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书法教育

2021-12-02 12:50陈召荣
书法赏评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书写中华民族

陈召荣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成长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校,顺利完成了国家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使命,又经历了新世纪中国高校快速发展阶段的专业建设与学科细化,综合实力实现从量的扩张到了质的提升时期。在全球文化交流日渐繁荣化的背景下,作为民族文化的熔炉,依托民族高校形成的优势学科和独特的学术触角,义不容辞地成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坚力量和教育基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赴西北民族大学调研,2020 年9 月20 日围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北民族大学座谈时指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走向现代化必须要顺应的时代潮流,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各民族共同责任。随后在10 月13 日全国语言文字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持续提升,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语言文字的特殊重要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面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大局需要,近几年来在教育部强力推进之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为目标,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全面落实,各高校本硕博招生风生水起,民族高校不能再坐视旁观,积极应对挑战,立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必然关系,重新审视书法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探讨民族高校书法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借鉴,及其可行性特色模式建构问题,以有别于圈内常谈的综合大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技巧型”、艺术院校“形式创新”模式,为中华民族认同的固本之路找到一条实用有效且特色鲜明的发展途径。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校新时代的责任担当

关于“中华民族”一词,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内涵不断丰富的概念。费孝通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说清的是它厚积的历史内容,容易理解的是它流行时期的所彰显的民族家国意识。因而它从来都“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孕育这一共同体的中华大地上几千年多民族间的交流情景多元而复杂,交流方式也多种多样,既不是单向的文化扩张,更不是简单的中心辐射,而是一个相互交流中形成的动态的有机共生体。其中的汉文化母体只是氏族-民族融合中形成的共同体文化核心,它向来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来使自身变得更加具有生存活力,成为世界史上少有的自古至今未曾断裂并且在很长时间里领先世界的文明形态。

在新时代中国梦复兴之路上,中华民族概念因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度关联而再次流行于我们的生活与各种学术语境中。自2019 年以来通过密集的政策指导和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已成为全民共识,一直以来,立足于中西部的民族高校都是多民族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满载着共和国的希望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也必然承担起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的历史任务。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必然要面对诸多转型期的新问题,怎样才能将已经形成的加强民族团结与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更进一步地做好发展格局的全面提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教育目标去调整并进一步完善民族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在满足市场化的人才需求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目标之间如何达成新的平衡?如何在做好基础性学术研究前提下向更好地为国家文化战略服务的方向性靠拢?如何在高校总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高校特色?如何实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服务于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所有这些问题的目标都指向了促进各民族深度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任务。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校,促进各民族间的认同成为学校中心工作和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深入学习和把握中央大政方针,消除守成心理,形成发展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需要亟待改变多年养成的从各自民族本位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其次,民族高校针对性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校内外媒体传播,做好和谐校园氛围营造,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各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历史地理、风俗信仰等基本知识,以更宽阔的胸怀相互理解并达成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深度认同。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中央民族大学面向全校开设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系列课程。其三,课余时间开展多样化传统文化活动,以增进学生之间友好交流互动,学生在温馨和谐的大学生活中,逐步认识到中华文明沉淀着各民族生存智慧与历史记忆,是我们共同的精神遗产。最后,基于民族高校三分之二生源为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构成,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教学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测试站应该开设常态化普通话培训课程教学工作;引进专业教师推进汉字书写教学在更大范围内的展开;进一步做好古诗词欣赏吟诵课程的硬件建设、增加教学投入,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地域特点制订有效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对管理人员和教师做好相应的培训与学习,逐步向学生传导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观念。在教学层面,既打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壁垒,又能结合专业特点依托学校不同的学习平台,为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提供有效保障。学校应有专业机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全面提升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并灵活地体现在教学情境中,真正实现学校管理与师生教学过程的合力效应,最终唤起大学生内心深处朴素的中华民族情感。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应从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全方位落实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灵活体现,让大学生在直接体验和感知中生成和累积民族大家庭般的情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由衷的归属感。让中华民族的认同之路,在各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的整合与重塑中,在与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对抗中,不断地注入活力负重前行,在适应时代的破与立中,以全新的国家形象走向世界。

