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演变过程及历史内涵

2021-12-05 12:42刘兴贵
炎黄地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犁铧耕作发展

刘兴贵

西北是祖国锦绣山河之边陲,以黄土高坡著世,神秘又传奇,耕耘耙耱自成体系,旱作农耕独树一帜。犁作为生产工具在历史文明进程中起了主导作用,犁的发展演变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西北地区犁的发展演变在每个时代都有改进,都有创造。

原始农业生产孕育出犁的雏形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在制作工具及生活用具方面尤为突出,在西北大地上就有许多的遗存,大量的遗迹反映出人类的生活生产文化的文明进步。制陶的出现将人类的文明不仅从烧烤提高到了蒸煮,将一些吃不完的植物果实储存在陶器里,由于温湿度随着自然的变化,种子生根发芽,渐渐先民们萌生了种植,先民们对一些植物种子进行选优储藏,来年种植。由于当时犁还没有产生,就出现了刀耕火种,就是将一片树林用石刀、石斧等工具进行砍伐焚烧,过火后以树木草灰作为肥料,然后在过火面上进行点播。在原始社会没有耕作之前,主要的生活资料是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传说原始人类在狩猎过程中,发现野猪之类的动物,用嘴推动土地,使得土地变虚,获取植物根茎作为食物,先民们就模仿野猪等动物取食方法,用石刀、石斧等工具将木棒的一端加工成扁平或尖状,或在尖状上面绑一根横梁,用来脚踩,形同现在的锹,进行翻地播种,这就是“耒耜”的产生,耒耜也就是犁的雏形。《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易教天下。”可见耒耜之初为木制,耒耜的形状主要有单头和双头,材质也从木质发展为石质、骨质、陶质等。

先秦至战国时期犁的进步产生了畜耕

原始农耕这样的播种不但对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而且对肥的利用不足造成浪费,对人力的需求大而且效率低。先秦时期先民们在耒耜的柄部下端系一根绳子,将耒耜的尖头深入土中,一人扶柄,一人或多人牵引绳子发力,进行破土耕种,这样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对土地的肥力也是一种保护,也是犁的进一步升华。被称作“协田耦耕”,这也是由人力耕作向畜力耕作的前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犁得到普遍应用,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冶铁业的发展,出现了铁犁铧,犁铧作为犁的部件,和犁是密不可分的,在原州区文物管理所收藏的战国时期铁犁铧,呈三角形。它是我国农具史上一项重大变革,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犁破土处增加犁铧不但提高了效率,对犁更是一种保护,对耕作效率和耕作质量大大提高,这也是犁的一大进步。对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养殖业,到了商周时期已经很成熟,战国时期性情比较温顺的动物比如牛、马等经过调教,被人们利用到生产生活中,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畜耕,这也是从人耕演变为牛耕的过程。

奴隶制社会对犁的发展影响

奴隶社会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奴隶主贵族手里,奴隶主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经常超时间或变相增加劳动量,奴隶就以破坏工具来表示反抗。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奴隶主不愿意给奴隶比较先进的工具,只给他们比较笨重的劳动工具,所以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生产工具的发展比较缓慢。

汉代直辕犁的结构及历史意义

到了汉代直辕犁的产生,可以说犁得到了改革性的发展。直辕犁即犁衡用来驾牛,犁辕主要起到牵引作用,犁箭在汉代是固定的,起到稳定作用,犁冠用来安装犁铧,犁铧用来破土,犁鐴是安装在犁铧上面的铁板也称“犁耳”,是将耕开的土壤翻转并破碎,汉代犁铧犁口小于90%呈锐角,变得更加锋利犁头犁冠化适用于多沙粒和土地比较恶劣的地区,多加装犁冠对犁铧刃部起到保护作用,在耕作中便于翻土起垄,可随时更换。直辕犁在畜力的牵引下,每日可耕地3亩左右,深可达到15厘米左右,直辕犁的耕作方法称作“二牛抬杠”,也称作“二牛三夫”耕作方式,耕作时,两牛相距七八尺,中间抬一横“杠”,杠后接于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汉书.食货志》有用二牛三人“耦犁”耕作的记载。在汉代对农耕非常重视,由于直辕犁长辕,所以在耕作时长直辕不变调头,弃土费力,但相比战国时期的犁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进。

唐代曲辕犁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杰作。据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曲辕犁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辕曲,因形得名,曲辕犁区别于直辕犁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箭,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铧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部分犁壁呈圆形,也称为犁镜)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曲辕犁不仅设计灵活,耕作效率高,还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中国审美讲究对称,而曲辕犁的犁辕设计曲线优美、柔和、生动,打破了一贯的审美观念,从视觉上看,犁下面的部件体积较大,上面部件较小,重心向下,不但视觉根基稳定,而且在耕作时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北魏末年,中国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杂说》记载“欲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见古人对工具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犁的改进以及广泛使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曲辕犁的后期发展

曲辕犁历经宋、元、明、清乃至近现代,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丰富冶铁铸造技术成熟,在唐代曲辕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出现了铁犁,使犁辕缩短、弯曲,减少策额、压镵等部件,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也是一种进步。犁身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节省了生产材料,耕作效率也更高,在西北地区,部分山区由于坡陡路窄,无法进行现代化耕作,部分梯田坡地块靠山体面为直角,现代耕犁无法完全耕到,目前还保持着使用曲辕犁传统的畜力耕作。

以上從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农耕产生了犁,犁的不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所以农业经济繁荣离不开犁的发展。现在人类已进入现代化、科技化,立下汗马功劳的传统犁渐渐淡出,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对今后我们如何传承犁文化,发掘犁文化,讲好犁故事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文物管理所

猜你喜欢
犁铧耕作发展
阳光堆在犁铧上
比我更疼的是土地
犁铧
农业生产应坚持保护性耕作技术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