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

2021-12-04 13:04王淑英赵雅曼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自创高新区示范区

王淑英,赵雅曼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方面肩负着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的重要使命,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大影响。自2009年至2018 年11 月,我国批复设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数量已达20 家。2016 年4 月,郑州、洛阳和新乡高新区获批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3 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全省占比超过30%,技术合同交易额占据全省技术合同交易总额90%以上的比重[1],创新发展成效显著。郑洛新自创区在引领河南省自主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和新常态下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但随着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拓展和深入,各种问题不断出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和创新引领支撑能力不能完全满足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因此,有必要对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绩效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找到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及其实现路径,为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加快河南建设科技强省步伐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文献综述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区位导向性政策,大多数自创区建设与发展时间较短,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自创区的建设模式、政策机制及发展评价。近年来,基于自创区的功能定位、影响因素等对其创新能力或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成为主流,且主要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角度展开。

首先,就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而言,可大致划分为3 类:第一类是围绕影响评价对象的技术、知识、服务、信息、制度等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周洪宇[3]剖析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因素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三大自创区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评价,而刘文等[4]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基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评价对象为单个自创区内的多个高新区;第二类主要是基于创新投入产出过程视角构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大多关注创新的投入、产出及效率状况,如温明晟[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规模报酬可变的BCC 模型综合评价了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盛明科[6]也采用这一模型方法比较评价了长株潭自创区的创新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长株潭自创区自主创新绩效的动态演化趋势;第三类主要考量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过程等不同维度,是一种混合组成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熊曦等[7]采取“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0 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又如齐晶晶[8]从创新体系效能发挥的过程、因素以及创新主体角度,评价和对比分析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4 个自创区的创新体系效能。其次,对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第一种是多元统计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如李庆军等[9]评价山东半岛自创区创新能力时主要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包晨晨等[10]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AHP)赋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并使用FA-AHP 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了中关村的创新能力;第二种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与从投入产出过程角度来构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相吻合,在创新效率分析中也多数采取该种方法;第三种是一种指数方法,主要用于一些权威研究机构所发布的有关国家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以及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报告。

但从评价主体来看,目前国内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省份的自创区。河南省总体上经济欠发达,与位于发达省份的国家自创区相比,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支撑力不足,在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承担着成为高质量高新区产业示范区的重要职责,需要充分利用创新要素、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产学研结合,迅速将科技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因此,客观合理地评价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绩效,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以及准确定位自身,从而为其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是非常有必要的。虽已有部分学者对郑洛新自创区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例如罗煜[11]利用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郑洛新自创区所依托的郑洛新三片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郑洛新自创区与2014 至2016 年间我国成立的14 家自创区进行比较评价、优势分析等,但现有研究多为单一考虑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的效率维度或产出维度,对于其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存在问题的关注不足,且缺乏系统的分析。

基于此,本研究以郑洛新自创区为研究重点,借鉴姜滨滨等[12]、王彩明等[13]学者的观点,从创新转化效率和创新产出效益两方面构建自创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郑洛新自创区与其他自创区创新绩效水平的差异所在,以及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绩效动态对比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趋势,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指标构建、数据来源与模型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对创新绩效的内涵界定,用创新转化效率与创新产出效益(以下简称“创新效率与效益”)代表创新绩效,并参考董薇薇等[14]的研究成果,构建自创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大维度的5 个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我国共设立了20 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国家关于支持自创区建设的精神,除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以城市为基本单元进行建设之外,其余自创区则主要依托于所在城市的单个或多个高新区建设。综合考虑横向比较的公平性、一致性和数据获取的可得性,本研究选取郑洛新自创区与除深圳自创区以外其他 18 个自创区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以各自创区内的国家级高新区作为统计单元,19 个自创区总计覆盖了 48 座城市的 53 家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原始数据来源于《2019 中国火炬统计年鉴》以及各自创区所依托省(区、市)统计年鉴。郑洛新自创区作为动态变化分析的主要对象,纵向研究的统计单元选取郑州、洛阳、新乡3 个国家级高新区,并使用其2013—2018 年连续6 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2014—2019 年的《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

2.3 测度方法

2.3.1 DEA 模型

DEA 是一种线性规划模型,体现了相对效率概念。其基本模型主要有CCR 模型和BCC 模型,后者用于测算规模报酬可变时决策单元相对于生产前沿面的相对效率,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评价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落在生产前沿面上,若落在边界上则效率值为1,认为DEA有效;反之,小于1 则认为是非DEA 有效的。此方法在评价多投入多产出有效性及区分不同决策单元效率差别中具有绝对优势,但未考虑时间因素,仅适合横向比较[15]。

2.3.2 Malmquist 指数

Malmquist 指数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 Sten Malmquist 在研究中提出的,后来经过Fare 等[16]的发展使得基于DEA 模型的Malmquist 指数分析法得到广泛应用。DEA 模型方法仅适用于对处于同一时间点或时期的决策单元的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因此需进一步引入Malmquist 指数来测算评价对象在研究期内每年效率的变动情况[17]。Malmquist 指数可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Effch)和技术变动指数(Techch),前者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指数(Sech)来反映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益状况,后者则反映了技术进步的贡献度。

