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祥:走好脚下的路

2021-12-02 13:37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23期
关键词:厦大抗疫高质量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今年,我们管理围绕两个主题:抗疫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为“厦大附一院”)院长王占祥开门见山地讲道。一方面,面对反弹的疫情,迎战新冠肺炎变异病毒,有哪些新挑战,怎么布局,如何取得抗疫胜利?另一方面,作为东南沿海一带知名三甲医院,应怎样发展,在哪些方面着力,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两件事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大事。”

走好脚下的路,未来自在脚下。如何走好脚下的路,王占祥心如明镜。

抗疫:我们一直在线

自2020年初以来,可以说,疫情一直伴随在王占祥的管理中。事实上,在他“提前预判、快速决断、精准施策、借力信息化、打造科技创新力量、做好对外联防联动工作”的布局下,2020年,医院便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抗疫阻击战。2021年,医院又打了一场激烈的疫情防控战。抗击疫情,厦大附一院一直在线。

“做好抗疫工作,不仅是医院发展的底线,也是医院必须面对的使命。”王占祥十分清楚。他将抗疫总结为“两个战场,五方面工作,三个阶段”。

“两个战场”:一个是厦大附一院杏林分院,它是省级抗疫的定点救治医院;另一个是厦大附一院总院,日常的防疫和日常诊疗的开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王占祥提出,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协调,形成了“四统一”的共同战“疫”新格局。

“五方面工作”:一是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做好确诊病人和危重病人的救治;二是承担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三是提升核酸快速检测能力,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四是完成核酸检测工作;五是做好院感防控,做好防控培训,使得人员防控意识再提升、防控能力再储备。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1月7日到3月4日,王占祥履新院长之初,面临的第一项考验便是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厦门唯一定点医院,打响疫情保卫战。3月4日,第一阶段圆满结束,医院做到了厦门本土病例得到有效救治,而且患者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危重患者100%治愈。

第二阶段,扛起“外防输入”重任。“厦门是国家重要对外交流口岸,外防输入任务情况复杂、持续时间长、压力大。”通过织密防护网、认真落实防护措施,医院顺利完成了守国门的重任。

第三个阶段,厦门疫情反弹,医院再度担负起疫情防控任务。9月12日,因疫情防控需要,全院实行封闭式管理。

当晚,王占祥紧急通知并组织疫情防控相关科室,召开线上、线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各项工作迅速部署,压实责任。

医院封闭式管理期间,全院各项工作运行顺利,全员13轮核酸检测皆为阴性,2472名住院患者的医疗救治得以确保和延续;5000多人的吃住问题最大限度得以妥善解决;也迎接了14个新生命的到来。

不仅如此,第一医院的白衣战士们还奋战在厦门多个阵地。经统计,全院前后调派11471人次医护人员执行核酸采样任务,尤其是多次深入疫情最严峻的同安区,疫情期间赴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累计采样2484287人次。他们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却依然手握“利剑”迎难而上。戴上口罩,披上战袍,向疫情中心行进,以实际行动诠释“仁心仁术、至诚至善”。

从突发疫情到常态化防控,再到疫情反弹,厦大附一院一直在线,且无论哪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一院人”敢打敢拼的精神。这一切离不开王占祥的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组织、协调、号召能力,离不开日常的培训、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抗疫过程中,王占祥收获了很多感动与不忍心。他向记者描述:在夏季高温下,职工的防护服下扎着的是汩汩汗水;凌晨接到抗疫任务,四五个小时后便整装待发,他感动于职工在大疫面前的义无反顾,对此铭记在心。因此,他的管理很少发号施令,更多的是权衡出最好的方法。

卓越贡献奖

Excellence Award

胜非其难也,

持之者其难也。

筑起防控坚实屏障,

他让厦门无惧风雨;

厚植学科内涵优势,

他让医院蹄疾步稳。

从学科带头人到医院领头雁,

他书写医者精诚本色。

发展:高质量下营造新局面

疫情之外,还有医院发展的重任。与其他医院管理者一样,高质量发展,成了王占祥思考的关键问题。

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在他看来,医院必须做到几个方面:第一,落实公益性,为更多老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第二,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疑难危重救治、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第三,引入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理念和工作,做好医院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再提高。

围绕这三个方向,王占祥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措施,努力推进。

“体现医院的公益性,方便患者就医,我们一直在努力。”王占祥举例,医院打造了国际化、现代化的日间手术中心,组织了一流的专家、设备,将适合日间手术的病种全部纳入。

如何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呢?其实,王占祥早就展开了布局,如引进高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建立疑难危重病人救治体系……软件硬件同步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如,在神经系统疾病上,医院引进人才、打造临床研究中心和临床研究院等多措并举,今年医院还着力在细胞治疗中心、基因检测中心、转化医学中心上发力。

“人才的储备、资金的储备、学科发展方向的储备,我们都做好了布局。”王占祥自信地说,相信未来的3~5年之内,在抢占学科高峰上会有新的突破。

在他看来,高水平医院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清晰的部署,一步步实现。

实际上,医院本部的发展只是王占祥管理棋局上的一部分,还有更大的棋盘渗透着他的智慧。如何让不同地区、不同百姓,得到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呢?王占祥以多院区同质化管理回答了这一问题。目前,除院本部外,医院还拥有6家分院(其中马銮湾医院1000张床位在建)、1家互联网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我们做到了同质化的文化、同质化的制度和要求;同时通过学术一体化、技术指导,建立师带徒关系,实现了医疗同质化;在信息化助力下,实现了同质化的管理。”王占祥称。

走好脚下的路,自然成就一番风景。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厦大附一院排名第57名,较去年首次“国考”排名前进了33名,以全市第一的高分成绩再次进入A+序列,位列2%~3%国家前头方阵。与此同时,医院连续4年入围智慧医院HIC百强榜前10,被视为标杆智慧医院。一个现代化、高水平发展的公立医院经济化管理的样板正在形成中……

猜你喜欢
厦大抗疫高质量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团结抗疫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执此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