二、汉字、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今天的学者们把汉字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或称指纹),也正因为汉字与文化传承几千年血肉相依,才有了与外国文学性质迥异的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有了诸子百家的学术圣殿,也有了记录王朝变迁的史家绝唱。著名学者杨义在第三届中国文博会的演讲中把汉字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他认为,汉字从创始到普及延续至今,因为其大体稳定的形态特征,对中华民族国家的长期统一和繁荣稳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强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各地发音有差异,但古今一贯的文字将中华历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汉字是绚丽晶莹的串珠,那么书法就是串珠上的美好光环。”欧阳先生着重强调了大家常说的一个观点——“知书法,必先懂汉字”。语言习得是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是多民族国家持久统一的天然的思想“黏合剂”,相反,中世纪后期的语言文字分化与国族独立意识,为后来欧洲小国林立(45 国,30 种语言)扩张兼并不断埋下隐患,最终导致20 世纪的全面战争。邻国印度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语言问题也成为了一大障碍,英语作为官方用语,熟练使用人口比只有十分之一,不仅殖民印记难以消除而且直接影响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因此,中国文化在多元与一体的矛盾中共存发展,逐渐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以内在的连续性走向一体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和必然结果。

作为汉字书写教育的书法与汉字携手穿越历史的岁月,中国书法史就是中国文化演进的一个复制品。从西周“六艺”之“书”到春秋“诗”“书”并重,再至后来书法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些足以显示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不仅在国内已成共识,同样被国际学术界所认同。因此,学习书法,小则可以修身养性,大可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

新世纪的书法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能力与技巧面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重塑国家形象的文化发展的战略问题。“书法教育不仅是对文字历史感和美感的培养,更是对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涵养。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不是封闭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而是在历史追溯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元统一又开放包容的过程,既有鲜明的民族主体性,又有宏伟的理想天下观。在书法字体形成的漫长历史中,不仅伴随着思想的发展、文学的勃兴,艺术思维的蓬勃,也伴随着民族的融合、家国天下观念的演变。”可见,汉字的长期使用、书法艺术的生生不息与中华民族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王朝政治的安定命运与共。所以,我们才常说,书法的灵魂是文化,所谓字里乾坤,几千年的汉字蕴藏着以“中和”为核心的生存哲学和中国文人的风骨,从中也体现了中国文人鲜活的个性情趣。“以书法为代表的东方艺术,是让人宁静、和平、和谐、宽容和慈爱的一种艺术,而西方的现代艺术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竞争、反抗、对抗和自我戕害的艺术。”汉字的特殊形态特征与书写艺术向来就是中国形象的首要的比较性文化标识,东汉许慎曾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明朝项穆有言:“法书仙手,致中极和,可以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体,名与日月并曜。”1921 年旅华的罗素也肯定了这一独特性——汉字由表意符号构成,而不是由字母。直到今天的学者葛兆光依然强调中国文化内涵“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与用汉字思维”——足见其汉字与依托汉字书写的书法艺术教育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不管是政府决策部门还是教育界,对普及书法教育的重要性都有了更明确的共识,并出台了相关的意见和法规来推进这一工作。比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13 年书法专业高考改革等政策的出台,书法教育从基础教育的普及,到高等教育的提升,吸引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中国书法教育在世纪初电脑热中一度认为是正走向“死亡”的艺术形式,近十年来出现可喜的回暖趋势。正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更加频繁的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和理论研讨活动,将汉语学习潮流汇同中国书法一起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提升了世界文化交流对话中的中国话语权。

书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对内振兴传统艺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在书法教学观念方面,书法教师既是汉字书写的教育者,更是书法文化的继往开来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不管是学校的专业书法教师,还是社会上从事学生课外培训的书法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都必须跳出卖字吃饭的实用主义或是成名成家的功利主义思维局限,实现汉字书写功能的多层级立体建构——规范书写实用层面、汉字-书法文化内蕴层面、艺术创新的审美层面。特别是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以及诸多国家人民热衷学习的“热点”,甚至在国外出现了价值不菲的拍卖作品。极少有哪样传统艺术形式像书法一样举国同好,从国艺展览到地摊贩卖、从殿堂庙宇到百姓书房、从节日春联到婚丧嫁娶、从识字学童到学者泰斗,书法可以全民参与的这种优势,成为连接大众与精英的精神纽带。书法教育跟需要在满足个体现实需求的同时,深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并激发学习者的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价值观和教学观来促进书法教育释放更多的正能量,用文化书法的理念追求精神超越性,以对抗社会快节奏追求中功利主义的浮躁。书法教学方式上,以提高学生书写水平为目标,用多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在书写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书法内涵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领悟和思考,让书法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来完成它应有的使命担当。

