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词

2021-12-03 14:09沈曙虹
江苏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自觉幸福优质

沈曙虹

走向高品质,这是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普遍诉求,也是未来学校文化发展的核心取向。依据对中国当代学校文化建设发展变革研究的总结,结合对当前和未来社会与教育发展形势的分析,未来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应聚焦三个关键词:自觉、优质、幸福。

“自觉”是高品质学校文化的本体价值。我们今天在学校教育的语境中谈文化自觉,是指对学校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的清醒、理性、能动的认识,是对学校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主适应、综合创新,进而取得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自主地位。它不是被动地应对外界学校文化建设的潮流,而是一种朝着理想的文化生态积极主动努力的品质。在如今国内外教育改革风云变幻、教育理念层出不穷的形势下,特别需要学校主体形成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以高屋建瓴的洞察力和审时度势的智慧来确认自我、把握发展方向。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一种将文化使命转化为文化行动的智慧,这种智慧要求我们善于理性反思,能克服旧的教育行为的固有惯性,营造开放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氛围。

“优质”是高品质学校文化的社会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4 年就明确提出了“优质教育”的理念。优质教育既体现为质量之优,也体现为品质之优。质量强调对教育硬指标的评判,品质则表现为对质量所延展出的价值的评判,是着眼于软实力的一种建构,而这种软实力就是学校文化。这种非常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优质教育观,符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发展趋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其中就包含了“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优质的学校文化毫无疑问可以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趋势,正导致我们原先习以为常的文化模式逐渐失范,并要求学校改造甚至重塑自己的文化范型,主动向现代文化转换——学校的文化更新势在必行。

“幸福”是高品质学校文化的人性价值。20世纪后期,当国际学术界的多项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绝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时,一些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开始将“幸福指数”(GNH)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转向重视幸福指数,体现了执政者和民众在社会发展价值观上的变革。而随着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教育观也在逐渐发生转向,即个体价值取向从追求功利到追求幸福,社会价值取向从服务经济到追求和谐。幸福的学校教育呼唤幸福的学校文化,幸福的学校文化最核心的就是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在新的幸福教育观的视野中,教育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知识,人不仅需要获得全面而丰富的知识,更需要具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只有这样,人才会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提升生命质量。因此,教育不仅要将学生训练成有用之人,更要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

猜你喜欢
自觉幸福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认同危机语境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诗观》中邓汉仪诗史观的自觉
公众道德自觉的培育研究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