3 实证分析

3.1 横向对比分析

使用DEA-BCC 模型和熵权法对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进行测算后,按照创新绩效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序,结果如表2 所示;在此基础上,以创新效率与效益的均值为基准定义高于19 个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均值的为“高水平”,反之为“低水平”,据此对19 个自创区的创新绩效水平进行统计归类,结果见图1。

图1 2018 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的二维分布

由表2 可知,从创新效率评价结果来看,武汉东湖、杭州、重庆、宁温、兰白、乌长石6 个自创区都属于DEA 有效状态,这些自创区同时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中关村、苏南、天津、成都、珠三角、沈大、合芜蚌7 个自创区的创新综合效率小于1,但纯技术效率值为1,处于弱DEA 有效状态,说明它们的创新综合效益小于1 的原因在于规模效率小于1;郑洛新、西安、山东半岛、上海张江、长株潭、福厦泉6 个自创区处于非DEA 有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均小于1。从创新效益评价结果来看,2018 年处于DEA 有效的自创区的创新效益值并不高,如重庆、兰白、乌长石等自创区的创新效益排名都相对靠后,而处于非DEA 有效状态的上海张江、山东半岛自创区在创新效益排名中分别位列第4 和第7 名。除此之外,设立时间较短的兰白和乌长石自创区虽然创新产出能力较低,但效率处于DEA 有效状态。相比之下,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都不高,均排名第14 位,处于全国自创区的下游水平,其中规模效率略高于19 个自创区的平均水平,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状态,说明郑洛新自创区的整体创新水平与有效前沿面差距较大,不仅需要增加创新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需注重发挥规模效应,针对创新产品价值实现环节制定鼓励政策和服务机制,促进创新效率与效益同步提升[18]。

表2 2018 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评价结果

2018 年19 个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的平均值分别为0.83、0.18,如图1所示,郑洛新与山东半岛、西安、长株潭自创区同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区间,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珠三角、苏南、上海张江自创区处于“低效率-高效益”区间,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杭州、重庆、宁温、兰白、乌长石、合芜蚌、沈大、成都、天津、福厦泉共10 个自创区具有“高效率-低效益”水平,占比超过50%;仅中关村和武汉东湖自创区具有“高效率-高效益”水平。由此可知,位于中西部的大多数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都较低。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缺乏创新资源,导致创新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对创新效率提升重视不足,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一部分创新资源浪费,需要加以转变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19],如沈宏婷等[20]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对资本和要素的依赖性较强,创新压力和动力不足,从而导致了创新投入滞后。此外,创新投入向创新产出的转化效率较低,滞后的创新产出对创新效益反作用不足,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部分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都不高的原因。而创新收益较高的自创区多位于东部,这可能是由于创新产出表现与区域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分配机制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体现在一些创新绩效表现突出的地区,多数是以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效益提升。如中关村、武汉东湖自创区在保持高创新效率水平的同时,创新产出效益值也高于19 个自创区平均水平,在创新发展中保持质和量的共同提升,这与中关村作为我国高科技自主创新的发源地和第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着全国范围内最好的科教资源、人才资源、财力资源等因素有着重大关联;与之相比,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创业主体和环境均存在较大差距,区内知名创新型企业较少、产业层次较低,各片区出台的“先行先试”政策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21]。

3.2 动态变化分析

为进一步对比分析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的动态变化情况,对2013 至2018 各个年份郑洛新自创区整体创新效率与效益结果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对郑州、洛阳和新乡国家高新区在2013 至2018 年的创新绩效平均水平进行测算和分解。

由表3 可知,郑洛新自创区2013 至2018 年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达10%,但在各年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波动。从具体的分解结果来看,年均技术进步率为16%,说明郑洛新自创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有效改善主要依赖于技术变化;但技术效率整体呈略微下降趋势,对郑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最严重。究其原因,在于郑洛新自创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的平均值均未达到DEA 有效,导致其创新效率提升仍受制于综合技术效率。除此之外,从2013 年到2018 年6 年间,郑洛新自创区的技术变动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2014、2016、2017、2018 年的技术变化指数超过 1,对相应年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2017 年的增长率幅度较大,达到128%。这主要是由于郑洛新自创区的R&D 经费内部支出约从2016年的11 998 百万元减少到2017 年的11 737 百万元,而专利申请和技术产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增长,尤其是专利申请量从 2016年的27 309 件增长到 2017 年的70 263 件,增长率高达157.3%,这也从侧面说明自创区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郑洛新区域创新成果产出。在效益方面,2013—2018 年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效益整体呈上升态势,2015—2018 年效益值保持了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14 年郑洛新自创区的效益值有一个明显的增长,可能是由于技术收入在该年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郑州高新区的技术收入增长幅度高达101.7%。