在书法的未来发展中,书法教育绝对不能再人为偏废或曲高和寡,更不能拿“人体书法”“喷射书法”去媚俗,甚至任凭怪书丑书盛行。曾经流行一种所谓大师的观点:书法和写字完全不是一回事!大概说这种话的人要么贬低规规矩矩写字而且又能把汉字写得很好的人;要么用自我标榜掩盖自己对书法史知识的浅尝辄止。好比“校园足球比赛”与“世界杯”,有的只是校园足球运动和顶尖世界赛事的差别,踢的是同一种足球,遵守的是同一套规则,追求的是同一个结果。事实上中国书法从县级到国家级会员制也体现了水平层级差异。那么,书法教育的位置应该在哪里?在基础土壤之中还是在高山仰止之境?一方面,书法教育在教育层面的地位应该继续加强,实现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由学校教育向社会化教育延伸。另一方面,书法教育必须也可以提升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层面上来考量,要把书法教育作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目标作为改革的突围点,来完善书法教育的机制。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认可和重视文化差异性与复杂性,紧密联系不同民族学生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在书法课堂教学中调适课程内容,补充有益的学习资源,凝心聚力共创书法文化的再度繁荣。

三、汉字书写教改:多层次开放式教学实践

对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在民族高校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氛围的新奇与适应阶段,正面引导学生喜欢上汉语和汉字书写,将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转化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性默认,进而形成自觉地审美欣赏,最终由语言习惯转变为文化认同,书法教育理应担负这一任务。只要程序合理、方法有效、细节到位,理论上讲完成这一转化是一大概率的结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学校层面需要在继续做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基础上,将书法教学工作纳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提升要求下通盘考虑,从总体政策引导、建设教学团队、硬件设施完善、课程设置等全方位给予支持和规划。

近年来,我们在大学生汉字书写“二次教学”课题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民族高校的生源特点,响应中央对民族高校的新要求,为进一步做实汉字书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实验,提出“工作坊”学习观念。这是一种反数字化的对手工操作能力的强调与实践,至少作为一种科技化校园生活的有益补充,让师生主动加入场景平台深度参与交往交流。借鉴传统艺术学习模式,建立新型“师徒”式学习关系,延伸不同年级间学生在学习场地和平台“传帮带”,营造课堂教与学过程“生活化”,将传统人际关系的伦理元素与书法传统的“修身”理念(道德价值)结合,并融入汉字书写教育实践中。

本研究仅选取2015 年以来,西北民族大学“汉字书写艺术”公共通识课学生、汉语类专业专选课学生和书法社团作为教学实践范围,同时也是主要调查研究对象。前期教改工作是2016-2018 年完成的中央高校项目“大学生汉字书写二次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的教改思路调整可以看作是2.0 升级版,预期目标直指民族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与走向民族地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领路人。

总体设计是完善和拓展三层次教学实践策略,密切交流,持续引导。

在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上,延续之前“汉字书写二次教学”实践模式。每学年对当年开课学生(200-300 人)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围绕书写能力、对书法的认识和应用、书法知识、学习书法的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与相应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期待不符,同时也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这一缺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意愿。进入大学生活凡事新奇有热情,书写教育应该抓牢大学低年级这段有利的学习时机,书写练习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同步律动,严格考核标准保持一定数量的不合格率,形成压力效应下的良性循环,做实汉字书写的二次教学实施工作。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少数民族)汉语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等专业选修课教学上,按照教育部师范专业关于三笔字认证要求为目标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从汉字书写理念的改变作为突破口,不唯书法艺术原则和艺术标准而进行简单的理论讲授与作品欣赏。传统书写训练观念将汉字书写狭隘地理解为书法艺术,不能有效针对学生群体已有的书写水平的层次差别,忽略了近30 年数字化发展中书法传承断层的基本事实,多了些现实流行的市场化炒作,创新乏力之下用新技术新材料来填充形式创新,不当渲染甲骨、青铜、刻石等保存下来的古文字的艺术价值,将古文字发展进程中主要承载实用功能的书法遗迹放大了其审美价值,造成现实中书法实践评价标准混乱,本来明确的目标模糊了,本来简单的理论高深得难以捉摸。“人哪,苦于不自信,特别对于写字,我遇到些人,多半不自信。为什么不自信?就是因为他觉得神秘。为什么觉得神秘?是被某些个特别讲得神秘的人,打开始就把他唬下去了,给他一个吹得绝对神秘的印象,说这可了不得,你可不能随便写,必须问人怎么怎么样,说了许多神秘的话,是你根本就不敢下笔,也不敢自信。”虽然不能做到因人施教,但努力做到因专业与班级群施教。必须直面问题,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才能为解决问题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

