量出来。在这个拓展活动中,因为教师没有明示,很多学生无从下手,若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效率会更高,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式,将其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利用教学方式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