表3 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动态评价结果

从2013 至2018 年郑洛新自创区各片区的比较结果来看(见表4),郑州高新区创新效益值平均水平远超洛阳和新乡;在创新效率方面,为直观体现各片区创新效率水平及其差异,依据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分解结果绘制如图2所示,郑州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位居榜首,新乡高新区的增长率也达到了26%,但洛阳高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远低于郑洛新自创区整体水平,表明自郑洛新自创区设立以来,郑州、新乡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从郑洛新自创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分解结果来看(见图2),郑州和新乡高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较为稳定,但技术进步明显使得生产前沿面有所上升,最终提升了创新效率水平,同时也表明尽管郑州和新乡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所增长,但过度依赖于技术变动,内在增长要素不均衡、不协调;洛阳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的原因则是受制于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术变化指数为0.99,说明洛阳高新区缺乏对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另一方面技术效率指数仅为0.85,分解后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皆低于郑洛新自创区平均水平,原因可能在于洛阳高新区还未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配置,在改善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科技创新投入的技术效率方面尚存在较大进步空间。总体上,郑洛新自创区仍需在持续增加各高新区科技创新活动投入的基础上,注重提升技术效率以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占比,进而提升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

表4 郑洛新自创区各高新区2013 至2018 年创新绩效评价结果

图2 2013 至2018 年郑洛新自创区各高新区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3.3 实证分析结果

由上述分析可知,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郑洛新自创区目前的创新效率与效益都不高,且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的双重制约下,创新效率处于非DEA 有效状态,位于19 个自创区下游水平,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其次,在创新转化效率和产出效益两个维度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水平差异性显著,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19 个自创区大多围绕创新效率与效益均值线集聚分布,位于中部地区的郑洛新、西安、长株潭自创区都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区间;最后,2013—2018 年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整体上都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变动,但仍受制于综合技术效率。而从分片区来看,郑洛新自创区设立以来郑州、新乡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得到较大提升,而洛阳高新区的创新效率与之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郑州高新区一家独大,远超洛阳和新乡高新区。

4 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提升实现路径

4.1 以持续增加创新投入为基础,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郑洛新自创区三大核心区在人员、经费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不仅与自创区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较大差距,而且远落后于先进的国家自创区。我国的区域创新产出与科技资源投入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集聚特征[22],结合郑洛新自创区各片区投入产出实际情况,新乡高新区创新产出效益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匮乏,且近两年郑州高新区的科技研发投入也开始出现不升反降的趋势。未来郑洛新自创区仍应致力于打造创新主体数量与创新人才增量的双重优势,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同时注重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不断培育市场需求,通过拓宽技术交易、产权交易的渠道和内容,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业发展,从而加快创新提质增效的步伐[23]。

4.2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形成自主创新常态

科技创新是决定经济增长效果的关键因素,郑洛新自创区作为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区域,提高自身科技创新水平、实现自主创新常态化是其应有之义。作为创新核心主体的企业,需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在把握好技术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促进技术原始创新的产业发展策略,切实将创新效率余效益的提升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上来;同时,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整合优势,对自创区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进行集中攻关,从而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快速提升创新绩效。在此过程中,应强化科技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产业集群、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创新服务意识以及知识产权人才储备和交易平台建设等。除此之外,郑洛新自创区应密切关注科技发展新动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设立科技专项奖金以支持自创区内重大研发项目的投入[24],为加快郑洛新自创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3 立足增强综合创新实力,发挥政府的指导、计划和协调作用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应该考虑到与郑州、洛阳、新乡高新区的发展实际以及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布局。首先,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上,要注重市场调节和政策调控的协调统一,根据各片区创新效率的高低分配创新投入要素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片区之间的差异,给予创新资源薄弱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逐步提高创新效率较低地区投入创新资源的数量;其次,致力于疏通不同片区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跨行政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通过搭建以互联网、数据库为支撑的信息平台,打破区域间的地理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促进创新资源在不同区域内能高效配置和集成,如实现各个核心区企业共享研发资源和研究成果以降低创新投入成本,提高创新效率[25];最后,明确郑洛新自创区内部分工,加强郑洛新各地市政策联动,发挥各自区位优势,大胆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多层次、有序的创新体系,促进整体创新发展[26]。

5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自创区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横向对比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其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总体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水平差异性显著,郑洛新自创区目前的创新效率与效益都不高,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但近些年来,郑洛新自创区的创新效率与效益整体上都呈现上升态势,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后期应继续加大创新投入、重点改善纯技术效率和提高规模效益;从郑洛新自创区分片区来看,各片区创新效益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政府应立足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统筹布局和规划,提升郑洛新自创区的整体效能。

猜你喜欢
自创高新区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短视频平台抖音宣布启动2019“抖音看见音乐计划”并推出自创音乐作品专辑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不确认自创商誉之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