在大学生社团“兰亭书画协会”课外学习指导中,利用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浓郁兴趣,各民族学生相互交流,师生互动,营造“作坊式”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硬件条件和教学资金支持,装帧近年积累的优质作品进一步做好书法教室的环境布置,利用在读高年级书法特长生,给后来者更直观的示范效应,携手校内有书法功底的教师,引导学生不拘一格找到适合自己快速提升书写水平的方式方法。在兰亭社常规工作方面,首先要更有效地组织周末日常集体修习活动;其次更多地展开校内外书法交流讲座;三是对每年一次的作品展览,扩大作品征集范围,提升参展作品质量。

在民族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中,学校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做了相应的工作部署。我们对汉语专业(5 个班)、汉语言文学专业(4 个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 个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5 个班)新生进行了调研,回收有效问卷660 份。结果显示好的方面是: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关键作用的占比89.5%;对数字化时代汉字书写价值判断选择应重视的学生占比90%;对汉字书写水平与自身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占比67.5%;有提升自己书写水平的很强意愿的占比76%;表示在大学阶段会认真学习汉字书写的学生占比95%。有所欠缺的方面是:对自己目前具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不满意学生占比51%;对国家书法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不太清楚的学生占比65%;对汉字书写水平自我评价中间值占比68%;对书法史及文化知识了解程度一般性了解的占比66.5%。

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曾经的汉字因为识读难度大影响文化普及的困扰早就不再成为问题,因为输入难度造成的数字化障碍也已克服,对于零零后新一代大学生,有更娴熟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这种自信。在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中我们也看到学生对数字时代汉字书写的价值判断和自身书写水平的理论认知是明确而客观的,更可喜的是对汉字书写审美追求的意愿很强。因此,接下来就是如何顺势引导的问题。相对于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民族高校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学校重视程度不足,近十年的书法教学也深感师资不足与学生需求面较大之间还存在差距。面对现实,补短扬长,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书法教学实践的有序开展,情况在逐步好转。针对教学中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厘清症结,设计针对性的分层次训练是汉字书写教学行之有效的实践保障。在课堂教学中从读字开始,从写好第一个汉字开始,按照成人的认知特点,遵循“结构为王”的理念,由结字训练细化到笔法训练,再以章法练习作结,通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初步完成对学生原来字形改变和不良书写习惯矫正,为书写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好基础。

对于有一定书写基础的少部分学生进行差异化软笔教学,临帖提升与书法理论学习并进。个别同学坚持练字已有了不俗的书写功底,主要展开理论学习与研究,依托宿舍、班群和兰亭书画社团参与对其他学生的书写指导工作,通过教别人写字补足短板、完善自身。这也符合季羡林先生生前对书法教育的期望——“在今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中,书法教育是一种很重要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也是一种精深的文化教育。”艺术修养的核心是文化修养,汉字书写艺术更应如此。只有达到文化的高度才能有艺术的高度。

从历史中寻找自信,在现实里创造未来。面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往,重塑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现代风采势在必行,做好中国人,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中华民族满怀自信的共同心声。眼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证明了我们正在将传统资源变成应对挑战和发展创造的动力,厚积薄发持续发展——这曾经是汉唐社会繁荣的文化根基也是未来中华民族复兴最大的优势。王岳川先生在谈到“书法与传统”时的比喻我很是认同,可以放大了来理解个人、民族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祥、融合、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传统的传承和演进除了无数文化大师们的承前启后,每个人也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个个导体,传统必须从我们身上流过,你才能成为其中的一环,如果你跟传统没有关系,那么你也就与自己生活的社会和历史相脱离,你的存在乃至创造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脉络中顺着自己的那根毛细血管将文化的血液传导得更远,使我们的社会肌体更加强健,并为此目标做出实绩,做出特色,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书写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