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

2021-12-05 19:20翟水保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旅游业农业旅游

李 彦 翟水保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整体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主要是满足当前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旅游需求和环保、绿色、生态、自然的旅游理念所形成的新兴旅游方式,是当前时代下最热门的旅游模式。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特色保留的较为完整,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加之,我国当前正积极贯彻落实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消费理念,这对于实际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建设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效果,乡村旅游正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化发展理念中形成的新兴旅游模式,符合我国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要求,能够在维持绿水青山的同时获得金山银山,从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与推进。但是,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还是存在明显的发展问题。一方面,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快速发展,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和不足。另外,我国社会对于乡村旅游的投资较少,并且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规模也较小,呈现出经营项目低水平、高重复性的特点,极不利于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1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最早称为农业旅游,而在东南亚地区又被称为农业观光旅游。从名字来看,乡村旅游立足于农业发展之上,是以农业为基础进行的旅游项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的概念愈来愈泛化,不仅仅只传统的农业旅游,还涉及到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等内容,是当前极具现代化色彩的新兴旅游模式。这样的旅游模式主要针对城市居民,通过乡村的农业文化以及当地的农业特色活动为基础,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来体验不同的生活,集合观赏、参与、休闲、度假等各个方面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现代旅游模式。其旅游主旨是使得游客能够体验到地道的农村生活和农村自然景观,缓解当前快节奏下的城市压力和城市问题,减少对于工作的担忧和烦恼,并为游客提供相关极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项目[1],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国政府近几年深化提出绿色、环保、经济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理念,更是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行业的充分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我国正积极将相关资金投入于乡村旅游之中,不断对其农村旅游开发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地方政府也在鼓励当地人民自主进行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将该地区的农村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以此提高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力,促使该地的旅游价值得到充分的提高。与此同时,还能够大大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缩小贫富差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2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显著问题

2.1 基础设施还需完善

乡村旅游多在一些农村地区进行旅游工作,需要接待的旅游客流数量较多。而一旦该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就会使得游客的基础需求得不到保障,影响到当前的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价值,极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其次,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就会导致游客在路途上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而收获的旅游价值和意义较低,不能够符合游客自身的旅游预期,对于游客的旅游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同时,不完善的交通体系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游客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最后,医疗机构建设不完善,会使得当地旅游地区对于游客的紧急事故处理能力较低,根本不能够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从而也难以提高当地的旅游吸引力[2]。

2.2 缺乏专业人才

乡村旅游自身作为当前的新兴发展模式,当前的发展前景虽然较好,但是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还是缺乏经验和专业化的指导。并且,由于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村中的农民,其自身对于当前的旅游市场都不了解,也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游客所需要的旅游感受。加之,这些农民自身缺乏服务培训和服务认识,根本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服务标准,对于乡村旅游的建设极为不利。基于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服务质量较差的情况,连游客自身的基本食宿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又怎么能够进行旅游消费。

2.3 管理思维还不够全面

在乡村旅游管理工作中,还呈现出管理思维和管理想法上的漏洞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乡村旅游的建设认识不到位,还是在以旅游业建设为主要建设方向,对于农业的配套建设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此外,在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建设人员还没有将农业建设同旅游建设结合起来,造成建设标准和建设契合度的不达标,促使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受阻。最后,在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还过于注重对于土地建设的开展,容易出现一些建设纠纷和建设问题,对于后期乡村旅游建设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3 优化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措施

3.1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首先,乡村旅游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拥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此来满足相关游客的物质需求和生活需求,达到吸引游客进行参观的作用。只有将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才能够开展后期的旅游建设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引起重视,不断完善交通、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以为游客提供便利。 其次,地方政府还应该对服务水平进行提高,积极对相关农民进行服务培训工作,让其能够认识到当前游客最需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积极引入相关专业人才,为我国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打下基础。

3.2 加强旅游业同农业的契合度,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在进行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确保生态资源环境得到和谐发展,不受破坏,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的开发和建设工作,才能够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对农村资源进行开发工作时,一定要注重旅游业和农业的综合发展,要结合当地区域的民风、民俗,以及相关的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发展水平,以确保既能够发挥当地区域的农业优势,又能够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3.3 政府方面应该多对其进行支持和引导

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建设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和促进作用,政府方面可以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增加对其的投资力度和投资强度,从而大大提升观光农业的开发工作。此外,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对乡村旅游建设工作起到引导和监督管理的效果,让其能够按照我国预期的社会建设方案和方向进行发展。这样的引导工作,既能够让相关建设单位认识到当前最为热门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又能够保证其建设开发工作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从而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4 规范经营、保持特色

首先,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主动遵循国家的相关章程、法规开展工作,有效构建规范性的经营环境,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项目的多样性、专业性和科学性,有效提高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质量。其次,当地的旅游营业主体还应该贯彻落实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主动要求经营企业完善经营流程,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游客对旅游的需求和标准,了解游客的消费心理,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最后,还应该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性,不能够盲目开展旅游项目落实工作,拒绝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应该实施差异化和细分化的市场竞争策略,以此来突出乡村旅游的针对性和专业性[4]。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业正逐步迎合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进行转变和完善。乡村旅游正是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之下出现的新兴旅游模式,对于我国旅游业和农村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对此,相关部门和建设企业应该引起重视,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工作的开展,立足于当地的农村,在满足社会大众旅游需求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业农业旅游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旅游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