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与创新管理研究
——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2021-12-04 13:05徐瑞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现代化群众活动

书名:《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作者:杜染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978-7-5169-1155-6

出版日期:2018 年1 月

定价:80 元

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与文化价值性,在很大程度与范围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想观念。群众文化活动在各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对社会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改变与引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与完善需以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为保障。由杜染编著、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一书,对群众文化的多层次意义进行了深刻探讨,在揭示其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发展意义的同时为其管理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

《群众文化的现代化》一书首先在导论部分对群众文化之概念与内涵进行精准描述,并基于著名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对其理论建构深入剖析。第一章以新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突出了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理论体系的缺位与文化馆这一群众文化发展基地。第二章在前章基础上对多元群众文化的发展普及与深入探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三章囊括了群众文化由顶层设计到基层管理推进的全过程,对群众文化的规范化建设进行了有效指导。第四章则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对其专业化发展与创新服务进行了综合论述。

该书指出,群众文化活动即为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学习之余基于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开展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从而为生活增添色彩、为工作学习增添动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展现出了愈发璀璨的风采,时至今日,其时代价值愈发得到显现。

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乐趣,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为人们带来了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们形成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对网络世界碎片化娱乐方式的依赖,影响国民良性进步。而多样化的积极群众活动在帮助人们愉悦身心之外还能拓宽人们的文化知识范围,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品质。丰富的文化活动使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整体层面文化程度的极大提升。

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使专门性人才的才能得以展露,一定程度上使社会文化得到充实,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依据节日而开展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帮助群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深藏于民间的业余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群众活动不断开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与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持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稳固,利于和谐社会的良好建设。

因此,主管部门应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多种有效方式进一步发扬其时代价值,增强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作用,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与社会思想观念的全面进步。

首先,相关部门应基于社会发展现状与时代发展需求,敦促活动主体对文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进行积极创新。活动举办主体应当注入现代化的时代性、科学性元素,结合地域特性,以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流行文化增强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成效。同时,群众文化活动应当改变以往的单调组织形式,多以“访谈会”“研讨会”“主题晚会”等方式增加文化活动的新颖性,从而保障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高度参与,使其在参与过程中获益。

其次,群众文化活动之管理工作需进行大规模改善。主管部门与活动负责人应当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涉及较多人员、程序相对复杂的大型文化活动,负责人可采用分级管理方式进行层层把控,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保障活动整体的流畅性。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主管单位与负责人应当切实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支持保障,一则要对文化活动的开展场所进行严格审核,保障其安全性与活动过程的便利性。二则,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动装备应得到创新与安全保障,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中的龙舟、花灯、剪纸、舞龙服等道具的充分准备能够为群众的积极参与带来很大便利,带动活动效果的展现。

群众文化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活动效果,增强其引领教化作用的显现。《群众文化的现代化》一书以严密的逻辑思维与学理性的论述方式为读者展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与方向,极大地推进了群众文化活动效用的发挥。

猜你喜欢
现代化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