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汛:学科精进 质效双升

2021-12-02 13:37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兰大甘肃省干细胞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70余年来,砥砺前行,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飞跃。”

8月中旬,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兰大一院”)为期3个月的感染科装修改造升级完成,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环境体验。面对记者采访,兰大一院院长李汛介绍,在去年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医院同时开辟了本部、武汉、分院、兄弟医院和新区的“五大战场”。五大阵地上,包括感控团队在内,所有医护人员交上的完美答卷,成为医院近年来学科精进和运营创新的重要印证。

面向未来,李汛表示,剑指“高质量”,医院发展愿景和目标恒久不变,志在继续打造“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研究型医院”。

底蕴传承

“内敛、稳健、传承,勇于突破和创新。”如果将兰大一院拟人化,李汛如此形容。在他看来,建院70余年间,遵从“仁爱尚德,追求卓越”院训,医院上下一直怀有仁爱、尚德之心,不断提升医学技艺,致力卓越。

李汛本人,正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承继以上“气质”,万千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创业者之一。自1996年大学毕业后,从普外科的住院医师,到科室副主任、主任,再到副院长,直至2017年底担任院长,李汛见证了医院改革开放至新医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建及当下精细化管理“高质量”新时期多个重要阶段。其间,历经多学科、多部门历练,加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的研习,其拥有了自上而下、多维的管理视角与经验。

“无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学科发展是硬道理。”2019年6月,兰大一院首获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项目”双备案,可开展干细胞相关各类临床研究和医疗活动。相关成果的应用,将大大推动各学科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开展,造福广大区域患者。

在李汛看来,获得这一认定,是多代管理者和全员砥砺奋进的成果,也代表医院当下的学科发展成色。

近年来,医院坚守“强合作、促发展”初心与使命,积极布局学科建设,根据各科室优势,在科研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仅以甘肃省科技厅公示的2020年度第十批省级科技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立项项目可知,医院共有4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以及1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获批,分别为甘肃省普通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内分泌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血液病遗传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甘肃省生育力保存资源库。

“作为大学附属医院,注重医疗的同时,科研和教学同步发展至关重要。”李汛表示,以上成果,与医院近年来确立的“三个六”工程,不断强化人才平台建设和以器官和系统为核心的多学科集群建设息息相关。

卓越贡献奖

Excellence Award

中正平和,

含蓄内敛;

院如其人,

人如其院。

扎根西部,

谱写奉献华章。

紧随时代步伐,

打造全新发展战略。

他带领医院绽放

西部之光。

学科精进

抢抓“双一流”机遇,推动“三个六”工程。李汛介绍,“三个六”工程是医院在“十三五”期间确定的发展战略,旨在以“六个学科体系建设、六类人才体系建设、六大平台体系建设”为抓手,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动态调整学科结构、重点支持优势学科发展。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全院学科的重新定位,分级分类管理,不同类别学科给予不同资源支持,全力打造六个学科体系建设。

在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上,审慎考量,管理团队于去年底推出的“十四五”规划中,围绕“三个六”工程,将对标国家和省内发展战略,继续整合各专业优势,把推动科研“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确定为新的目标。

“骨架已成,正不断添加血肉和神经系统。”李汛仍以“人”来意化医院未来。围绕区域和区域辐射地区重大疾病诊疗需求,医院当下正致力于新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质量与安全和科研创新,创建多个优势学科群。

志在“一体两翼,医、教、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医院正稳步推进六大优势学科群建设:西部重大及高发肿瘤早诊早治与防治体系建设学科群、心脑血管疑难危重病防治学科群、生殖医学与遗传学科群、妇幼急危重症学科群、重症医学与创伤学科群、西部高发慢病防治与康复学科群。

同时,结合国家和区域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医院正不断强化科研创新理念,明确科研发展目标,拟定五大科研方向:干细胞治疗良性终末期疾病、肿瘤免疫治疗、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互联网+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多维推进,多措并举。以系统疾病和器官为标靶进行学科集群建设,创建相应MDT诊疗团队成为医院整体学科战略的亮点工程之一。“在此过程中,大力推进微创和加速康复外科手段的应用,可辅助学科迈入纵深。”在李汛看来,从2005年进行的普外科肝胆胰肿瘤手术讨论和实践开始,医院多学科团队共融、共享,正不断提升医院的整体诊疗效率。

品质未来

“除了在内外科提倡微创,干细胞治疗和生物治疗都是医院未来的重点工程。”李汛介绍,目前,在医院外科大楼里,4000余平方米的空间中,已建立包括干细胞科研在内,一个公共实验平台和6个重点实验室,意在进一步实现医院的“医、教、研”整体协同。

医院致力的另一重要领域,是日间手术中心。近年间,医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哈维德夫医院及国内多家医院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旨在实现医院运营的“质效双升”。

“多年行医经历告诉我,医疗质量是重中之重,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李汛表示,作为“生命线”,医疗质量管理根植技术提升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直接影响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从“MDT”到“ERAS”理念的推进和应用,带来的不仅是患者诊疗体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兰大一院管理和学科团队的不断蜕变。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医技科室运营效率,提升医疗、教学、科研、人才与学科、对外合作交流、管理运营质量和水平,根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三甲医院评审运行效率指标》,结合医院实际及年度重点工作,医院在近年间制定了“一科一策”“一处一策”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按照600分客观指标分项考核,鼓励引导各临床医技科室围绕国家战略和中心工作,脚踏实地、奋勇争先,不断补足短板,持续改进提升。

“我相信,有‘十三五’工作的铺垫,在政策指导之下,‘十四五’期间,医院上下努力,一定会将医院打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西部高水平的医教研区域医疗中心,更好为健康中国、健康甘肃服务。”李汛表示。

猜你喜欢
兰大甘肃省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兰大为美,有幸遇见你
席晓辉作品
武警战士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火种”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两次捐献干细胞 义无反顾功德高
特殊荧光试剂让癌干细胞“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